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广东人民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据中国地震台网报道,2020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为7.8级。图为“2020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板块构造学说是由魏格纳提出的 B. 地球表面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C. 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 D.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较为活跃2. 图中A在7.8级地震的震中附近,其位于()A.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C.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D.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3. 精准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成果,是一项代表国家测绘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测绘,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2020年我国第三次测量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程为8848.86米,相较于之前的数据,珠峰“长高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不断张裂造成的B. 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的结果C. 说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D. 说明近几十年地球平均海平面下降了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2020年底,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是8848.86米,人们惊呼“珠峰长高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4. 珠穆朗玛峰“长高”是指()A. 峰顶与山脚相对高度持续变大 B. 珠穆朗玛峰海拔增加C. 喜马拉雅山脉位置向北移动 D. 珠穆朗玛峰的位置不断变化5. 珠穆朗玛峰“新身高”反映了该地区()A. 气候逐渐变冷 B. 海平面缓慢下降 C. 降水量逐渐增多 D. 地壳继续抬升6. 珠穆朗玛峰“长高”的原因主要是()A.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拉伸 B. 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拉伸C.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D. 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珠峰在碰撞前沿,不仅整体上向东北方向每年移动3厘米左右,而且在垂直方向上整个珠峰地区每年隆升4毫米左右”。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克服各种困难顺利登顶,测得珠穆朗玛峰高程最新数据8848.86米。读此材料,完成下列小题。7. 今年十一国庆期间,小明爸爸带他攀爬了浏阳大围山七星岩(1607.9米),七星岩与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是()A. 8848.86米 B. 1607.9米 C. 8654.76米 D. 7240.96米8. 登山队员在珠峰顶发现了海螺化石,这说明青藏高原海陆变迁过程可能是()A. 海洋变成陆地 B. 陆地变成海洋 C. 一直是陆地 D. 没有证据9. 珠穆朗玛峰不仅整体上向东北方向移动而且向垂直方向隆起的原因是受到()A.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互相挤压 B.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互相挤压C.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互相挤压 D. 太平洋、美洲板块互相挤压10.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的是( )A. 火山喷发 B. 潮汐的作用C. 人为因素 D.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11. “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回答下题。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12. 几千万年后,最有可能成为新海洋的是( )A. 地中海 B. 红海 C. 阿尔卑斯山脉 D. 阿拉伯半岛如图示意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读图,完成各小题。13. 甲、乙、丙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14. 板块碰撞处多高大山脉。图中位于板块交界处的是( )A. 南非高原 B. 马达加斯加岛 C. 大分水岭 D. 安第斯山脉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15. “沧海桑田”是指海陆变迁。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古生物化石。如图示意六大板块分布及中国西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喜马拉雅山脉岩石中的鱼、海螺等古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 ______ 。(2)从板块运动的角度推测,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印度洋板块与 ______ 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在这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______ ,还形成了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3)板块运动形成了帕米尔高原和甲地形区,甲地形区是 ___ 。(4)来自印度洋的 ______ 季风受喜马拉雅山脉阻挡抬升,使南坡的降水量 ______ 于北坡。16.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材料二:1910年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德国科学家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提出一个伟大的学说。正是这个学说,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地球。(1)这位科学家是______。用他的学说能解释的地理现象是______。A.登高望远B.南极洲有煤炭C.水往低处流D.全球气候变暖(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D______,E______(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______地带,如______地带和______地带。(4)小明发现下面图中的岩层运动多发生在______。A.海陆交界处B.板块的内部C.板块碰撞挤压地带D.板块张裂地带(5)①是______山脉,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山脉仍在持续增高的原因。______。17. 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2)全部位于海洋上的板块是_______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__板块(3)板块内部___板块边界___18. “沧海桑田”是指海陆变迁。如图示意六大板块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山脉为 ,科学家在考察该山脉时发现岩石中有鱼、海螺等古生物化石,说明该地区曾经是 。(2)从板块运动的角度推测,A山脉主要是亚欧板块与 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在这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 与地震活动频繁。(3)由图判断,红海将会 (扩大/消失),理由是 。(4)图中B山脉是 ,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受该山脉阻挡抬升,使山脉西侧的降水量 于东侧。(5)当地震发生时,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①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②迅速跑到高大建筑物底下③乘电梯逃生④时间允许跑到室外空旷场地⑤躲到洗手间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1~3.【答案】D、C、B4~6.【答案】B、D、C7~9.【答案】D、A、B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B13~14.【答案】A、D15.【答案】(1)海洋;(2)亚欧板块;活跃;(3)青藏高原;(4)西南;大。16.【答案】魏格纳 B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交界 环太平洋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D 喜马拉雅 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17.【答案】(1)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2)太平洋 亚欧(3)稳定 活跃18.【答案】喜马拉雅山脉 海洋 印度洋板块 活跃 火山 扩大 红海位于板块张裂(拉伸)的交界地带 安第斯山脉 大 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