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熔化和凝固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很熟悉的物态变化,但不同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又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出乎学生意料的而且是一个难点,掌握好本节内容是突破本章难点的所在,也是学习其它物态变化的基础。熔化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2、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参照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①. 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确认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②. 了解熔化和凝固的特点。③.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固体熔化规律,感知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条件。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说课稿**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做好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对比实验。②.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难点① 晶体熔化时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② 描绘晶体熔化图像。 其依据是学生缺乏对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感性认识;图像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次应用4.教材处理① “固体熔化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教材采用的是演示实验,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主体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因此,我改为分组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对固体熔化的规律有了感性认识。② 实验药品的选择:教材中只选择海波和蜡进行对比实验。为了体现科学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我增加了冰和萘供学生选择。二、学情分析 通过小学自然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知道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等现象,是由于物质状态发生了改变,对这种变化**与温度有关也有模糊的认识,但不清楚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的特 点。虽然学生已经历过探究性学习,但缺乏根据实验结果画出曲线,从中得出规律等探究技能。三、 教具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印发熔化过程记录表、方格坐标纸。2.药品:海波、萘、蜡和冰3.器材: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烧杯、试管、温度计、酒精灯、玻璃棒、火柴和钟表。四、教法学法根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以及教材结构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本节课我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推理法来形成科学概念。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设疑,启发探究欲望提出问题.. 一 物质有几种状态二 各种状态之间能否相互转化结论: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称为物态变化。****程火山爆发冰 山熔化 ——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 ——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一.提出问题:1、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2、不同物质的变化规律是否相同 3、熔化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二.自由猜想: 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这时温度可能也不断上升三.设计实验: 器材如图示药品:海波 石蜡 萘 冰四.进行试验:每6人一组(报时、搅拌、读数、观察状态、记录、描点各一人)进行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固体物质的熔化,分析它们熔化时温度的特点.****固体: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海波、萘、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石蜡、松香、玻璃)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化:吸收热量小结**第五个环节: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首先根据图像分析前面提出的问题(1.你的猜想是否正确2.熔化时温度是否变化3.吸热还是放热)然后比较不同小组的数据和图像分析不同物质的变化规律第六个环节:评估交流,及时矫正讨论交流通过你的实验得出的结论与上述结论相同吗?若不同,是哪儿不同?问题可能出在哪儿?(三)巩固反馈,知识迁移A.想想议议:在最低温度为-52℃的东北地区,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查熔点表)答案:用酒精温度计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小组分析讨论:物质凝固的规律图像及特点**..\晶体熔化和凝固2.exe024681012143640444852566062ABCD****物质凝固图象温度(℃)时间(分钟)050100510非晶体晶体051050100温度(℃)时间(分钟)1、凝固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2、凝固:放热3、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课后练习:动手动脑1,2题。课外实验:探究蜡烛或冰的凝固特点六 板书设计(五) 作业3.2 熔化和凝固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吸热过程) 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海波、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石蜡、松香、玻璃)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二、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过程) 凝固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四)课堂小结**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科学给他们带来的身心愉悦。对于凝固过程的特点,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实验探讨,但我尝试采用了实验推理的方法,节省了时间,也留给了学生课外探究的空间,使课堂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