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名著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福建专用)(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5名著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福建专用)(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5 名著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一、名著阅读
1.(2023·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第十九中学校考三模)通过研读名著,读书小组成员得出了以下结论:选择的背后,往往透露出人物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请你从备选名著中选择两本,结合名著具体内容,简要论述上述观点。
《朝花夕拾》《简·爱》《水浒传》《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
我选《 》和《 》
我的论述:
2.(2023·福建南平·统考二模)经典名著你我共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人认为环境可以塑造人,有人认为环境并不能改变人,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小说人物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A.猪八戒(《西游记》) B.简·爱(《简·爱》)
3.(2023·福建福州·统考二模)请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阅读方法 阅读任务
学会精读 (1)《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遇到阻碍,仔细阅读回叙,你发现“借扇”的艰难与( )有关。 A.降伏红孩儿 B.真假美猴王 C.三打白骨精 D.女儿国遇险
评注思考 (2)结合下面任意一部名著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的理解 。 A.《水浒传》 B.《红星照耀中国》 C.《海底两万里》
4.(2023·福建厦门·厦门双十中学校考二模)名著都是有各自的色彩的。一部经典有一部的颜色。你觉得下列名著属于什么颜色?请你从下列三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中的内容,赋予其一种色彩,并阐述理由。
《朝花夕拾》 《红星照耀中国》 《西游记》
我选( ),我觉得它是( )(填颜色)的。
理由:
5.(2023·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铜盘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时代虽然不同,爱国一脉永相承。阅读经典,我们发出内心的最强音。请围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一话题,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阐述。
A.《红星照耀中国》 B.《朝花夕拾》 C.《艾青诗选》
要求:(1)紧扣话题;(2)要有具体人物和情节;(3)要体现自己的感悟。
6.(2023·福建龙岩·统考模拟预测)经风雨,守客家人之坚韧。
“不屈不挠客家人,硬骨精神人敬称。忍辱负重唔怕死,与时俱进不步停。”
客家山歌所称颂的客家精神在名著中也有体现,请结合《西游记》或《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某个人物的事件谈谈你阅读名著后的体会。
7.(2023·福建福州·统考三模)有人说,选择的过程就是放弃的过程,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他的经历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王冕(《儒林外史》) 鲁迅(《朝花夕拾》)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2023·福建宁德·统考二模)请你从以下展品中任选一幅,向参观者介绍与之对应的名著情节、主要人物特点及名著的主题。

图A 图B 图C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示例:《简 爱》《西游记》
当罗切斯特请求简 爱以情人身份留在他身边时,简 爱选择拒绝并痛苦地离开了心爱的人。她舍弃了安定的生活和爱情,选择远走他乡独立生活,她的选择体现了她对独立、自主人格以及平等、自由精神的追求。在“四圣试禅心”情节中,面对美色和富贵,唐僧禅心坚定、不为所动,选择继续前往西天取经,反映了他坚定的信念与追求:修得正果、弘扬佛法。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研读。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紧扣题干“人物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朝花夕拾》中青年鲁迅离开南京,前行日本留学,是为了救国救民。在东京看到那些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心中厌恶。转而去了仙台学医,是想通过强健国人的体质来拯救国家。后因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鲁迅认识到只靠改变国人的体质不能救中国,要想救中国,就要先改变国人的精神,而能改变人精神的,首推文艺,决定弃医从文,于是回到中国,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的离开与归来都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简·爱》中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产了真挚的爱情。就在两人的婚礼上,简 爱发现罗切特家的阁楼上藏着一个疯女人,而她竟是罗切斯特的结发妻子,于是她毅然决然地离开罗切斯特,这表现了简·爱对独立、自主人格的追求。
《水浒传》中如鲁达绰号为“花和尚”,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义”的生命价值追求。在酒楼上,与金氏父女相遇,听其说了自己的遭遇,就义愤填膺。不仅借给他们盘缠逃走,第二天还三拳打死了郑屠,永绝后患,自己却流落江湖。他在东京大相国寺与林冲结识,两人情意相投,惺惺相惜。林冲为奸人所害,被刺配沧州。出于兄弟情义,鲁达一路上暗中跟随,于野猪林救下林冲,并把他安全护卫到沧州。
