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企业财务会计》(高教版 2018)同步教案:1.2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专业课《企业财务会计》(高教版 2018)同步教案:1.2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资源简介

【课题】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材版本】
杨蕊,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同步训练.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晓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能力目标:能将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运用到日常核算中去。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教学难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自学研讨法、图解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既然我们学习了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也明确了财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作为会计人员我们要为企业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那么,在会计核算上财务人员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学习新知识
一、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就是将某一项目作为某一会计要素的内容正式地记入账册并在期末正式地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确认的含义不仅包括对某一项目初始出现时的确认,也包括对其计入账册后发生变动的确认。
教师举例并总结:
会计确认就是要确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应当计入会计信息系统,应该作为什么会计要素的组成部分进入,应该在什么时候进入。
进行会计确认要依据确认标准。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如下:
(一)可定义性:被确认的项目应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征
(二)可计量性:被确认项目的成本或价值应该能够充分可靠地加以计量,即应该能够用货币表示其数量多少。
2、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在会计确认的前提下,对会计要素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并予以确定,使其转化为可用货币表现的信息。
教师案例并总结:
案例:对于企业一次性支付全年的设备保险费6 000元,如果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应该将其确认为资产要素中的预付账款,并在当月月末确认当月应负担的保险费。依据这个确认原则进行计量的结果是,企业当月发生了500元的保险费用,另外还有5 500元的预付账款余额。如果对这笔业务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确认和计量,那么该企业当月就应该负但6 000元的保险费。
总结:会计计量就是对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
教师从两方面讲解:(1)计量单位是指计量中使用量度单位。会计计量的计量单位主要是货币。(2)计量属性是指可用于计量会计要素的计量尺度的特性。
其中: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3、会计记录
会计记录是将经确认、计量的项目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记入有关账簿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账户设置、账务处理程序、账户对应关系、账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与配合等。
4、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二、课堂小结
1、会计确认 2、会计计量 3、会计记录 4、财务报告
【课后作业】
1、 思考题: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 《企业财务会计同步训练》P5—P7页。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