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维护秩序》资源包(课件(共33张PPT)+视频素材+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维护秩序》资源包(课件(共33张PPT)+视频素材+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课题 维护秩序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第一框“维护秩序”,从感受生活的秩序导入,领悟“生活—秩序—规则”的逻辑线索,即“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这一框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不是外在强制的结果,而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而为下一框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能力目标: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重点 懂得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原因
难点 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视频:2023年7月,法国突发骚乱同时展示2023年五一期间山东淄博烧烤秩序井然的图文材料,形成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对比图片,你喜欢的生活场景是哪一个,为什么教师对学生感悟简单点评,导入新课。 对比法国暴乱与中国的淄博秩序井然,感悟秩序的作用 中外两种截然不同的对比,让学生在提升政治认同素养的基础上感悟秩序的重要性,继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板块一:社会生活有秩序课件拓展文本:秩序的含义。根据教材内容,展示秩序的大致分类结合图片,展开课堂活动通过对应图片,教师逐个讲述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教师继续引领学生参与探究与分享:结合上述概念猜猜看:法国的此次骚乱干扰了哪些社会秩序?对法国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社会层面)课件补充文本:记者探寻“淄博烧烤”火爆的质量密码:播放进淄赶烤的视频幽默画面,引发学生思考:视频给你带来怎样的第一感受?教师总结: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个人层面)板块知识汇总板块二: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展示两幅截然不同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你喜欢生活在这样的秩序下吗?猜猜看,图片中的秩序应靠什么来维护?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其图片对应的规则教师继续展示多个生活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多个角度的规则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课件播放视频:默契与共识:一孕妇着急拿药想插队,没想到后面的大哥竟然这样做,这一幕真是太暖心了!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引导学生参与分享与交流:运用对“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的理解,解读上述图片。课件展示相关文本,引导学生思考问题:2023年春季,淄博市委马书记曾说过“谁砸了淄博烧烤的口碑,我就砸谁的饭碗”。结合上述案例谈谈对马书记这句话的理解。教师总结: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应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板块知识汇总 根据社会秩序的分类,常识分析图片中涉及到哪一秩序。猜测法国暴乱对法国的影响。感悟秩序的作用,注重其作用所指的角度:社会层面观看视频,感悟淄博良好秩序下人们的幸福指数和美好感受教材标注对比图片,感悟规则的重要感悟生活中的规则观看视频,感悟社会正能量参与课堂活动观看文本,思考问题。教材标注 学生的秩序的意义没有理论性的认知,需要教师直接点拨。加深对社会秩序分类的理解。为讲述秩序的作用做好铺垫。分角度讲述秩序的作用落实素养目标,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幽默的视频画面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为了讲解“良好的社会秩序对个人的感受”做好铺垫。落实知识目标,便于课下识记对比图片,感悟规则感悟生活中规则的重要,同时为了讲解后面的“道德、法律及纪律”等做好铺垫。感悟正能量,同时加深对教材知识“默契与共识”的理解。加深和夯实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热点材料的分析,为讲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落实知识目标
课堂练习 1 (2023 吉林)暑期将至,很多同学想外出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师要求同学们遵守不同旅游景区的规则。这是因为( B )A.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自由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2 (2023 牡丹江)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规则的是( A )A.在火车站排队进行安检B.高铁上霸占他人座位C.校门口随意停放共享单车D.在旅游景区乱刻乱画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6年,铁路部门规定:乘客在动车组列车吸烟,除接受罚款外,还需持本人身份证到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方可再次购买动车组车票。(1)请从规则和法律两个角度,对以上材料进行评析。(回答两点)(2)综合以上内容,警示我们必须要增强哪些意识?(回答两点)参考答案
(1)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的行为是错误的。规则方面:其行为是不遵守规则、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法律方面:其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的,属于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制裁;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构成犯罪的,应受到刑罚处罚。(2)法律意识、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等。 结合本节内容,达标训练 试题的选材注重难易系数的搭配,既有简单的材料分析,同时又附加了中考真题,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实现有效提升。
课堂小结 学生根据知识架构,自行总结相关知识点 总体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学生根据知识架构,自行总结相关知识点
作业布置 某中学八(1)班班主任为了了解同学们的秩序和规则意识,以便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现邀请你一起完成相关的任务。第2组的小雷同学搜集了一组图片,准备撰写调查报告,请你帮忙。【探寻问题】(1)如图三幅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明析道理】(2)请你告诉同学们,为什么我们需要遵守规则。【出谋划策】(3)请你为强化同学们的班级秩序与规则意识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课下完成 探究性试题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分析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培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维护秩序
部编版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素养目标: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能力目标: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新知导入
2023年7月,法国突发骚乱
新知导入
对比图片,你喜欢的生活场景是哪一个,为什么
2023年7月,法国骚乱:万人大暴乱!
