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项目7除尘及煤气回收一、教学目标在了解烟气净化回收的方式、烟气与烟尘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烟气净化与回收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学会检查和正确使用除尘和煤气回收装置。了解煤气回收的意义。在学习烟气净化回收系统流程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熟悉煤气回收的操作。学习转炉煤气防毒防爆的相关知识。熟悉手动煤气放散操作。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3个任务,安排4课时。三、教学重点正确使用除尘和煤气回收装置,熟悉煤气回收与放散操作。四、教学难点学会检查和正确使用除尘和煤气回收装置。熟悉煤气回收的操作。熟悉手动煤气放散操作。五、教学内容任务一 除尘及煤气系统的检查和使用一、烟气净化回收的方式1.燃烧法 2.未燃法二、烟气净化与回收的工艺流程烟气→水冷或汽化冷却的活动烟罩和固定烟罩→汽化冷却或废热锅炉式的固定烟道→烟气的强制冷却和粗除尘→脱水或排污→烟气精除尘→送入排烟道(放散)或煤气柜→煤气加压机→各煤气用户。三、烟气净化与回收系统的主要设备转炉烟气净化系统可概括为收集与输导、降温与净化、抽引与放散三部分。烟气的收集设备有活动烟罩和固定烟罩。烟气的输导管道称为烟道。烟气的降温装置主要是烟道和溢流文氏管。烟气的净化装置主要有文氏管脱水器、布袋除尘器和电除尘器等。回收煤气时,系统还必须设置煤气柜和回火防止器等设备。转炉烟气净化方法有全湿法、干湿结合法和全干法三种形式。四、烟气净化与回收系统的主要设备(一)烟气的收集和冷却设备1.烟气的收集设备(1)活动烟罩(2)固定烟罩2.烟气的冷却设备(1)汽化冷却烟道(2)废热锅炉(3)文氏管净化器(4)溢流文氏管(5)调径文氏管(6)脱水器①重力脱水器 ②弯头脱水器 ③丝网脱水器(二)煤气回收系统的主要设备1.煤气柜 2.水封器 3.煤气柜自动放散装置(三)风机与放散烟囱1.风机2.放散烟囱操作:一、除尘及煤气系统的检查操作(1)观察风机故障信号灯,该灯不亮,表示风机正常;该灯亮,表示风机有故障。(2)观察要求送停风按钮、信号灯是否正常。(3)观察煤气回收信号灯是否显示正常。回收阀开时,放散阀关;回收阀关时,放散阀开。(4)检查与煤气加压站联系回收煤气的按钮、信号灯是否正常;检查煤气加压站同意回收煤气信号灯是否正常(手工回收煤气用)。(5)检查与风机房联系的按钮是否有效(自动回收煤气用)。(6)检查氧枪插入口、下料口氮气阀门是否打开;检查氮气压力是否满足规程要求。(7)开新炉时,炉前校验各项设备正常后,要求净化回收系统有关人员进行汽化冷却补水、检查各处水封等,由风机房人员开风机。若是正常的接班冶炼操作,以上检查只需将当时工况与信号灯显示状态对照,相符即可。(8)吹炼过程中发现炉气外逸严重,需观察偶合器高、低速信号灯显示是否正常,若不正常与风机房联系,要求处理。二、使用除尘装置操作1.降罩操作 首先确认降罩系统完好,再进行降罩操作。降罩操作要求在开氧吹炼后1~1.5min进行。2.吹炼过程 吹炼过程平稳,不得大喷。若炉内发生大喷,金属液滴、渣滴将获得巨大的动能,其中可能有一些会冲过一级文氏管的水幕,保持红、热状态,即将“火种”带入了一文后,由于此处具有的烟气成分、温度在爆炸范围内,所以有了火种极易造成一文爆炸; 操作中为避免大喷,必须注意及时、正确地加料和升降氧枪的配合。3.使用煤气回收装置 使用煤气回收装置,必须严格执行煤气回收操作规程和煤气回收安全规程。执行回收操作的前提是:氧压正常;回炉钢水小于1/2;塞好出钢口。4.手工回收煤气 (1)降罩 (2)回收 (3)放散 (4)提罩5.自动回收 降罩即在规定时间内转“烟罩”开关至“降罩”位置,当烟罩就位后将“烟罩”开关恢复“零位”。