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学案)(含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学案)(含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资源简介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课标要求
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二、必备知识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是什么?
2.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什么?地位如何?
3.公有制主体地位及体现
4.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5.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制经济的主要形式有、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6.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及意义是什么?
7.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8.股份制企业的主要形式、组织机构是什么?
9.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10.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构建体系
①根本特征 ②集体 ③公有资产 ④主导作用 ⑤市场经济 ⑥私营经济 ⑦就业 ⑧重要支柱 ⑨生产力 ⑩国有  竞争力  经济人士
四、精讲点拨
1.公有制经济
2.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4.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5.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五、热点透析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32.5%。央企超过85%的资产集中在国民经济20个行业大类,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三年行动进一步强化了国有企业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
国企改革行动的三年期间,共推出4组7家战略重组,法人存量压减44%,全国省属国企116组347家实施重组,开展专业化整合2150次。除了企业间的重组整合外,过去三年,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整合也不断推进。在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方面,包括国投集团、国家电投集团等在内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在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引领力”作用。
总的来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实现全方位、整体性优化,企业主责主业更加突出,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更加强劲。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三年国企改革行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民营经济强则浙江强,民营企业好则浙江好。近年来,浙江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针对市场限制多、准入的市场冰山,浙江省鼓励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浙江还在全国率先确定小微企业按 50%幅度顶格减征“六税两费”,仅一个月就出台了 20 条新的企业减负政策,三个季度就为民营企业减税降费逾千亿元。
针对一些民企股权质押等流动性危机频发、小微企业“融资难”等融资高山,浙江提出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 减少企业贷款成本,降低利率,提高信贷获得率,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效能,打通民营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不转型等死、转型等于找死”的转型火山,浙江有关部门根据民营经济的行业特点引导民营企业做专做精,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不可替代性,引导企业在人才、技术、品牌等方面进行价值链的融入和升级,助力民企转型升级。走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浙江经济,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和巨大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相关知识,分析浙江省是如何推动民营企业解决当前的困难和问题的。(7 分)
六、直击高考(选择题训练)
1.(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国资委明确把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将深化跨行业、跨领域、跨企业专业化整合做收官之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可以预见,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将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旨在( )
①彰显国有企业的支配地位,提高其盈利能力
②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③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其控制力
④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做大做优做强国有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海南·模拟预测)2022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5%。中央企业在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采取减免房租、货车延期贷款免息、降低中小企业宽带专项费用等措施,积极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在能源保供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表明中央企业( )
①控制着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
②在与非公有制经济的互助中实现了自身发展
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④积极履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广东·校联考一模)南粤风起,扬帆远航。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试验区的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与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紧密相连、同频共振,为广东CDP总量连续31年保持全国第一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了( )
①民营经济在吸纳劳动者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
②民营经济同更高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民营经济在支撑国家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④毫不动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是正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青海西宁·统考二模)进入2023年,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迈出新步伐。将重点围绕“突出实业、聚焦主业、做精一业”的目标,从“进、退、整、合”四个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协同合作,推进央企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业务退出,加强内部资源深度融合。推动央企重组整合意在( )
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②降低国有资产的比重,更加注重质的提高
③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
④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更好发挥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河南·二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实施的三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既着力调整存量结构,又发力优化增量投向。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一大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捷报频传。由此可见( )
①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②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③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吉林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学校考模拟预测)2023年4月,吉林省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服务企业大会,启动“服务企业月”活动,助力广大企业和企业家轻装上阵提速前进、大胆发展。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吉林省民营经济稳步回升持续向好。截至2022年末,吉林省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达332万户,同比增长10.4%,增速居东北地区首位。吉林省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说明了( )
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③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2021·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但是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遇到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等“三座大山”。可见( )
①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
②民营经济壮大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
③政府要优化环境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④国家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稳定金融投放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3·河南南阳·南阳中学校考三模)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这要求政府有关部门( )
