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一章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课时)2022新课标要求2.2.1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例1 会利用自身的尺度(如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例2 了解我国古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体会古人解决问题的智慧。学习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2.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1.测量长度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新知导入我们的感觉可靠吗?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上面左图中的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哪个较长 右图中,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 先看看,再用尺量。我们的视觉总是可靠的吗 感觉不可靠!(第1课时)新知讲解(1)长度的单位:一、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2.其它常用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分米厘米微米纳米毫米dmkmcmmmμmnm1m1dm1cm(2)常用长度单位与国际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3)单位换算方法步骤:先“换”后“算”:不改变数字,利用等量代换将单位换算成我们需要的单位,之后进行数字化简计算。先“换” 后“算”原数字不变,原单位与换用单位之间进行等量代换将单位前的数字进行化简运算例:160cm= m160×0.01(10-2)m=1.6m课堂练习1.填上合适的单位。(1)课桌高约80 ;(2)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1小时可以行驶约100 ;(3)城镇居民楼房层高约28 ;(4)手指甲的厚度约1 。2.长度单位换算。(1)一个甲型H7N9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 nm。(2)李佳身高158cm= m。(3)760mm= m。cmkmdmmm901.580.76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如:测量50m跑道窗子上的玻璃打坏了,要换新的,要测量玻璃的长和宽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0—8cm1mm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观察刻度尺1.练习使用刻度尺(1)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甲乙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丙所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丙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铅笔长= cm×·× ×cmCm mm 估读数695读作6.95cm如果被测物体的末端正对刻度线,估读数应为几?0分度值:1mm;物体长度为:3.10cm。可以。从其它刻度量起,这时被测物体的长度等于末端所对的刻度值减去始端所对的刻度值。分度值:1mm;物体长度:5.23cm-2.00cm=3.23cm。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了,还可以用它来测量长度吗?(3)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课堂练习1.下图1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长 cm。2.下图2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长 cm。图1图21mm2.851cm3.1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测量物理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度和宽度,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测量对象 长度/cm 宽度/cm课本作业本(2)自愿分享测量结果。1.时间的国际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等。2.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h= 60 min;1min= 60 s;1h= 3600 s。二、时间的测量3.时间的测量工具古代人测量时间的仪器沙漏日晷(第2课时)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也叫秒表)来测量时间。1.练习使用停表。按动停表上的按钮,观察指针(或数字)的变化,了解停表的使用方法。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停表的实物图,长(秒)针转一圈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短(分)针转一圈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短针未指过半大格读0—30s,指过半大格读30.1—59.9s。图中显示的时间是 。30s0.1s15min30s2min38.4s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2.用停表测量,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是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的次数是 次。长度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数一定准确吗?不一定准确。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所以实际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差值,这个差值叫做误差。误差能消除吗?怎样减小误差?误差是不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课堂练习1.图中停表的读数是 s。2.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不遵守测量操作规则引起的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275.1D小组合作学习:四人一组,完成课本第1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4题。卡测法1.用两个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卡在直尺上进行测量。滚动法1.卡测法: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出硬币的直径,算出周长。硬币周长的测量方法2.滚动法:在硬币边缘做一记号,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周,读出周长值。3.化曲为直法:用棉线在硬币上绕一周,用刻度尺量出棉线的长度。测多算少——叠加法用刻度尺先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即得到一张纸的厚度。把铜丝缠绕在铅笔上,测出多匝铜丝的长度,除以匝数,就等于铜丝的直径。2.先测量脚的长度,再将脚的长度乘以7。3.24×3600s=8.64×104s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调整摆长可以做出周期为1s的摆。课堂总结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km、dm、cm、mm、μm、nm。2.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1km=1000m=103m (2)1dm=0.1m=10-1m (3)1cm=0.01m=10-2m(4)1mm=0.001m=10-3m (5)1μm=0.000001m=10-6m(6)1nm=0.000000001m=10-9m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放尺:沿所测长度正放。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3.时间的国际单位是s。常用单位有h、min。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①1h=60min=3600S ②1min=60S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错误是能够避免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板书设计一、长度的测量单位:工具:Km、m、dm、cm、mm、μm、nm刻度尺观察:放尺:读数:记录: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沿所测长度正放。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二、时间的测量单位:h、min、s工具:钟表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上第1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练习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