降罩后自动分析装置开始不断分析其烟气成分。当自动回收煤气装置收到了3个信号:开氧信号,降罩信号,烟气成分符合回收要求信号时,会进行自动回收。然后当其中任一条件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又会自动放散。主要设计的成分是CO和氧的含量。任务二 煤气的回收一、回收煤气的意义1.环保意义 2.经济意义二、烟气净化回收系统流程1.湿法“一文一塔”燃烧法净化系统的工艺流程管道→冷却塔→文氏管→排水罐→风机入口蝶阀→鼓风机。2.湿法“二文”未燃法净化系统的工艺流程溢流文氏管→重力脱水器→可调喉口文氏管→电动执行机构→喷淋箱→复挡脱水器→ 鼓风机→切换阀→排水水封器→水封逆止阀→贮气柜→煤气加压机→水封式回火防止器→ 贮气柜高位放散阀。3. OG净化回收系统4.静电除尘干式净化回收系统操作:一、判定生产现状是否满足回收煤气的条件(1)回炉钢水不大于1/2金属料入炉量。(2)氧气纯度大于98.5%,氧压符合规程要求,各厂氧压因炉子吨位不同而有不同规定。(3)降枪吹氧。(4)降罩即活动烟罩处于下降位置。(5)回收时间由操作规程规定。二、回收煤气操作(1)判别是否同时满足上述5个条件。如满足条件,执行下一步。(2)按下“要求回收煤气”按钮与煤气加压站联系,要求回收煤气。在得到煤气加压站同意回收煤气的信号后可以执行下一步。(3)按下“煤气回收按钮”。任务三 煤气的放散一、煤气放散的原因在一炉钢的冶炼过程中发生的煤气成分和量是有变化的,要把前、后期不符合要求的煤气放散掉,其原因如下:1.有爆炸危险2.无回收利用价值3.需要冲洗管道4.煤气贮气柜容纳不下操作:一、判断生产现状是否满足放散煤气的条件放散煤气的条件(前提是目前正在回收煤气)如下:(1)吹炼时间已经接近规程规定的放散时间。例如30t转炉规定手动回收煤气已接近吹氧10min时。(2)已经发生了需要提前提罩,或提前提起氧枪的事故。例如发生了大喷需提枪,或发现异常需提罩仔细观察火焰。生产中只要在回收煤气前提下,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之一就必须放散煤气。二、放散煤气操作(1)判断是否正在回收煤气。(2)判断是否符合煤气放散条件之一(例如放散时间已到)。(3)按下“煤气放散”按钮。(4)自动放散,若是在煤气回收过程中提起烟罩,或提起氧枪则煤气立即自动放散。防止中毒的措施(1)必须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规程。(2)注意调节炉口微压差尽量使炉口保持微正压,尽量减少炉口烟气外逸。(3)保证净化回收系统密封性良好,杜绝煤气的外泄,并在有关地区设置CO浓度报警装置以防中毒。(4)煤气放散烟囱应有足够的高度,以满足扩散和稀释的要求。(5)煤气放散时应自动打火点燃。(6)加强煤气管沟、风机房和加压站的通风措施。(7)至炉顶危险区域操作必须两人同行。预防煤气爆炸的措施(1)控制煤气回收成分的措施①确定正确的煤气回收、放散的时间控制点,或成分控制点。②在煤气回收的操作制度上采用中间回收法,用前烧、后烧的办法烧掉成分不合格的前后期烟气。③散状料溜槽处用氮气密封,防止炉气进入料仓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④氧枪、副氧枪口等氮封效果要好,以防空气吸入系统引起爆炸。(2)控制煤气温度及防止产生火种的措施①设计中应考虑到溢流文氏管前煤气温度要高于着火温度,即要高于650℃,保证一文前煤气燃烧,保证溢流文氏管的喷水量,使烟气顺利经过一文喉口。②实行管道接地,法兰间设置过电导线,防止一文后管路系统因静电产生火种。③严格执行烟气净化回收安全操作规程,在设备运行期间严禁用铁器敲打管路和设备,在煤气区严禁吸烟及堆放易燃,易爆等物。④建立健全煤气设备防火制度;一文前和引风机前分别设置防爆板或安全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