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2.知道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教学方法】讲解法,集体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相同的灯泡发亮程度不同,说明通过他们的电流不同,那么电流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新课讲授:知识点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猜想与假设: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压,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控制电阻不变,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记录电压和电流的数据。滑动变阻器作用:①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图像:实验步骤:1.检查电路,确保连接无误;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成整数倍增加(如分别为1 V、1.5 V、2 V),依次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结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猜想与假设: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定值电阻大小,记录定值电阻和电流数据。滑动变阻器作用:①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②保护电路图像:实验步骤:1.检查电路,确保连接无误;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一定值(如3 V),依次测量各电阻值时的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知识点2:欧姆定律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已经知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定值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压不变)。想一想:上述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对大部分导体而言上述规律是成立的,这就是“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A ;U—导体两端电压,单位:V; R—导体本身的电阻,单位:Ω)3.物理意义: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U、R是如何决定I的。4.变形式:U=IR、注意:①公式中物理量应针对同一时刻的同一电路中的同一导体,不同时刻、不同电路、不同导体的物理量不能随意混用。②统一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③知道Ⅰ、U、R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物理量。I-U图像:6.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计算步骤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课堂练习:1.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解答】解: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故A错误;BC.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不是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故B错误,C正确;D.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D错误。故选:C。2.由欧姆定律公式I=变形得R=,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B.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C.导体的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决定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解答】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2断开,S1、S3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1,电压表示数为U1;当开关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2,电压表示数为U2。已知R1:R2=2:1,则I1:I2= 9:2 ,U1:U2= 3:2 。【解答】解:当开关S2断开,S1、S3闭合时,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已知R1:R2=2:1,则R1=2R2,设电源的电压为U,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U,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示数I1=+=+=,当开关S2闭合,S1、S3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2===,此时电压表示数:U2=I2R1=×2R2=U,所以,==;==。故答案为:9:2;3:2。课堂小结: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公式: I = R= U=IR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第1节欧姆定律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路图:数据记录表格: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路图:数据记录表格:4.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5.欧姆定律公式:6.应用公式及变形【课后反思】动态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分析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1.在观察电路的基础上,明确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灯泡的连接方式,电流表测通过哪个电阻或哪几个元件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哪个电阻或哪几个元件两端的电压。2.当开关断开与闭合时,电路中的电阻怎样变化,运用电路关系、欧姆定律,推导出电路中的电流如何变化,电路中某元件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1)含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电路: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按以下思路分析:(2)含滑动变阻器的并联电路,由于电源电压不变,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互相独立、互不影响,所以含定值电阻的支路各量都不变化,含滑动变阻器的支路,按以下思路分析: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