《西游记》中如孙悟空经历了三次“离去与回归”。第一次孙悟空打死六名强盗被撵,而后被龙王劝返;第二次打死白骨精被撵,后经八戒义激,回来解救唐僧:第三次打死几个强盗并割下头顿被撵,后因六耳猕猴事件,重新归队。悟空在不断的“去离”与“回归中,从一个“泼猴”逐步过渡到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懂得了什么是感情、爱和责任,获得了成长。
《红星照耀中国》中如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他们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建立新中国,领导中国共产党而不懈奋斗,这就是他们的生命价值追求。
示例:《红星照耀中国》《西游记》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周恩来。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却毅然投入到救国救民的洪流中,走上革命道路。他头脑冷静,普于分析推理,研究实际经验:周恩来和上海的工人领袖一起组织了五方名工人纠察队,从车阀那里得到经验,训练了武装力量,进行了上海工人总罢工,占领了城市,使上海不攻自破。最终与毛泽东等人领导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彰显了其生命价值。《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意志极为坚定,他不以色乱,蝎子精百般诱惑,但唐僧还是不以理会,表现出他一心向佛,意志坚定,只以取经为己任。当弟子们以取经路上有妖魔鬼怪、性命难保进行劝阻时,唐僧意志坚定,立下誓言,决心取回真经。最终经历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返回大唐,修成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
2.【示例一】我认为“近朱者赤”,环境可以改变人。正如猪八戒好色贪吃,如果还在高老庄,可能难改其本性。但他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力保唐僧平安,与孙悟空、沙和尚一起勇斗妖怪,有胆有谋,如联合打败牛魔王拿到芭蕉扇,从花果山劝回孙悟空等,都是因为他受师父的教诲和团队的影响,让他逐渐变得忠诚而坚定,说明环境可以塑造人,改变人。
【示例二】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莲可以出淤泥而不染,简 爱也是如此。她在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中倍受侮辱,但她的坚定、自信从来没有丢失。她在寄宿学校吃尽苦头,却没有屈服。简 爱人格的独立、大胆的抗争与争取幸福的努力,是她对环境最好的搏击。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任选一个名著中的形象分析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即可。
例如:如果选择A项。我认为“近朱者赤”,不好的性格和行为,在环境的影响下,也会想着好的方向发展。如在《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原本贪吃好色,但在唐僧的执着以及孙悟空尽职尽责的影响之下,一向破罐子破摔的猪八戒也深受鼓舞。随着西天取经之路越走越远,猪八戒也对成佛充满了渴望。起初猪八戒并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无论是降妖伏魔还是探路化斋,猪八戒都需要孙悟空当一个“开路先锋”,但当孙悟空被唐僧误会赶走后,在唐僧遇难时,猪八戒也会挺身而出努力营救,可见猪八戒逐渐变得勇敢、坚定。
如果选择B项。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面对恶劣的,坚强的人反而会变得更强大。女孩简·爱自幼双亲离逝、寄人篱下,被舅妈一家收养。可在舅妈的家里,却有着近乎虐待的体验,但在这种环境中,简·爱反而坚定、自信,没有屈服;在寄宿学校受到不公的对待,让她变得更勇敢、更独立,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3. A 示例:人心齐,泰山移,指的是大家同心协力,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水浒传》中吴用等七个好汉团结一心,在黄泥岗上里应外合,配合得天衣无缝,智取了不义之财——生辰纲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和主旨理解。
(1)本题考查故事情节。
“三调芭蕉扇”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风尘仆仆朝西行去。走着走着,渐渐觉得热气袭人,难以忍受。此时正值秋天,大家感到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前方有座火焰山,方圆八百里内寸草不生。又从土地爷嘴里听说,要想过山,只有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扇灭火后才能通过。孙悟空把师父安排好,前往芭蕉洞找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之母。因上次红孩儿想吃唐僧肉与悟空结下了冤仇,铁扇公主哪里肯借。悟空初次借扇,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到五万四千里外。灵吉菩萨得知实情,给他一粒“定风丹”再去借扇。公主又用扇扇他,悟空口含定风丹,一动不动。公主害怕忙回了洞府,闭门不出。悟空变作一只小虫,飞入洞中,钻在茶沫之下,随茶水被公主喝入肚腹之中,拳打脚踢,来回翻腾,公主腹中疼痛难忍,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假扇。悟空二次来借扇,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扇,却被牛魔王所变的猪八戒夺回。悟空第三次来借扇,悟空与牛魔王大战,八戒、沙僧、哪吒及天神上前助战,最后把牛魔王打得现出原形。悟空用芭蕉扇扇灭山火,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所以跟“红孩儿”有关。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
从题目中给出的三部名著中,选出一部,再结合“人心齐,泰山移”,谈谈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人心齐,泰山移,指的是大家同心协力,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海底两万里》中船上的所有人都拿起武器和章鱼战斗,最终战胜了章鱼。
