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1. 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读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2. 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名称和特点。利用人口资料和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3.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课前预习】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由______和______共同决定。2.世界人口的增长(1)时间分布①总趋势:_________,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______时期。②根本原因:生产工具和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进步。(2)地区差异①特点:地区上是________的。②表现a.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_________,人口增长_______。b.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__、民族经济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人口_______下降,因而人口增长______。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如上图中:①_______;②_______;自然增长率。(2)类型及特点类型 特点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A(_______) 高 _____ 低B(______) ____ 低 高C(______) 低 低 ____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由_____型转向_____型,继而向_____型逐步过渡。(2)差异性①时间上a.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进入______。b.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由________向________的转变。②空间上a.世界:由_______转向________的过渡阶段。b.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_______向_______的转变。【知识结构】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及原因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示意图 历史时期 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生产活动 原始的采集和狩猎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数量少,增长缓慢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快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的能力差,人口死亡率高 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供应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及原因地区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变化趋势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每年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将趋于缓慢【注意】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模式在其影响下,也在不断地变化。它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率”的升降上,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巧学速记]1.图示法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把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和各自的特征,以及随时间的演变放到一幅图中进行综合的、形象的记忆。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对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根据国家类型或发展程度(即生产力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多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2)根据“三率”特点来确定。“高、高、低”为原始型;“高、低、高”为传统型;“三低”为现代型。(3)直接利用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来判定传统型和现代型:一般而言,自然增长率高于1%的为传统型,低于1%的为现代型。【课堂练习】下表是“我国四省(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在该地居住的离开原籍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普查数据表”,读后完成问题。省(直辖市)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甲省 7.17 7.15乙省 7.31 7.02丙省 6.83 7.79丁市 1.32 1.721.10年后,乙省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C.现代型 D.过渡型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2~3题。2.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 B.乙—②C.丙—③ D.丁—④3.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2011年10月31日零点前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钟,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她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菲律宾目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20个国家之一,也是东南亚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2.04%。材料2: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2 ( http: / / www.21cnjy.com )012年1月30日发布预测称,由于某些原因,50年后日本人口将减少三成。2060年日本人口将由2010年的1.28亿人减少至8 674万人,降低32%,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从2010年的23.0%上升至39.9%。(1)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加快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2)简述菲律宾目前所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3)材料2中使日本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菲律宾和日本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课后练习】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变,死亡率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也不断下降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从“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过渡和转变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D.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了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2.根据2000~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B.仍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C.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最接近下图中的( )A.甲 B.乙C.丙 D.丁下表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据此完成4~5题。年份 ① ② ③ ④出生率/% 3.8 2.8 4.1 1.5死亡率/% 1.8 1.5 3.9 0.8自然增长率/% 2 1.3 0.2 0.74.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变化的一般规律,表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5.目前该国( )A.外迁人口增多 B.少年儿童比重降低C.老龄化趋势减缓 D.社保负担减轻二、综合题6. 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__%。(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1.91%。__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3)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201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_____年到_____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4)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95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反思】【参考答案】[课前预习]一、1.出生率 死亡率2。(1)不断增长 快速 社会生产方式(2)不平衡 较低水平 缓慢 政治上独立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死亡率 很快二、1.(1)出生率 死亡率(2)原始型 高 传统型 高 现代型 低2.原始 传统 现代 现代型 传统型 现代型 传统型 现代型 传统型 现代型[课堂练习]1.C 2.B 3.C4. (1)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2)菲律宾人口处于传统型模式,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3)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育率下降。(4)菲律宾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和少年儿童比重过大;日本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严重的老龄化。[课后练习]1.D 2.C 3.D 4.D 5.B6. (1)1(2)2010(3)1986 1990(4)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