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尝试科学探究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尝试科学探究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1.4 尝试科学探究
机械钟(或机械停表)
的秒针是怎样转动的,
你观察过吗?
跳动前进,相邻两次跳动的时间间隔相同,为1s。
视频《摆钟模型》
秒针相邻两次跳动的时间间隔由
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决定。
对于这个现象,你有哪些疑问?
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  ——牛顿
提出问题 ——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钟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由什么决定呢?
提出问题 ——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钟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由什么决定呢?
猜想与假设
摆锤的轻重、摆的长短……
注意: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而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探究钟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与摆锤的轻重、摆的长短是否有关。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明确探究目的:
选择器材:
② 测量时间
① 钟摆
—— 简化为用细线悬挂的小球
量取不同摆长的细线
不同轻重的钟摆
—— 细线、刻度尺
—— 相同大小的铜球、铝球
—— 停表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实验步骤:
(1)探究摆锤的轻重
用同样长的细线,分别挂上同样大小的铜球和铝球,保持摆线拉直,摆线偏离角度相同,将小球由静止自由释放,测量并记录摆动一次的时间。
控制变量法
θ
θ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实验步骤:
(1)探究摆锤的轻重
是否存在问题,怎样解决?
用同样长的细线,分别挂上同样大小的铜球和铝球,保持摆线拉直,摆线偏离角度相同,将小球由静止自由释放,测量并记录摆动一次的时间。
θ
θ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实验步骤:
(1)探究摆锤的轻重
用同样长的细线,分别挂上同样大小的铜球和铝球,保持摆线拉直,摆线偏离角度相同,将小球由静止自由释放,测量并记录摆动20次的时间。
通过累积法减小测量误差
θ
θ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实验步骤:
(2)探究摆的长短
用不同长度的细线,分别挂上同一个小球,
保持摆线拉直,摆线偏离角度相同,将小球由静止自由释放,测量并记录摆动20次的时间。
θ
θ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 次数 小球 种类 细线长度 l/cm 摆动20次的时间 t/s 摆动1次的时间
t/s
1 铜球 80
2 铝球 80
3 铜球 160
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
操作中要注意观察。
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数据的记录要尊重事实,不可拼凑,
不可杜撰。
成功的奥秘在于多动手。 —— 杨振宁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钟摆摆动
一次所需时间与摆的长短有关。
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时间越长。
          钟摆摆动
一次所需时间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分析与论证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形成实验结论。
由第___、___次可得:
由第___、___次可得:
1 2
1 3
实验 次数 小球 种类 细线长度 l/cm …
1 铜球 80
2 铝球 80
3 铜球 160
评估
探究过程是否恰当?
一次实验可能出现偶然情况,改变实验条件,多做几次实验,总结普遍规律,结论更可靠。
时间的测量是否准确?
除了探究因素外,是否还存在其它不同的因素?
是否属于特殊的偶然情况?
评估
探究得到的结果是否合理?
结论是否符合现实情况?如摆钟走快了的修理方法、荡秋千的情况等。
无论你有多聪明,无论你的理论有多完美,
如果不符合实际,那么它就是错的。
—— 费曼
评估
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新的问题?
摆动角度越来越小,摆动一次的时间也会随之变短吗?
摆动一次的时间为1 s时摆长是多少?摆长和摆动时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你还发现了哪些问题?存在哪些疑惑?





交流与合作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科学家不是依靠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 卢瑟福
课上完成: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课后完成: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 庄子
小组合作,针对现实中的一个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