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企业财务会计》(高教版 2018)同步教案:8.1所有者权益概述和投入资本核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专业课《企业财务会计》(高教版 2018)同步教案:8.1所有者权益概述和投入资本核算

资源简介

【课题】所有者权益概述和实收资本核算
【教材版本】
杨蕊,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同步训练.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所有者权益的内容、理解接受投入资本的方式及计价、了解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区别
2.能力目标:能够进行实收资本的会计核算、能正确确认实收资本的入账价值
3.德育目标:在经营中树立诚信意识和谨慎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区别、实收资本的计价与核算
2.教学难点:实收资本的计价与核算
【教学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135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3分钟)
老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都在努力地学习企业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经过这么长时间,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前面第二章至第七章均为资产类账户的内容,而第八章则为负债的内容。那么:资产 — 负债 = ?
学生:所有者权益
一、所有者权益的概念
老师:很好,大家对会计恒等式掌握得很不错。所有者权益的概念用文字表未为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教师请同学在书上将该概念划出来。
老师: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哪些呢?
教师请同学认真看书,并从书中找出答案,教师要据学生的回家完成板书如下: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留存收益等
在此教师指出利得和损失的概念,重点强调两者都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15分钟)
此四项内容以老师讲解为主
1.实收资本(股本)
实收资本是投资者作为注册资本投入企业的资金,在股份有限公司称为股本。
公司法对公司注册资本规定了最低限额,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公司法的相关内容。
此时教师强调在股份有限公司实收资本称为股本,并要求学生当场记住这些最低限额,教师课堂上给学生几分钟记忆,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
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资本公积由全体股东享有,可用于转增资本。
教师指出转增资本,即转增实收资本,此会计处理在后面提及。
3.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企业从实现的净利润中提取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包括一般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此时教师应强调盈余公积是根据净利润提取的,教师举例盈余公积数额的计算。
例:某企业净利润为100万元,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10%,则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数额为多少?
4.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累积未分配的利润。企业历年实现的利润,在提取一般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以及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以后,所剩余的部分则累积在未分配利润项目中,用于以后年度分配。
此时教师可举例让学生好理解:班级某位同学家去年收入10万元,扣除一些必要的生活开支,为该同学预留上大学学费后,若还剩余4万元,这些剩余连同今年甚至明年的剩余一起,统一计入未分配利润项目中。
三、所有者权益的特点
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2.是企业的“本钱”,是企业取得其他资金的基础。
3.供企业长期使用无须偿还。
4.在其会计核算上来看,有着专门规定和特殊的要求。
教师强调以上蓝色部分。
四、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区别
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权益
对象不同 投资人 债权人
性质不同 投资者对投入的资本及资本的运用所产生的结果的权利 在经营或其他事项中发生的债务,是债权人以其债务的权利
享受的权利不同 参与经营管理 收回本金利息
偿还期限不同 特定日期或确定的日期偿还 一般不能收回投资
风险不同 一般能收回本金和利息,风险较小 收益具有不确定性,风险较大
教师用表格形式对以上区别进行详细讲解。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其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统称为投入资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老师:试想,如果你开办了一家公司,你希望别人以什么形式对你进行投资呢?
学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机器设备、无形资产。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依次写上:
借: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老师:我们接受了这些资产的投资,就表示这些资产的增加,应该记入?
学生:借方
教师在黑板上补上“借”字如上。贷方科目学生自然明了于心,为“实收资本”,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原基础上补上贷方科目
通过课件展示一道例题:甲公司分别由工厂投资现金100万元,乙公司投资机器设备50万元,丙企业土地使用权100万元,乙和丙投入资产价值均得到投资各方的确认。暂不考虑增值税问题。
老师:请大家根据刚才所总结出来的会计分录,完成本题的账务处理。
教师请同学自己先练习,再由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答案。
借:银行存款 1 000 000
固定资产 500 000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1 000 000
贷:实收资本——甲工厂 1 000 000
——乙工厂 500 000
——丙工厂 1 000 000
通过课件展示另一道例题:收到某投资人投入的旧设备一台,账面价值90 000元,已提折旧8 000元,双方确认的价值为82 000元。暂不考虑增值税问题。
老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这道题,在题中出现了三个金额,这时,我们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呢?
此时有些同学会感到困惑,也有些同学在分录中会出现“累计折旧”。
教师提示: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应按合同约定的价值或协议价值入账。
教师请同学上黑板板眼,若学生正确完成题目,教师进行适当鼓励并强调此时的关键处,若学生出错,则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提问,根据所得到的答案进行修改,并强调关键处。
借:固定资产 82 000
贷:实收资本 82 000
关键点: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应按投资各方的协议价或评估价入账,而不应该根据账面价值入账。
通过课件展示一道例题:收到乙公司投入的A材料一批,投资合同约定价值60 000元,进项税额为7800元。乙公司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约定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材料已验收入库。
教师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得出答案:
借:原材料——A材料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800
贷:实收资本 67800
教师要所以上几例,总结几点如下:(5分钟)
1.投资者以现金(人民币)投入资本的,以实际收到金额入账
2.投资者以现金以外的实物资产投入资本的,应按投资各方协商或合同确认的价值入账,即应按照资产评估确定的价值、合同或协议确定的价值入账。
3.投资者以材料投入的,应按材料的确认价加上税金后的金额入账。
教师讲明:若投资者以外币投入,则要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此内容可与吸收新的投资者投资的核算一起,再用一课时进行讲解。
课堂练习: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13%。
练习1:收到A公司投入的资本450 000元,B公司投入的资本50 000元,共计人民币500 000元。该款项全部存入本企业的开户银行。
练习2:收到某IT企业投资的一项专利权,经评估确认价值为250 000元。无形资产增值税税率为6%。
练习3:收到华联公司投资设备一台,账面原价90 000元,已提折旧8 000元,双方合同约定价值为80 000元。
练习4:乙公司接受甲公司投放原材料一批,原材料实际成本100万元,双方评估确认价值120万元,计税价格130万元。双方已办妥交接手续。
【课堂小结】
一、所有者权益的概念
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三、所有者权益的特点
四、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区别
五、实收资本
1.投受现金投资
2.接受实物资产投资
【课后作业】:企业财务会计同步训练P144:单选、多选、判断、实务一、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