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4节 升华和凝华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吗 知识回顾【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1.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 ,试管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的碘出现?2.停止加热(将试管放入凉水中),在试管的内壁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的碘出现?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无液态的碘出现。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试管的内壁上看到附着一层固态的碘粒;无液态的碘出现。一、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3.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1)加热时,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2)冷却时,碘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3)升华需要吸热;(有降温致冷的作用)(4)凝华需要放热。(有升温的作用)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2.升华条件:紫色的碘蒸气(加热)固态碘吸热二、升华3.日常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冬天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冰升华变成水蒸气樟脑升华变成樟脑气体雪升华变成气体二、升华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紫色的碘蒸气固态碘2.凝华条件:放热(遇冷)三、凝华3.日常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天气寒冷时,教室玻璃表面出现的“冰花”霜的形成雾凇现象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三、凝华人工降雨的全过程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 干冰升华小冰晶熔化水蒸气液化、凝华(1)利用升华吸热来给食品降温(即有致冷作用),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如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来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1.利用升华吸热可以致冷,用来获得低温。(2)人工降雨。(在云层中喷洒“干冰”促成降雨)2.利用凝华放热,能使温度不致太低。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水的循环,造就了云、雨、露、雾、霜、雪、冰雹等自然现象,它们的形成涉及哪些物态变化呢?云(液化)雨(液化、熔化)露(液化)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雾(液化)雪(凝华)冰雹(凝固)水的循环,造就了云、雨、露、雾、霜、雪、冰雹等自然现象,它们的形成涉及哪些物态变化呢?升华和凝华2.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条件:吸热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条件:放热4.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1.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课堂小结1.将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相应的现象后面的横线上。(1)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消失:__________;(2)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结成针状的霜:__________;(3)夏天冰棒冒着“白气”:___________;(4)冬天冰冻的衣服自然凉干:________。升华凝华液化升华随堂练习2.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A.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放热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B随堂练习3.冬天的早晨,在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B.冰花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C.冰花出现在窗户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D.冰花出现在窗户的外侧,由水凝华而成A随堂练习4.真空冷冻脱水干燥(简称冻干)食品是将新鲜食品快速冷冻后,再送入真空容器中升华脱水而成的食品。冻干食品不需要冷藏设备,只要密封包装就可在常温下长期贮存、运输和销售。利用“升华脱水法”制成的脱水蔬菜在食用时能保持其新鲜的味道。下列做法采用了“升华脱水法”的是( )A.将蔬菜放在太阳下暴晒除去水分B.将蔬菜放在热锅上烘烤除去水分C.将蔬菜冷冻后迅速放在低压环境下除去水分D.将蔬菜冷冻后除去冰块即可C随堂练习5.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答: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凝华过程要放热,而水蒸气能够向空气中放热的条件是气温低于水蒸气温度,故只有在足够低的气温下,水蒸气才会凝华成霜,因而下霜时气温较低,人常感到冷。下雪天气温度本来就低,下雪后,雪熔化和升华时要从周围空气吸热,使本来较低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因而雪后寒。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