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学法和教法四、教学程序五、板书设计六、教学评价说课内容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重点和难点3、教学目标4、教具与学具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也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①重点: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②难点:体温计的特点.2、教学重点和难点3、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4.会读温度计的示数.②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直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4、教具与学具电教器材:电脑、投影仪、快拍仪教师演示用: 自制温度计,烧杯,开水和冰水,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学生每组器材: 体温计、开水、烧杯、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二、学情分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求知欲强、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兴趣.刚接触物理不久,逻辑思维还需经验支持;应用能力还需提高.三、说学法和教法学法指导:以自主探究为主教法指导: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运用提问法、类比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四、说教学程序(过程)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第二环节:内化提高,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合作学习,实际应用.第四环节:深化理解,延展新知.第五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巩固升华,布置作业.第一个环节:新课的引入首先播放一段有关物态变化的视频,引入第四章《物态变化》然后直接给出温度的定义.冷 热§3.1 温度一、温度: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凭感觉判断冷热可靠吗?不要开风扇很热,开风扇啊!要准确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这就是温度计.从而引入这一节新课.第二个环节:探究新知用快拍仪展示自制的“温度计”,先后放入热水和冰水中,观察和比较水柱的位置.放入冷水放入热水中转换法自制温度计胀缩常用的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用快拍仪展示几种常见的温度计.并播放一段几种温度计的视频.实验室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医用体温计3、三种温度计第三个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通过看桌上的温度计、看书和观看一段视频以及播放课件,学生互相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量程、分度值、摄氏温度的读法、如何规定零度和100摄氏度等知识.并通过老师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加以深化.通过图片展示,介绍一些常见的温度.4、摄氏温度 符号:t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1020403050607080905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单位:摄氏度(℃)0100等分100份1份为1摄氏度记作1℃1000-1 ℃101 ℃分组实验测量冷水和热水的温度,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体会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老师相应地设计一些问题以补充知识点.三、正确使用温度计:会认:量程、分度值、零刻线(估测选量程)会放: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容器底和壁会看:待示数稳定,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会读:视线与液柱的凸(凹)面相平取适量的热水和冷水,同组的几个同学先用手分别估计出水的温度,再用正确的方法测出水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到下表中,看谁的估计准确.冷 水 热 水估计温度/°C实测温度/0C判断正误偏大偏小正确ABC第四个环节:深化理解,延展新知.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1、相同点: ①:原理相同(两者都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 ②:都使用摄氏温度;2、不同之处:①:量程不同(前者一般量程是-20℃~110℃;后者的量程是35℃~42℃)②:分度值不同(前者分度值为1℃,后者分度值为0.1℃)③:测温液体不同 (前者内装液体一般为煤油,为了便于观察一般然成红色;后者内装液体一般为水银)④:构造不同(前者基本构造是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的细管;后者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的很细的缩口)⑤:使用方法不同(前者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读数;后者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在使用之前要用手用力向下甩几下,而其他温度计使用前不能甩)电子体温计红外线体温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2、温度计: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 ℃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会认:量程、分度值、零刻度.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液体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会读:示数稳定,不能离开液体.会看: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第六环节:巩固升华,布置作业.通过一些题目,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内容进行深化和巩固.作业:《学导练》本节内容A卷.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将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 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基础练习:2、图1所示体温计读数为 ℃.图13、如图2所示甲,乙温度计的读数分别 为 .100010101020201010002020101010图2甲 乙4、0℃的冰与0℃的水比较 ( )A.冰冷 B.水冷C.水与冰冷热程度一样 D.以上判断都不对5、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取下述的那种方法( )A. 在沸水中煮 B.在酒精灯火焰上烧C. 用自来水冲 D. 用沾了酒精的棉花球擦6、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4℃ B、0℃ C、-40℃ D、略高于-40℃五、板书设计§3.1 温度一、温度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二、温度计: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三、摄氏温度 符号:t 单位:摄氏度(℃)四、正确使用温度计:看清量程和分度值;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五、体温计量程和最小分度值,会使用和会读数.六、教学评价学生对这种探究式的学习很感兴趣,特别是对温度计结构,工作原理和体温计的缩口的探究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但是,对部分学生而言,这种方式使他们心里很不踏实,因为他们还停留在以被动接受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法之中,这需要长期耐心地去引导纠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