示例二:“人心齐,泰山移”强调了团结一致对于完成伟大事业的重要性。长征途中,红军不但要面对敌人的围剿,还要克服恶劣的环境,但是他们始终能够保持团结和一致,不畏艰险,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冒着严寒忍着饥饿,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完成了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示例三:人心齐,泰山移,指的是大家同心协力,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正是由于他们的齐心协力,顺利取得生辰纲。
4. 示例1:《西游记》 红色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路阻火焰山,火焰山炽热难耐,呈现火热的红色,而孙悟空不惧艰难,三借芭蕉扇,终于渡过难关,也体现了不服输、不畏难的红色精神,整个取经过程也表现了师徒四人对取经目标的追求和坚持。
示例2:灰色或蓝色:《朝花夕拾》,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等文章中对旧时的儿童教育观念进行了批评,主张让孩子在自由的天性中成长,不要压抑和限制,带着思考与批判的理性之光。
【详解】查名著内容理解和主旨把握。解答时,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设计。答案不唯一。
示例1:我选《朝花夕拾》,我觉得它是鲜绿色的。《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了童年时许多让人欢欣雀跃的事情,有长妈妈为他买回《山海经》,有在百草园自由自在玩耍的情景,都表现了出了明媚的童真,充满朝气。
示例2:我选《红星照耀中国》,我觉得它是红色的。《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革命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从“大渡河英雄”“过大草地”“红小鬼”等多篇章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
5.示例:我们在《朝花夕拾》中读到的鲁迅,为了救亡图存,18岁时到南京矿路学堂求学,两年后离开家乡,到日本求学,最终弃医从文。从实业救国到医学救国,再到文学救国,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悟: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与时代、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详解】考查名著名著内容理解感悟。围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一话题,结合名著内容简要阐述,合理即可。
示例1:《红星照耀中国》告诉我们,人类不是生来就有思想,而是需要文明、精神的滋养,这种精神营养,就是本民族、我们前辈们创造的英雄事迹,和他们流传下来的不屈的、不朽的精神。红军战士不惧磨难,将生死置之度外,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和草地,最终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感悟:不论同学们未来从事什么事业,一定能不惧任何挫折,勇往直前。我想,这也正是《红星照耀中国》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示例2:《艾青诗选》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集中展现了艾青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地为祖国大地而歌唱,既唱出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与希望。感悟:作为华夏儿女,我们要将祖国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拼搏奋斗。
6.例:彭德怀是打先锋的一军团司令员。长征途中,他率部突破数倍于自己的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中一路攻克战略要冲,保证了主力部队的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只要我们向彭德怀同志学习,不屈不挠,定能找到方法,克服困难,砥砺前行。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根据题干中的“经风雨,守客家人之坚韧”可知,客家精神的核心是坚韧。联系相关名著人物的经历中能体现坚韧顽强的情节作答即可。
如,唐僧是取经团队中的领导核心,虽然他并无法力,只是一个凡人。但他内心坚定执着,遇到困难坚韧顽强,始终不改求经之志,最终带领三个徒弟到了灵山,取回真经,不仅完成唐王所托,自身也成就正果。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困难与挫折,这时我们就要像唐僧学习,学习他坚定执着,不改初心的品质,就一定能走出困境,战胜困难。
7.示例①:王冕博古通今,才华横溢,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屑与名利场中狼奔豕突之辈为伍,放弃荣身之路,拒绝朝廷征聘,逃往会稽山中,在浊世中,选择清贫、独立、自由的生活,坚守真儒士的清高与超然。
示例②:鲁迅本来抱着济世救民的心愿选择学医,留学日本期间受到歧视,看电影事件,让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
示例③: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选择走上革命道路。在这过程中,他远离家乡、母亲,经历了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工地上的磨难,失去了健康,面对病痛的折磨,他曾想自杀,但他最终放弃轻生,克服种种困难,选择写作,用另一种方式投身革命。保尔是真正的钢铁战士。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和人物的把握。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朝花夕拾》 叙写了鲁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乙定的描写。从中之所以能体现出选择的过程就是放弃的过程,是因为鲁迅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抉择自己想走的路,从而获得人生的真谛,如他在看到中国社会的腐败与当时人类的麻木之后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字作为武器去唤醒人们的良知。
示例二:《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学问无不精通。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交往。他一生都在困境中度过。他的诗里充满了反抗精神,揭露了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表现了对祖国命运和对劳动人民灾难的深切关怀。他选择了反抗、不与权贵交往,他就选择了安于贫贱,同情劳动人民。