2023年5月,淄博烧烤:人间烟火气!
新知讲解
板块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知识拓展:
秩序的原意是指有条理 不混乱的情况,是“无序”的相对面。按照辞海》的解释,“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从法理学角度来看,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认为,秩序意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序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
新知讲解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新知讲解
大家来找“茬”:根据字面意义,下列图片扰乱了哪一社会秩序?
新知讲解
拓展与延伸:
社会管理秩序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的秩序。具体包括对公用设施的管理、对文物的管理、对毒品的管理、对市场的秩序等。
新知讲解
扰乱生产秩序。如: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新知讲解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新知讲解
探究与分享:
结合上述概念猜猜看:法国的此次骚乱干扰了哪些社会秩序?对法国的影响又是怎样的?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社会层面)
新知讲解
记者探寻“淄博烧烤”火爆的质量密码:
车站大厅里,立有“严禁拉客违者处罚”的民警醒目提示。“车站党群服务V站”前,游客络绎不绝,井然有序。淄博烧烤的美味与实惠——肉串分1元、1.5元、2元、2.5元、3元不等,小饼每包3至4元,小葱、小酱加蘸料3至5元,人均消费四五十元就能吃饱吃好。线上圈粉,线下服务游客,一场全民参与的品牌营销,在淄博每天刷新。从淄博北站出站,一直到公交车、出租车、停车场,都有志愿者在引导游客……
上述材料中的当事人在维护着哪些社会秩序?
新知讲解
盘点 “进淄赶烤”的名场面(搞笑)
新知讲解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个人层面)
视频给你带来怎样的第一感受?
新知讲解
板块知识总结
1 什么是社会秩序,其具体内容有哪些?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 社会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层面)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个人层面)
新知讲解
板块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分享与探究:
你喜欢生活在这样的秩序下吗?猜猜看,图片中的秩序应靠什么来维护?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下列图片还体现了哪些规则?
新知讲解
规则的定义及内容: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新知讲解
默契与共识:
一孕妇着急拿药想插队,没想到后面的大哥竟然这样做,这一幕真是太暖心了!
新知讲解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新知讲解
分享与交流:运用对“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的理解,解读上述图片。
新知讲解
读文明理:
2023年4月29日,山东淄博张店区市监局曝光一起酒店价格违法案件:接群众投诉,4月24日张店区市监局对山东万信XX商贸有限公司喆X酒店(位于X泰大厦)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于2023年4月23日—2023年4月24日各类型客房实际成交价格明显高于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各类型客房平均实际成交价格的1.5倍,当事人上述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市监局于25日依法立案调查,下一步,张店区市场监管局将依法予以从严从重处理。
2023年春季,淄博市委马书记曾说过“谁砸了淄博烧烤的口碑,我就砸谁的饭碗”。结合上述案例谈谈对马书记这句话的理解。
新知讲解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应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新知讲解
板块知识总结:
1 规则的定义及内容: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2 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课堂练习
1 (2023 吉林)暑期将至,很多同学想外出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师要求同学们遵守不同旅游景区的规则。这是因为(  )
A.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自由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B
2 (2023 牡丹江)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规则的是(  )
A.在火车站排队进行安检
B.高铁上霸占他人座位
C.校门口随意停放共享单车
D.在旅游景区乱刻乱画
课堂练习
A
课堂练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6年,铁路部门规定:乘客在动车组列车吸烟,除接受罚款外,还需持本人身份证到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方可再次购买动车组车票。
(1)请从规则和法律两个角度,对以上材料进行评析。(回答两点)
(2)综合以上内容,警示我们必须要增强哪些意识?(回答两点)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
(1)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的行为是错误的。规则方面:其行为是不遵守规则、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法律方面:其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的,属于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制裁;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构成犯罪的,应受到刑罚处罚。
(2)法律意识、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等。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某中学八(1)班班主任为了了解同学们的秩序和规则意识,以便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现邀请你一起完成相关的任务。第2组的小雷同学搜集了一组图片,准备撰写调查报告,请你帮忙。
【探寻问题】(1)如图三幅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明析道理】(2)请你告诉同学们,为什么我们需要遵守规则。
【出谋划策】(3)请你为强化同学们的班级秩序与规则意识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