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 javascript:void(0)" \o "第1章 走进实验室 )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 javascript:void(0)" \o "1.2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学习目标】1、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2、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会读取、记录测量数据和结果。3、知道时间的单位和换算惯性,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4、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长度的测量是本课时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课的难点。【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导入语:通过以上观察,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吗?你们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大吗?你知道从家到学校有多远吗?你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吗?你知道你的心脏每分钟跳动多少次吗?。。。。。。要知道这些,就需要进行测量。而测量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结论的得出需要在测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才能完成。二、新课教学1、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2、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①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三项内容。使学生明确,今后凡对有刻度的仪器,都要先弄明白这三项内容,比如温度计、带游码的天平、电流表以及电压表等等。再学习学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书本的宽,并示范。②明确长度测量的重要意义,向学生讲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测量是实验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物理学。物理学实验的许多测量仪器的读数是以长度的读数为基础的,因此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对所有测量仪器的读数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掌握好长度测量的意义。3、实验活动——“建立你的信息档案”。要求通过测量,认识自己,认识同学,学生会很感兴趣。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己的身体练习估算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测量物理量的具体观念。4、测量长度的几种方法:累积法:测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上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总长,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平移法:测乒乓球直径。替代法:测曲线的长度。轮转法:用轮子的滚动来测长度,如利用自行车轮测出弧形跑道的长度。长度=轮子周长×轮子转动的圈数。【课堂检测】1、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3.81cm B.3.68cmC.3.80cm D.3.8cm2、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下9.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mm B.cm C.m D.km3、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A.日晷 B.沙漏 C.电子手表 D.铯原子钟4、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A.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B.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C.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D.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5、单位变换:(l)25cm=_____μm (2)52mm=_____m(3)900s=_____min (4)0.4h=_____s(5)400dm3= m3 (6)100cm3= m36、如图所示,所测木块长度是 cm。7、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s。8、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5mm、25.3mm、25.5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答案1、C 2、B 3、D 4、D 5、(1)2.5×105 (2)0.052 (3)15 (4)1440 (5)0.4 (6)1×10-4 6、2.35(2.35~2.38) 7、217.5 8、27.5mm 25.3mm0123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