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应收票据【教材版本】杨蕊,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同步训练.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应收票据核算、应收票据贴现核算、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实务操作的技能要求,使学生能将书本知识在实践中的熟练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贴现天数计算使学生锻炼计算推导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组织学生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通过应收票据的核算学习使学生形成严谨的治学习惯,树立责任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应收票据的核算、票据贴现的核算。2.教学难点:票据贴现的核算。【教学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在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银行存款各种结算方式的核算,实际业务中,如果在销售商品、材料以及提供劳务时,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开出一张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那么应该用什么科目来进行核算呢?应该用“应收票据”来进行核算。学习新知识一、应收票据的核算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在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下,因销售商品、材料以及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1.应收票据的分类:按承兑人的不同分: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让学生讨论他们的区别)2.应收票据的核算:收到票据时:借:应收票据——×企业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票据到期,对方付款: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企业商业承兑票据到期,对方不付款(注:银行承兑汇票不存在此问题):借:应收账款——×企业贷:应收票据——×企业通过课件展示一道例题:2019年5月25日,A公司销售给B公司商品一批,价款40000元,增值税税额5200元,A公司收到一张为期三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老师:请问:A公司此时的业务分录应该怎么做?同学:借:应收票据——B公司 45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200老师:如果到期B公司付款或不付款怎么做,请大家一起讨论,然后请代表来答题。二、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一)贴现的含义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在扣除按贴现利率计算的贴现利息后,将其差额支付给贴现企业的行为。(二)贴现的核算通过课件展示一道例题:2019年3月25日,A公司销售给B公司商品一批,价款40000元,增值税款5200元,A公司收到一张为期三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当年4月10日,A 公司将此汇票贴现给银行,年贴现率3%。老师接合本例解释:3月25日 4月10日 6月25日本图中,3月25日为出票日,4月10日为贴现日,6月25日为到期,银行应该扣除哪段时间的利息呢?请同学们讨论。学生回答:扣除4月10日到6月25日的利息。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年贴现率×贴现日数÷360老师:此处关键是计算出贴现日数,银行在确定计息天数时,采用算头不算尾的方法。也就是说4月10日计算在贴现天数中,而6月25日不计算在贴现天数中。请同学们一起算此题的贴现天数为多少天?(30+31+15=76天)贴现利息=45200×3%×76÷360=286.27(元)实际贴现金额=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45200-286.27=44913.73(元)借:银行存款 44913.73财务费用 286.27贷:应收票据 45200通过课件演示课堂练习6月3日,向外地D公司销售产品一批价税总额30万元,增值税税率13%。商品自提,收到D公司开户银行签字承兑的3月期无息银行承兑汇票一份。6月8日,填制“贴现凭证”,持上述银行承兑汇票及有关单证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审查后同意,贴现率为5.4%。办妥贴现手续,款项存入银行。【课堂小结】1、 应收票据的内容2、 应收票据核算3、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课后作业】企业财务会计同步训练P31—32 实务题3、实务题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