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班级 姓名[复习目标]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描述和成风的三种力及其对风速、风向的影响;说出局部大气环流,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的成因与特点。[要点梳理]1、大气的受热过程能量来源:受热过程①太阳辐射能穿过大气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或散射,才能到达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例:云层、大尘埃——反射太阳光,云量越多反射越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就是削弱作用结果。②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 ,使大气增温,因此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大气的保温作用①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大气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向下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所以叫 。由此可见,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 作用。2、热力环流(1)概述: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 。(2)热力环流:①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②形成。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 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差→空气的 运动( )。③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 增温快,气温比海面 ,空气膨胀 ,近地面陆地形成 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 ,加之因有空气流入形成下沉空气,形成 气压,使下层空气由 流入 ,形成 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成 风,如图: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指 。(2)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于气压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的促使大气由 气压区向 气压区流动的力。方向:垂直于 由 压区指向压区,此力是大气作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 原因。(3)地转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高空地转风的风向与等压线 。(4)近地面风的风向。除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近地面的风还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在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夹角。[课内探究]1、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决许多实际问题:(1).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4).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5).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6).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2、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如图)(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3、大气的水平运动:(1).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决定风的方向和大小b、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只影响风的方向c、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影响风的大小和方向()。(2).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高空:摩擦力忽略不计,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受三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3).等压线图的判读规律1、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2、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典例1、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典例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典例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4分)(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2分)(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2分)(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________,乙地______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6分)(5)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4分)(6)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2分)例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原理。(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 (填“左”或“右”)偏。(3)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4)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课后拓展案一、单项选择题1.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2.读下图,指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四种辐射中的(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请参阅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区气温曲线图,回答3-7题。3.图中最低气温出现的日期是17天中的A.7日 B.10日C.12日 D.17日4.下列4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A.3日 B.6日C.11日 D.16日5.从3月17日起,再过10天,下列城市中白天最长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哈尔滨6.下列4天中,北京某地(40°N)测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50°的一天是( )A.3月4日 B.3月8日 C.3月13日 D.3月17日7.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关于云对气温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 )①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地面气温不太高②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造成地面气温升得更高③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④夜晚多云,云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下图为距地面一定高度的等压面。据图回答1题。8.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A.A点比B点气压低 B.B点比D点气压高C.D点比B点气压高 D.C点比D点气压高9.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 ( )10.下图中H、K、M、N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在H、K、M、N点精确测定的沸点,H、K两点为99.95℃,M、N两点为99.8℃,在忽略海平面摩擦力情况下,O处的风向是 ( )A.北风 B.南风 C.东风 D.西风11、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A B C D二、综合题12.读图分析回答:(1)大气增温主要来自 辐射。(2)一年中,地球上太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辐射强度在4以上的纬度大约是 之间,原因是 。(3)请在图上用密竖线画出地面热量盈余部分,用粗横线画出地面热量亏损部分。(4)就全球而言,气温不会出现热量盈余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越来越热、热量亏损地区越来越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和 能起 的作用。13.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http: / / www.21cnjy.com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___。(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____地,空气______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______地,空气__________________。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14.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图12),分析回答(10分):(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___________ ______,③____________,(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大气增温然后辐射太阳辐射地面增温然后辐射这就是大气逆辐射冷却高 低 高低 高 低等压面(线)受热受热第1题图第3-7题图图一图二高空地面第2题图M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