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保尔头部在激战中受了重伤。出院后,他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和冬妮亚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便分道扬镳。他选择了革命事业,他就选择了与思想差距越来越大的冬妮亚分手。
8.图A答案要点:
作品情节:在重庆渣滓洞监狱,江姐和女牢的难友们得知新中国在北京成立后激动不已,拿出烈士遗留下来的一面红旗,绣上了五颗星星。
主要人物特点:江姐有着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红岩》主题:歌颂了革命志士为真理献身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
图B答案要点:
作品情节: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经火焰山受阻,孙悟空和铁扇公主斗智斗勇,三借芭蕉扇,终于熄灭火焰山的烈火,师徒四人继续向西天前进。
主要人物特点:孙悟空有勇有谋,有毅力;
铁扇公主爱子心切,但气量狭小。(任选一人评价即可)
《西游记》主题:不惧艰难险阻,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不止。
图C答案要点:
作品情节:林冲发配沧州后,被迫看守草料场,其间险遭毒手,他忍无可忍,一气之下杀死陆谦,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上了梁山。
主要人物特点:林冲武艺高强,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水浒传》主题: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示例:图A是根据《红岩》中“绣红旗”这一情节来剪裁的,它向我们讲述了在重庆渣滓洞监狱,江姐和女牢的难友们得知新中国在北京成立后激动不已,拿出烈士遗留下来的一面红旗,绣上了五颗星星。江姐是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她有着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红岩》这部小说歌颂了革命志士为真理献身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解答此题时,需要根据图片上的内容,判断出名著情节,再写出主要任务人物特点和名著的主题,任选一幅图片介绍即可,注意语句的通顺。
图A 中有一面五星红旗,五位女士和“绣红旗”三个字,可知出自《红岩》这本书,绣红旗的桥段出自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五章讲述了严醉带特遣队从美国回来了,渣滓洞女监中,听说新中国成立的喜讯,江姐和战友们绣红旗喜迎解放。主要人物为江姐,并且她的性格特点是深爱着祖国并且还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红岩》的中心思想是革命精神,主题即歌颂了革命志士为真理献身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
图B 中右上角有一只猴子,为孙悟空,悟空手里还拿着一把扇子。结合名著内容,可知是芭蕉扇。因此这个情节,便是“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变成虫子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最终孙悟空胜,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继续向西赶路。从这个情节来看,悟空是一个重情重义,聪明伶俐,鬼马滑稽的人不怕困难的性格特点。名著的《西游记》主题思想:讽刺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歌颂孙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畏强权,乐观向上的精神。
图C中已有提示情节主人公为林冲,林冲扛着一把长枪,长枪上挂着一个葫芦,可知是“风雪山神庙”的情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第十个章回。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刺配后,几经周折,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并将陆谦剖腹剜心。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被逼上梁山。林冲的前期性格比较懦弱且委曲求全,而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这一部分体现了林冲的心情特点是:忍无可忍,彻底绝望。他提枪刺死这几人,可见他武艺高强,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水浒传》中心思想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历史真实,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
示例一:图B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情节,它向我们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被火焰山阻挡,孙悟空和铁扇公主斗智斗勇,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借到芭蕉扇,熄灭火焰山的烈火,继续向西天取经的故事。孙悟空是这个情节中的主要人物,展示了孙悟空有勇有谋的特点。《西游记》这本书通过孙悟空等徒儿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来歌颂四人不惧艰难险阻,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的精神。
示例二:图C是《水浒传》中的“风雪山神庙”的情节,它向我们讲述的是冲发配沧州后,被迫看守草料场,其间险遭毒手,他忍无可忍,一气之下杀死陆谦,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上了梁山。林冲是这个情节中的主要人物,展示了林冲武艺高强,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的性格特点。《水浒传》这本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历史真实,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