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复习课件【大单元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复习课件【大单元教学】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中物理
部编版 历史(八上)
大概念大主题
新课标
新理念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大单元教学》单元复习
目录
01
大概念·大主题
02
课标标准·目标引领
03
单元概述·整体感知
04
规律探究·思路导学
05
时空线索·重大事件
06
07
08
阶段特征·全球史观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考点过关·复习反馈
10
09
知识架构·总结提升
中国近代史综述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奋斗目标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判断依据:主要是革命任务而非领导阶级
半殖民地: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主权
半封建:仍然是封建社会和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受到西方工业生产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
比较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侵略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01 大概念·大主题

中国近代化和中国近代史的区别
中国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科学化。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即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概念解读
01 大概念·大主题

中国近代化
中国 西方
政治
经济
思想
社会形态
思想:儒家正统思想——科学化、大众化
政治: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民主化、法治化
经济:自然经济——工业化
近代化
(现代化)
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向工业化国家转变
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儒家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封建传统农业社会
近代工业社会
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01 大概念·大主题

民族危机加剧
反抗
探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
变法图强
戊戌变法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爱国官兵
左宝贵
邓世昌
徐邦道
丁汝昌
近代化开端
思想启蒙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01 大概念·大主题

主题目标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2022年新课程标准
1.对洋务运动的作用进行历史解释,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对比,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培养论从史出、历史解释的能力。
2.结合时代背景,梳理戊戌变法的过程,强化时空观念,立足唯物史观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
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体会英雄人物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国家统一的信念,勿忘国耻,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02 课标标准·目标引领

史料实证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地主阶级洋务派
求富:民用工业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自强:军事工业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894—1895
割台湾岛;开沙重苏杭;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黄海海战——邓世昌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
《马关条约》
1898
康有为、梁启超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
1901年
“禁止反帝”——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02 课标标准·目标引领
和边疆危机

知识点
归纳
单元
重点
02 课标标准·目标引领

主题目标
洋务运动、《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辛丑条约》
知识点1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知识点2 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知识点3 戊戌变法
知识点4 义和团运动
知识点5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9世纪末,清政府先后遭到日本和八国联军的侵略,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阶级为挽救中华民族,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1.侵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抗争:收复新疆的左宗棠,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抗击八国联军的聂士成和义和团团民等民族英雄们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3.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反映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03 单元概述·整体感知

侵略
探索
条约
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马关条约》
19世纪60年代
1894年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01年
洋务 运动
甲午中 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戊戌变法
反抗
义和团运动
左宝贵、邓世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领土

04 规律探究·思路导学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05 时空线索·重大事件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中国 世界
阶段特征 (1)政治:先进的中国人先后进行了学习西方器物(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的早期探索;并进行了一系列反抗斗争; (2)经济: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革命或改革,使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得到巩固与扩展(代表事件: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
(2)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中外联系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引发了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06 阶段特征·全球史观

