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B.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C.图(一)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D.图(二)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2.如图不能表示下列哪项生理过程( )A.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B.CO2由细胞内排出到细胞外C.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D.免疫细胞分泌抗体3.如图所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物质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示,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4.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 B.K+ C.胰岛素 D.CO2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B.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D.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6.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不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C.当溶液浓度甲>乙时,成熟的植物细胞会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渗透平衡状态,但仍有水分子由甲→乙7.如图所示为某细胞吸收4种不同物质的对比图,其中细胞膜上的“●、◆”为载体蛋白。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氨基酸和钠离子共用一种载体蛋白B.若该细胞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消耗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C.图中两种物质对应主动运输,两种物质对应被动运输D.氧气进入该细胞需穿过两层磷脂分子8.图中曲线a,b表示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O2 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曲线a代表被动运输,曲线b代表主动运输B.曲线a代表的分子跨膜运输一定不需要载体蛋白C.曲线b转运速率达到饱和的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D.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对曲线a、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9.下图表示多种植物成熟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内质壁分离的百分比,图中曲线表明这些植物细胞( )A.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C.有不同浓度的细胞液 D.细胞膜有不同的选择透过性10.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11.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a正常生存,b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A.≥0.3 B. ≤0.2 C. ≥0.2 D. ≤0.1512.右图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根据乙侧耗能的情况可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图中a和b不是静止的,其运动的特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C.图示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相同D.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13.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它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各种生理功能的完成,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②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③主动运输 ④红细胞膜上的血型决定⑤卵细胞膜表面对同物种精子的识别 ⑥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来侵人物 ⑦对O2的运输 ⑧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③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⑤⑥C.①③⑤⑦⑧ D.①②⑤⑥⑧14.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实验组 5分钟后的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钟① 0.3 g/mL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② 0.5 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③ 1 mol/L 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④ 1 mol/L醋酸溶液 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15.硒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预防癌变、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人体内的硒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发挥功能。硒元素在土壤中含量很低,植物通过根系吸收硒元素,但食物中的硒难以达到人体所需的含量。某研究小组通过叶面喷硒和土壤施硒两种方式向水稻施加等量的硒,一段时间后测定水稻各部位的硒相对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是一种微量元素,根细胞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硒B.内质网、高尔基体可能参与人体内硒蛋白的加工、修饰过程C.据图可知,土壤施硒比叶面喷硒对提高水稻产量更为有效D.土壤施硒和叶面喷硒均有利于收获富含硒的水稻籽粒16.用不同水温培养水稻,一段时间后检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稻对多种离子都有吸收,因为它们对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水稻对不同离子吸收量有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数量有关C.温度可能是通过影响根部的呼吸速率,从而影响了根部对无机盐的主动运输D.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其中对锰和钙的吸收影响最大17.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现象的观察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不一定要用0.9%NaCl溶液来制作临时装片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18.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19.将甲、乙两种植物的块茎切成形状、大小相同的细条,分别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对其失水量进行测量后绘制了如下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图相关细胞的原生质层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B.由图推知甲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乙植物细胞液浓度C.4min时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外界溶液的渗透压D.随细胞失水量增加ATP的消耗量逐渐增多20.如图表示给某种细胞施予呼吸抑制剂后,细胞对某物质的吸收速率与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差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物质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与O2进入该细胞的方式相同B.该细胞吸收这种物质与ATP的水解无直接关系C.该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间隙D.该细胞对这种物质的吸收速率与核糖体的功能有关21.某实验小组将某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测量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外界溶液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溶质分子B.外界溶液可能存在某些不能被细胞吸收的溶质C.t2时刻细胞液浓度是t0时刻细胞液浓度的10倍D.细胞在t1时刻之前已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22.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23.科学家将萝卜和甜菜幼苗分别放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萝卜吸收水的相对速度快于Mg2+B.甜菜运输SiO44-的载体数多于Mg2+C.萝卜吸收Mg2+需要细胞提供能量D.甜菜和萝卜对离子的吸收具选择性24.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细胞的渗透吸水方式是自由扩散B.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生自由扩散C.枯死的枝条放入水中会发生渗透吸水D.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属于渗透作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10分)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填代号)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 ,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27.(8分)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1)若图甲表示的是细胞膜,则在膜外侧还应该有的结构是________。(2)若图甲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膜,则表示葡萄糖运输的是图甲中的________,葡萄糖的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曲线________。(3)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4)维生素D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分别是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5)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6)葡萄糖分子经小肠黏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至少透过的 磷脂分子层数是______层。28.(12分)某学生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所用材料为紫色洋葱鳞片叶,试剂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如B图,请回答:(1)图B洋葱表皮细胞处于 状态;“⑦”处溶液叫 ;“⑧”处溶液是 。(2)图B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包括(填标号) ,依次由图A细胞中标号 相对应。从图A状态到图B状态的变化原因是图A细胞外蔗糖溶液的浓度比“①”处溶液浓度 。(3)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 。(4)发生质壁分离的结构基础是 。(5)将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中,如果不能复原,则说明 。(6)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说明:当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 可以通过 与外界环境的溶液发生渗透作用。成熟的植物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可以进行 。29.(10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字母):(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在膜的 (内/外)侧还有少量糖类。(2)图中代表细胞外的O2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 ;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的方式是[ ] 。(3)比较细胞膜与细胞核膜结构不同点,核膜具有 两个不同点;而细胞膜表面有 ,与细胞膜的识别作用相适应。(4)以红细胞为实验材料,用丙酮提取红细胞的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完全展开,测定完全展开的磷脂所得的面积为S,则红细胞膜的表面积是 。(5)已知木糖比氨基酸的分子质量小得多,两者都溶于水。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氨基酸,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 性。细胞膜具有这种功能,主要与 (填跨膜运输方式)有关,因为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6)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 性。30.(12分)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具:如上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 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 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填代号)。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A B D B B B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B D C D D A D A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C D A B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0分)(1)S1>S2(2)原生质层 ; 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2分)①X ; ②标号 ; 蒸馏水 ; ③质壁分离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2分)27.(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8分)(1)糖被(糖蛋白)(2) a ; N(3)载体和能量(4)b、M(5)流动性; (6)10(2分)28.(每空1分,12分)(1)质壁分离 ;细胞液 ;蔗糖溶液(2)11、13、12 ;4、5、6 ;高(3)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溶液浓度高(4)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5)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6)水分子 ;原生质层 ;渗透吸水29.(每空1分,共10分)(1)磷脂蛋白质 ; 外(2)b 自由扩散 ;a主动运输(3)内外两层膜和核膜上具有核孔 ; 糖蛋白 (4)S/2(5)选择透过性 ; 主动运输 (6)流动性30.(10分) (1)S1>S2(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3)①X ②标号 蒸馏水 ③质壁分离(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