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企业财务会计》(高教版 2018)同步教案:4.2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专业课《企业财务会计》(高教版 2018)同步教案:4.2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

资源简介

【课题】发出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
【教材版本】
杨蕊,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同步训练.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的核算方法,掌握两种方法存货成本的计算以及它们的比较,熟练掌握存货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的登记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比较迁移能力,以及动手登记账簿的实践技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感受成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存货成本计算和账簿登记工作;
难点:两种方法中存货成本的计算,以及它们的比较;
关键:教会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
【教学媒体】
算盘、账页、入库单、领料单等。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讲述法、演示法、归纳分析法、迁移训练法 等方法
讲练结合、多媒体教学、合作学习 等方式
【授课时间】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角色扮演,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部分先为学生设置岗位,并让一个学生扮演仓库保管人员,一位学生扮演采购人员,一位学生扮演会计人员,并假设这是服装生产公司,该公司使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存货,然后按照以下的实际情况模拟演出。
场景1:2019年4月3日,采购人员采购一批布料1 000匹,单价10 000元,货到入库。仓管人员清点货物并验收合格,填制入库单,入库单填写时,在实物投影仪中与学生同步完成。然后采购人员将购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入库单记账联交给会计人员记账。
场景2:2019年4月10日,采购人员采购一批布料1 000匹,单价12 000元,货到入库。仓管人员清点货物并验收合格,填制入库单,入库单填写时让每一位学生自主完成。然后采购人员将购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入库单记账联交给会计人员记账。
场景3:2019年4月14日,生产车间工人来仓库领用该种布料900匹。此时提出问题:领用的900匹布料,价值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场景设置,现场岗位情境模拟,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非常集中,极其容易发现在入库的两笔材料单价是不同的,让他们能感觉物价会有浮动,更贴近实际,于是发出时应该采用哪一种单价,引导学生自主设疑,并且让学生畅所欲言如何计算这个发出存货的单价。)
通过这样一个模拟过程引出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应有一定的方法。而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来选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引出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然后指出,本节课主要介绍先进先出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从而引出新课。
二、解析规则,先进先出
在这里如果用口述法解释先进先出法,可能学生也能懂但是记忆不一定深刻,所以可以采用FLASH形式,用播放动画来解释先进先出法的概念。学生非常容易理解也便于长时间记忆。
三、实际业务,演示操作
在同一个版面上,以简单的动画形式描述一个企业收发业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感觉是置身于真实的企业岗位中,这样也更加贴近现实,并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意识。
说明:让学生扮演仓库管理人员,登记明细账。
动画演示完毕,然后把剧情用文字概括,变成企业业务资料。
企业业务资料 2019年8月份 A企业甲材料发生的有关业务如下:期初结存300千克,单位成本15元,合计4500元;3日购入80千克,单位成本16元;6日发出120千克;21日购入50千克,单位成本17元;26日发出290千克。
要求 假设你是仓库保管员,请根据资料,按先进先出法登记原材料明细账。
原材料明细账
2019年 摘要 收 入 发 出 结 存
月 日 数量 单位成本(元) 总成本(元) 数量 单位成本(元) 总成本(元) 数量 单位成本(元) 总成本(元)
8 1 期初 300 15 4500
3 购入 80 16 1280 30080 1516 45001280
6 发出 120 15 1800 18080 1516 27001280
21 购入 50 17 850 1808050 151617 27001280850
26 发出 1808030 151617 27001280510 20 17 340
31 合计 130 2130 410 6290 20 17 340
通过实物投影仪演示,并且结合动画,让学生跟随操作,以下为分解讲解步骤:
1.根据资料,先通过实物投影仪演示登记期初结存。学生跟随操作。
2.播放3日片段,演示登记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播放6日片段,演示登记过程,这个过程重点分析解说。学生跟随操作。
4.播放21日片段,让学生自行登记,教师巡视,并拿一学生作品上来分析点评。
5.播放26日片段,让学生自行登记,教师巡视,并拿一学生作品上来分析点评。
6.结账演示,学生跟随操作。
分析特点:
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接近后期的进货成本。
发出存货的成本接近早期进货成本。
收发业务频繁时计算工作量很大。
四、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时间:30分钟)
通过先进先出法的缺点:业务频繁时工作量过大,引出加权平均法。
解析规则1:收入登记数量、单价、金额,发出和结存只登记数量。
同样采用上例。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则1进行登记,学生登记过程中教师在旁指导。
这个过程登记完毕以后重点分析加权平均单价计算。
规则2:计算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存货结存余额+本期收入存货金额)/(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4500+2130)/(300+130)≈15.42(元)
演示如何结账,并且强调当加权平均单价出现无法整除的情况时,应先计算结存数,再倒挤发出数。
原材料明细账
2019年 摘要 收 入 发 出 结 存
月 日 数量 单位成本(元) 总成本(元) 数量 单位成本(元) 总成本(元) 数量 单 位成本(元) 总成本(元)
8 1 期初 300 15 4500
3 购入 80 16 1280 380
6 发出 120 260
21 购入 50 17 850 310
26 发出 190 20
31 合计 130 2130 410 15.42 6321.6 20 15.42 308.4
特点:
方法简单,核算工作量小。
存货成本只能在月末计算出来,平时只知道数量,无法随时了解存货资金的占用情况。
【课堂小结】
表格对比,老师小结
对 比 分 析 表
种类内容 先进先出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购入存货成本 每次购入存货,应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逐笔登记其数量、单价和金额 每次购入存货,应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逐笔登记其数量、单价和金额
发出存货成本 每次发出存货时,按先购入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若先购入的数量不够本次发出,则依次从前往后确定发出存货的单价。 只登记数量,发出存货总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收入金额—期末结存金额
结存存货成本 公式1:本次结存存货总成本 = 上次结存存货总成本 + 本次收入存货总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总成本公式2:期末结存存货总成本=期初结存金额+本期收入金额—本期发出存货金额 公式1:期末结存存货总数量=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本期发出数量公式2:期末结存金额=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在传统会计核算下,大部分企业选用先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进行存货核算,但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下,企业可以做到精准核算存货成本,这两种方法显然不合适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了。
【课后作业】: (练习)
作业:新华工厂4月初结存甲材料2000千克,单价3.5元,计7000元。4月份发生甲材料的收发业务如下:
a、3日,购入甲材料1000千克,单价3.7元,计3700元;
b、10日,发出甲材料1600千克;
c、12日,购入甲材料2000千克,单价3.75元,计7500元;
d、17日,发出甲材料2500千克;
要求:假设你是仓库保管员,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登记原材料明细账。
思考题:
问题一:在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下,如何选择既符合企业会计制度,又有利于企业经营成果核算的存货计价方法。
问题二:在会计核算中,这两种方法是否可以随意变更。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