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上册《认识平均分(一)》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上册《认识平均分(一)》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认识平均分(一)》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一)》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认识平均分(一)》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平均分的认识。学生对“几个几”的已有认识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直接基础,平均分的认识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也是认识除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能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现象,而除法运算是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的抽象与概括,认识并学会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逻辑前提。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因刚入校一年多,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较为薄弱,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动、爱玩,同时相应的求知欲也比较强,对于新事物的兴趣比较浓,喜欢空间感强的物体和颜色艳丽的图案等。因此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体验“平均分”。
教学重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本课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积极创设情境,加强实践活动,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情景是解决传统计算教学比较枯燥的好办法。
2.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出发,主要通过:
1).观察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找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归纳法,通过例题的教学,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推导出平均分的概念。
3).练习中,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你能帮老师把这6个桃子分成两堆吗 先用圆片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
· 一堆1个,另一堆5个。
· 一堆2个,另一堆4个。
· 两堆都是3个。
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今天咱们就一起学均分”,有兴趣吗
板块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
师:这6个桃子还可以怎样平均分
生1:还可以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
生2:也可以平均分成6份,每份1个。
师:是啊,这两个同学说得都对,只要每份的数量相同,我们就说是平均分。
2. 教学例2。
师:能帮助老师按要求分这8个桃子吗
课件出示:
师:题中要求我们每个小朋友分2个,大家先在图中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吧!
生:因为要求每个小朋友分2个桃子,所以在分的时候,我把每2个桃子圈一份,表示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圈出4份,所以就可以分给4个小朋友。
师:说得真好!我们可以摆圆片帮助分一分,还可以画图圈一圈来帮助我们完成分一分的任务,今后解决问题时,可以借助这两种方法哦。
3. 教学例3。
师: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自己分分看。
生:先数出12根小棒,每2根放一起,这样就可以分成6份。
师:如果是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呢 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学生尝试自己分一分,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 判断下面每种分法是平均分吗?
2.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根。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根。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根。
3.先圈一圈,再填空。
6个 ,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答案:
1.(1)不是
(2)是
(3)不是
2.6 4 3
3.3
板块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认识平均分(一)
平均分
分得同样多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 创设了“分桃子”的问题情境,通过小数目“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平均分的图形表征是对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概括,有助于形成表象,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2. 平均分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不必作为固定名词,也不必用固定的语言给它下定义,可以用“分的同样多”“分得一样多”来理解它或替换它。教学时强调人人操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