①落实相关的制度和法律,平等地对待国企和民企
②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使其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
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④主动参与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为其提质增效助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四川内江·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模拟预测)某村因地制宜,探索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他经济主体”的“1+1”混合发展模式,将村集体公司转化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由村集体经济控股管理,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占股70%,村“两委”成员、党员、群众等自然人占股30%,充分调动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走出了一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这一发展模式( )
①形成村集体和农户利益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
②体现股份制是农村集体经济最重要的实现形式
③整合农村资产资源,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
④表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成为农村的主要分配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3·湖南长沙·湖南师大附中校考三模)某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转型农产品电商,开展助农直播带货,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迅速积累了大量人气,并利用企业原有的文化底色开创了知识型带货新模式,获得了忠实的客户群和可观的经济收入。对此,该企业的回应是:“我们坚持了做对的事,做为社会带来好处的事情。”该企业转型成功的原因是( )
①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②销售产品的同时传播文化,发挥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
③勤勤恳恳做事业,传承“敬业乐群”的优秀传统思想
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热点透析答案:
1.①坚持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国企党委要严格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保证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推动二者协同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公司运行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④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要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发展的市场环境,贯彻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解难题。
2.①浙江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1 分),为民营企业营造了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1 分)。
浙江省了制定合理的税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贯彻落实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各项政策措施(2 分),形成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1 分)。(注:材料部分若结合具体的各项政策措施,如浙江提出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 减少企业贷款成本,降低利率,提高信贷获得率等,也可酌情给分。) ③浙江省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1 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1 分)。
直击高考答案
1.C
【详解】①: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旨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①错误。
②④:中央企业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旨在提高国有资本效率,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做大做优做强国有经济,②④正确。
③:材料强调央企战略重组,未涉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D
【详解】①:我国国有经济控制着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中央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央企业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起重要作用,①不符合题意
②:材料体现的是中央企业对非公有制经济助力,没体现互助,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中央企业在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为我国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D
【详解】①:材料强调了民营经济促进GDP的增长,没有体现民营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优势,①不符合题意。
②:国有经济同更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②说法错误。
③④: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广东CDP总量连续31年保持全国第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民营经济在支撑国家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毫不动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是正确的,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D
【详解】①④: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旨在推进央企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更好发挥主导作用,而不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①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
②:推进央企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业务退出,表明更加注重质的提高,但并不是为了降低国有资产的比重,②不选。
③:从“进、退、整、合”四个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协同合作,加强内部资源深度融合,目的在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A
【详解】①②:我国国有企业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既着力调整存量结构,又发力优化增量投向,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具有关键性作用,①②符合题意。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③错误。
④: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④不选。
故本题选A。
6.D
【详解】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说法错误。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②说法错误。
③④: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B
【详解】①: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说明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①正确。
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②错误。
③: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遇到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等“三座大山”,说明政府要优化营商环境,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③正确。
④:“稳定金融投放”为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④错误。
故本题选B。
8.B
【详解】①③:针对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落实相关的制度和法律,平等地对待国企和民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①③符合题意。
②:经济发展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而非民营经济,②说法错误。
④:政府有关部门参与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违背了自主经营的原则,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9.A
【详解】①③:某村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两委”成员、党员、群众分别占股,表明这一发展模式形成村集体和农户利益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整合农村资产资源,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①③符合题意。
②: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最重要的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股份制形式,②说法错误。
④:按劳分配是农村的主要分配方式,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0.C
【详解】①:文化具有双重性,优秀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故①排除。
②:利用企业原有的文化底色开创了知识型带货新模式,获得了客户群和可观的经济收入,发挥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故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体现的是该企业转型农产品电商,利用企业原有文化进行知识型带货,取得了成功,并没体现其勤勤恳恳做事业,传承“敬业乐群”的优秀传统思想。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该企业坚持做对的事,做为社会带来好处的事情,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起了社会责任。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