时间 目的 根本 直接 主张 学习层面
领导 阶级 人物 结果 性质 地位 作用 局限性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内忧外患
(内-太平天国运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
“自强”“求富”(师夷长技以自强)
器物
中央-恭亲王奕 ;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地主阶级洋务派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失败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原因:只学技术,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区分
洋务运动-近代化开端
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
标志
1895年甲午中日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花:自强求富维护清朝统治。
柳:发展资本主义
知识点1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
①内因:洋务派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根基;国内顽固派势力强大。
②外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2)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主要内容 创办军事企业 时间 口号
主要 代表 创办民用企业 时间 口号
主要 代表 创办新式陆海军 陆军 海军 教育 知识点1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起
自强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19世纪70年代起
求富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李鸿章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19世纪60年代-建立新式洋枪队。
19世纪80年代-建成船队:广东,南洋,北洋(最大),福建
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性质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近代化的开端)
作用
①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起来。
②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前学堂制造专业 后学堂驾驶专业 后学堂管轮专业
外文 法文 英文 英文
基础理论课 算术、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学等 算术、几何、代数、直线和球面三角等 算术、几何、代数、三角、物理等
专业实践课 蒸汽机的制造与操作、舰体制造 航海天文学、航海理论、气象学、地理等 蒸汽机安装调试、仪表功能与使用、操纵轮机规则等
福州船政学堂课程设置(部分)
除上述“西学”课程之外,学堂每日还要讲读《圣谕广训》、《孝经》。由此可以看出,学堂不仅注重“西学”的传授,而且重视“中学”的教育。
——摘编自纪录片《船政学堂》
理论与实践并重;“中学”与“西学”并重;学习西方科技;保留了儒学内容。
依据材料,概括福州船政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率先开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客观上也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蒸汽机 签订《南京条约》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对人类社会: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对中国: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清政府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什么?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一例。你怎样看待李鸿章“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说法?
轮船招商局(或开平煤矿);
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的腐朽,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是不能使中国富强。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主要内容 美日侵略台湾 19世纪60年代, 派军队进攻台湾却大败而归,转而支持、联合 侵略台湾。
19世纪70年代, 借口琉球船民在台湾被杀,武力侵台。1874年台湾人民距据险反击,清政府也
派 率兵入台;在英美“调停”下,勒索清政府白银 后从台湾撤兵。
收复 新疆 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 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他命刘锦棠入疆,采取“ , ”的策略,先后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克达坂城等地,挺进南疆;在各族群众支持下,1878年清军成功收复了除 以外的新疆领土。
清政府通过谈判,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俄国仍割据中国 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 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 ,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中法 战争 1.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又将矛头指向中国。 受越南邀请,率领
助越抗法;1883年法军攻击住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
2.1884年法国军舰闯入福建马尾军港,发动突然袭击, 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法国攻占台湾 ,进犯台北,督办台湾军务大臣 率部抵抗,击退法军。
3.1885年初,法国攻占中越边境重镇 ,老将 临危受命,于3月取得 ,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但是,清政府下令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4.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 年决定在台湾建立 。台湾建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管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2 边疆危机
美国
日本
日本
沈葆桢
50万两
左宗棠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伊犁
1
1884
行省
刘永福
黑旗军
福建水师
基隆港
刘铭传
镇南关
冯子材
镇南关大捷
1885
行省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知识点3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原因 爆发 主要战役
结果 影响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1894—1895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外侵略野心膨胀
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丰岛海战
①平壤战役
左宝贵
②黄海大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③辽东半岛战役
徐邦道迎敌; 日本罪行:旅顺大屠杀
④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3)促进了中国革故鼎新、救亡图存等民族意识的觉醒
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丁汝昌
勇往直前、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观察《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在图方框内填上代表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
A.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发生地点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地点
C.日军制造大屠杀的地方
A
B
C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人物 青少年时期的事迹 一生中的杰出贡献
①(1528—1588) 山东烟台蓬莱人。从小喜欢军事,勤奋读书,树立了高远的志向。青年时代临危受命,训练军队,在东南沿海击退倭寇侵犯 解除了沿海地区的倭患,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1785—1850) 童年时家境贫苦,生活节俭。4岁时在私塾开始学习四书五经,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为官正直清廉,政绩显著中学历史教学园所有 主张禁烟,领导②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③(1849—1894) 资质聪颖,勤奋好学。以优异成绩成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后任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持续研习海军战术,严格军事训练中有 在④中壮烈牺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依次填写表中空白处的内容。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概括以上杰出人物青少年时期的优秀品格,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①戚继光;②虎门销烟;③邓世昌;④黄海海战;
优秀品格:勤奋好学,志向远大,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等。
启示:磨炼自我,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目标,善于担当奉献,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等。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时间 地点 签约双方
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 危害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危害 割地 赔款 通商 设厂 影响 知识点4 《马关条约》
1895年
中:李鸿章—日: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的签订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加剧
公车上书




