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能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并根据公式 v= 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2.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学习目标动动脑筋1.小车从斜面一端下落做什么运动?2.怎样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是匀速运动吗?路程和时间金属片动动脑筋3.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5.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距离恰好等于斜面长吗?刻度尺秒表不是,还有小车的距离金属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实验目的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小车、斜面、金属片、刻度尺、秒表组合法(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金属片放在斜面低端A处,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 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实验步骤:金属片s1注意:小车通过的路程S1是车头到车头的距离!(2)用_____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 计算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实验步骤:金属片作用:金属片s1方便测量时间秒表拓展思考:要测量小车到斜面中点的运动速度该怎样办呢?(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木块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通过斜面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金属片s1s2(6)通过计算下半段的路程S3= S1 –S2和下半段时间t3 =t1-t2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2.要测量小车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呢?金属片s1s2s3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小金属片放在斜面低端A处,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 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2)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 计算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木块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木块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通过斜面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6)通过计算下半段的路程S3和下半段时间t3,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实验步骤:交流评估:1.什么因素导致了测量结果不同?思维程序:提出问题→2.斜面应该保持较大还是较小的坡度?猜想→实验检验→得出结论即学即练1.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计时的同学反应较慢,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2.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小车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比前半程的 (选填“大”或“小”)。大变速大刻度尺停表刻度尺停表底端50.1820.2250.4530.15不是拓展提升:1.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的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201变速直线2.图为老师乘坐出租车的车费发票的一部分内容。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多少?(2)出租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若出租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半个小时,则所通过的路程是多少?总结测量原理:测量的物理量:长度s、时间t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测量平均速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