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分子动理论【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构成;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知道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了解固体、气体、液体的分子构成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扩散现象.难点: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现象.【教学方法】讲解法,集体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打开一瓶香水的瓶盖,提问:教室不同地方的同学都能闻到香气吗?这是为什么呢?新课讲授:知识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易拉罐表面)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分子)提问:教室中的课桌是由什么组成的?墨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无限的分割下去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教师总结: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非常小,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一滴水中(约1cm3)约有3.35×1022个水分子。如果一个人每秒钟数8个,他要不停地数100多万亿年才能数完。知识点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提问:物体大量的分子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是有一定的空隙呢?实验:(1)将小米倒进装有绿豆的量筒中,然后轻轻晃动,观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将半试管水和半试管酒精混合后,用塞子塞紧,上下用力震荡,观察体积是否发生变化.教师总结: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2.扩散现象事例现象 春暖花开,满园飘香 糖块放入水中,整杯水变甜 煤炭堆在石灰墙角,石灰墙变黑分析 花香分子跑到空气中,又进入人的鼻孔 糖分子扩散到水中去了 部分煤炭分子钻进了石灰墙中结论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教师总结:(1)概念:两种物质相接触时,物质分子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2)起因: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3)范围:固体、液体、气体都可发生扩散现象。(4)特点:①扩散的方向总是自发地从浓度大处向浓度小处扩散;②扩散的快慢与物质的状态、温度有关。(5)意义:直接证明分子是无规则运动的。知识拓展:扩散只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物质之间,固体的扩散最慢,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明显观察到;液体的扩散较慢,需要几天时间才能明显观察到;气体的扩散最快,几秒钟就可以明显观察到。这与固体、气体和液体分子间的距离以及作用力的大小有关。因为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必须让分子自由地运动,而不是在外力的迫使下运动。对于液体和气体分子之间的扩散而言,我们一定要将密度大的液体或者气体放在下层,密度小的液体或者气体放在上层。这种情况下扩散现象能够发生,才能真正证明是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知识点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提问:拉断一根稻草很容易,可是拉断一根铁丝就很困难;压缩一个气球很容易,可是压缩一根木棒却很困难。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1.运用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分子间距离关系 类比分析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 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相当于弹簧的自然伸长状态 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 相当于压缩弹簧 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 相当于拉伸弹簧 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分子直径 相当于弹簧超过限度 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教师总结:(1)概念: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分子力是二者的合力。(2)存在依据:分子间有空隙,但液体仍有一定的体积,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等;固体很难被拉断,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等。(3)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或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随距离变化得快。2.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运动特点 有无一定形状 有无一定体积固态 很小 很大 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运动 有 有液态 较大 较大 没有固定位置,运动比较自由 无 有气态 很大 很小 除碰撞外做匀速直线运动 无 无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大雾弥漫 B.尘土飞扬 C.柳絮飞扬 D.花香扑鼻【解答】解:ABC、大雾弥漫、尘土飞扬、柳絮飞扬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花香扑鼻,是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运动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解答】解:A、打开香水瓶盖后,香水里的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所以人能闻到香味。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此选项不合题意。C、海绵里面有气孔,用手捏时海绵里的空气跑出来,所以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此选项不合题意。D、笔芯变短是由于质量变小,和分子斥力无关。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故选:A。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秋天落叶纷飞B.气体容易被压缩C.百合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D.把瓶子中的水倒入杯中【解答】解:A、秋天落叶纷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百合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热运动,故C符合题意;D、把瓶子中的水倒入杯中,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青少年吸烟有害健康,关于吸烟以下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烟灰四处散落B.烟雾在阳光下呈蓝色飘散C.从鼻腔内呼出的烟呈白色D.一人吸烟房间内满是烟味儿【解答】解:A、烟灰四处散落,烟灰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A错误;B、烟雾在阳光下呈蓝色飘散,烟雾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B错误;C、从鼻腔内呼出的烟呈白色,烟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C错误;D、一人吸烟房间内满是烟味儿,人能闻到烟味儿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课堂小结: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板书设计】1.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物质的构成分子的大小(3)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的定义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探究 分子间的作用力(2)分子动理论内容(3)物质三态微观和宏观特性【课后反思】1.分子非常小,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平常用肉眼能直接看见的烟、雾、沙尘等都不是分子。2.尽管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但我们可以从宏观可观察到的扩散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分子的运动,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只是有的时候引力大于斥力,对外表现为引力;有的时候斥力大于引力,对外表现为斥力。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但斥力减小(增大)得快。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