引发
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列强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日本马关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
白银2亿两
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经济侵略方式转变: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使外国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知识点5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事件 具体表现
开端
发展
继续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光绪帝决心变法,戊戌变法开始
三国干涉还辽
沙俄联合法、德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
列强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
英国强租新界
1899年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利。
要求各国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代政权,……这场战败标志了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并且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加紧扩张: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败仗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帝国主义是怎样加紧对中国进行扩张的?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知识点6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
人物 阶级 主要活动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资产阶级维新派
背景:德国强占胶州湾,
民族危机加剧
区分
①上海—《时务报》—梁启超
②天津—《国闻报》—严复
其他报刊: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新民丛报》
区分:
序幕-公车上书
开始-“明定国是”诏书
公车上书:1895年甲午中日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宣传变法:公车上书失败后,组织学会(强学会),创办《时务报》等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1898年推动光绪帝实行变法领导“百日维新”
主持创办《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译著《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康有为
严复
梁启超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报纸
谭嗣同殉难图
康有为、梁启超把《万国公报》从第46期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所译《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知识点7 戊戌变法
时间 目的 口号/主张 领导人物和阶级 学习层面 开始 主要内容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学日本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学美国
废八股不是废科举
(1905年科举废除)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百日维新)
建立君主立宪制,救亡图存
变法图强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
政治制度(制度层面)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这是先进知识分子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力图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他们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
据材料,指出戊戌变法宣传的思想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思想观念:博爱、平等、自由、人权。
影响:传播了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观念;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原因
根本: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其他: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抱有幻想,
顽固派势力强调
知识点7 戊戌变法
结果
性质
地位
影响
启示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道路上行不通。
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戊戌变法-思想启蒙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
公车上书
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
“明定国是”颁布
序幕
高潮
结束
开始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变法诏令一律废除,变法失败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戊戌变法的目的、失败原因及启示
(1)目的:
通过变法,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
(2)失败原因:
①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过分依赖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3)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人物 原因分析
康广仁(康有为之弟) 兄长(推行变法)规模太大,包揽太多,参与人员太少…皇上又无实权,变法如何能够成功?
徐中约 1898年康有为只有40岁,而他的主要支持者梁启超才25岁,两人以前都没有在政府供职的经验。康有为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
根据表格,分别概括两个人物关于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康广仁认为:维新派改革涉及范围广,缺乏群众基础,光绪皇帝软弱无实权。
徐中约认为:康有为等人缺乏政治实践经验。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同意。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触动了传统的政治体制,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变革的开始,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同时它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即近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知识点8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运动 背景
口号
结果
性质
影响
扶清: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精神,但又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失败原因:
主观:农民阶级运动的局限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扶清灭洋”
在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
反帝爱国运动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之气”。
原因
时间
参与国
经过
结果
占领北京的有两次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瓜分中国。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0—1901年
英,美,俄,日,意,法,德,奥
廊坊狙击战→攻占大沽炮台→天津保卫战(聂士成)→攻陷北京
清政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民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美军抢劫的白银
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目的: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方式: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原料和市场;资本输出;扶植代理人。
危害: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美军在北京抢劫的白银(1900)
依据材料,指出美国掠夺海外资源的目的和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美国扩张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19世纪末,美国逐步把目光转向海外,亚洲远东地区成为美国率先觊觎的目标……美国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更多地注重于掠夺原材料、商品销售市场以及资本输出场所等硬性政治资源;重视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质资源的获得。
——粱长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政治资源的掠夺与开发》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知识点9 《辛丑条约》
时间 内容 赔款
政治
军事
使馆
外交
影响 清朝成为洋人的朝廷,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东交民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1901年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作为担保。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运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军队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体现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但打上了屈辱的烙印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条约内容完全由列强“自行商定”,清廷只可签字画押而不能讨价还价。……镇压人民的反抗。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违者皆斩”。地方官对于反帝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为了强化对清廷的军事控制,并便于对中国人民的直接镇压,还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也由各国派兵驻守。《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摘编自宋小庆《世纪之变 沧海桑田》
据材料,概括《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的理由。
条约内容完全由列强自行商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强化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
07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事件逻辑关系
1840年
1856年
1851年
1894年
1898年
1899年
甲午中日战争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C60S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②内忧外患(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局面促使清政府开始了探索西方技术从而走上自强求富维护统治的洋务运动之路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④义和团运动威胁到侵略者在华利益,为了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
③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剧,促使清政府反思,走向了从探索器物到制度的道路转变,开展戊戌变法
08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罪行
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南京大屠杀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日军旅顺大屠杀
近代列强侵华罪行

08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案例分析
(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A.弘扬了民主科学
B.结束了君主专制
C.实现了自强求富
D.促进了思想启蒙
D
 运动 项目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相同点 背景 都发生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方式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内容 都是向西方学习,都涉及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结果 都失败了,但都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资产阶级的改革
目的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主张 只学科学技术,自强、求富 实行君主立宪制
影响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08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异同
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相同点 领导阶级 斗争方式 作用 结果 教训 不同点 背景
性质
斗争矛头
对西方态度
纲领(口号)
农民阶级
武装斗争
打击清政府和列强侵略势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进程
失败(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清政府
帝国主义
向西方学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盲目排外
《天朝田亩制度》
扶清灭洋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08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名称 时间 侵略者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主:英法
帮:美俄
日本
八国联军
签订《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强占中国西北和东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了《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08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条约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赔款
割地
通商
其他
影响
赔款2100万银元
巨额赔款
白银二亿两
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
香港岛-英国
九龙司地区一区-英国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日本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天津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协定关税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毁炮驻军;划定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大条约的比较

08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屈辱史
反抗史
探索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明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从近代史看启示

08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1.下面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有可能是(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北洋水师正式建立
C.邓世昌壮烈殉国
D.签订《辛丑条约》
2.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A.张之洞 B.曾国藩 C.刘铭传 D.左宗棠
4.据统计中日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A
A
D
09 考点过关·复习反馈
C

5.《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材料叙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 )
A.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6.有人曾感慨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然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在“苛刻的条约”中,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是( )
A.进出口货物与日本协定关税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允许商船和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7.若“百日维新”能实现的话,不久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 )
①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 ②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
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④考生在科举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近代某条约第七款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该条约的签订( )
A.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
B
A
09 考点过关·复习反馈
D

9.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10.1898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出版了《天演论》。该书宣传“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理论,将进化论的范围扩展到社会演变。严复旨在( )
A.阐述技术革新的迫切性 B.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C.鼓吹民主共和的必要性 D.强调民主科学的进步性
11.英国驻汉口的代理总领事法磊斯曾说:“(《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须向全国征收,但由于祸乱所及各省已被联军洗劫一空,实际上这些省应出之款项仍须由那些忠诚的,并已付出自己份额的省份来额外负担。”法磊斯口中的“祸乱”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 )
A.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是一次西方列强的联合侵华战争 D.是一次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B
B
09 考点过关·复习反馈
D

19世纪60年代
洋务运动
日本
明治维新
1894年
甲午中日
战争
1895年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1898年
列强瓜分
中国狂潮
戊戌变法
器物变革
制度变革
1900年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1901年
《辛丑条约》
完全陷入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民族危机的加剧
民族危机的加剧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10 知识架构·总结提升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