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企业财务会计》(高教版 2018)同步教案:4.5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计价的核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专业课《企业财务会计》(高教版 2018)同步教案:4.5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计价的核算

资源简介

【课题】原材料收发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教材版本】
杨蕊,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习题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企业原材料收发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内容;掌握企业计划成本核算下的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掌握计划成本法下存货收发的核算。
2.能力目标:能独立进行原材料收发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账务处理,会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计划成本核算所涉及的账户,正确编制会计分录;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企业存货在收发过程中,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准确的相互转换。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本课题内容可大体分为三部分,对每一部分内容结合采用讲授法、举例法、练习法、演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是计划成本法下设置的主要账户,结合课件演示、讲授主要账户的结构和核算内容;二是计划成本法下存货收发业务的核算,例举主要经济业务的类型,并讲授其账务处理;三是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根据例题请学生回答会计分录。(PPT演示)
例1. 3日,企业购入100件A材料,单价为10元,增值税为130元,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企业。
例2. 5日,上述A材料到达企业。
例3. 10日,企业购入100件A材料,单价为12元,增值税为156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到达企业并验收入库。
提问:1.上述例题均以实际发生的金额作为A材料的入账价值,这种计价方法我们称之为什么方法?(实际成本法)
2.假设在实际成本法下,12日,车间领用A材料120件。企业可以采用几种方法计算A材料发出成本?
二、导入:
在材料收发业务频繁的企业,如果按上述几种方法确定发出材料成本会大大增加日常核算的工作量,企业可以预先先设定好一个单价,来降低核算的工作量。
三、授新课:
一、计划成本的定义:
指企业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好的计划成本计价。
二、计划成本下材料收入的核算:
㈠设置账户:
提问:企业通过设置什么账户,对企业库存材料进行核算?
1.“原材料”账户
核算原材料的收、发、存的计划成本。 材料按种类和名称设置明细。
借 原材料 贷
+ 取得原材料的实际 — 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
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提问:在实际成本下,企业设置什么账户,核算尚未入库材料的成本?
2.“材料采购”账户
核算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等。
+ —
强调:“材料采购”与“在途物资”核算内容是相同的,只是适用与不同的计价方法
㈡原材料收入的核算:(PPT实例演示讲解账务处理方法)
1.材料尚未到达企业,发票账单已到
例1. 3日,企业购入100件A材料,单价为10元,增值税为130元,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企业。
借:材料采购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
贷:银行存款 1130
例2. 5日,上述A材料到达企业。A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11元。
借:原材料 1100 计划价
贷:材料采购 1000 实际价
材料成本差异 100 节约差(实际 〉计划)
通过实例引出“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材料成本差异”: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
入库:超支差 入库:节约差
2.材料和发票账单均到达企业
例3. 10日,企业购入100件A材料,单价为12元,增值税税额为156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到达企业并验收入库。A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为11元。
借:材料采购 1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6
贷:应付账款 1356
借:原材料 1100 计划价
材料成本差异 100 超支差 (实际〈 计划)
贷:材料采购 1200 实际价
强调:计划成本下外购材料无论是否入库,均应通过“材料采购”账户核算其实际成本,待材料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记入“原材料”账户。
3.材料已验收入库,账单未到
例5.15日,购入一批A材料100件,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未到。
月末: 借:原材料 11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100
下月初:
4.收料后发现物资出现短缺与损耗
例6.企业购入A材料一批运抵企业,发现短缺2000元。
查明原因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2000
例7.查明原因由于运输公司失误造成应由其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
假设①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营业外支出”
②是无法收回的损耗——“营业外支出”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③是由于销售方的责任——“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
5.自制材料入库
例8.企业自制加工A材料30千克已入库,其计划成本为300元,实际成本为330元。
借:原材料——A材料 300
材料成本差异 30
贷:生产成本 330
㈡原材料发出的核算(PPT实例演示讲解账务处理方法)
例9.本月生产车间用于产品生产领用材料2000元,车间一般耗用材料500元,厂部领用8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2.5%。
结转计划成本 借:生产成本 2000
制造费用 500
管理费用 800
贷:原材料 21300 (计划价)
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 50
制造费用 12.5
管理费用 20
贷:材料成本差异 72.5
假设为差异率为—2.5%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
总结: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结转时,材料成本差异在贷方,蓝字表示超支差,红字表示节约差。至于材料成本差异率需计算求得。
材料成本差异
领用:超支差
强调: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时,“材料成本差异”借方用正数,表示超支差;贷方表示负数,表示节约差。
材料成本= 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收入材料成本差异
差异率 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期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本期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期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例10.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1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400元,本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10000元,本月入库“材料成本差异”为借方100元。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400+100)÷(10000+10000)=2.5%
四、课堂练习:
同步训练P58实训6、实训7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存货在计划成本法下收发业务核算的会计模式。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下,能够精准计算成本,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显然不适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这部分内容可以略讲。
【课后作业】
同步训练P59实训8、实训9
借:原材料 11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100
50
12.5
20
72.5
节约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