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
课标:
1.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
3. 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
相关概念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
分封制
官僚制度
宗法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看书归纳)

前2070-前1600

前1600-前1046
西周
前1046-前771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看书归纳)
东周:春秋——————战国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西周
前1046-前771
分封制
宗法制
郡县制
官僚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看书归纳)

前221-前207
西汉
前202-公元9年
东汉
25-220
中央集权制
中朝
尚书台
皇帝制
郡县制
文书
邮传
郡县制
分封制
州郡县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看书归纳)
隋 唐
581-618 618-907
北宋 南宋
960-1127 1127-1276
元朝
1271-1368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中书省
三省六部制
枢密院
三司使
明朝
1368-1644
内阁
清朝
1644-1911
军机处
州县
道州县
节度使
路州县
行中书省
省路府州县
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巡抚
巡抚
总督
省府县
找出这些制度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并思考原因
变化:
原因: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
宗法制
禅让制
禅让制——世袭制
以血缘为基础区别亲疏、分配利益。
生产力发展,产品剩余,出现私有制。
延伸:
姓氏的含义?外公外婆与爷爷奶奶称呼为什么不同?
哪些人是你的直系亲属?
分封制
宗法制
郡县制
官僚制
找出这些制度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并思考原因
变化:
原因:
宗法制——官僚制
打破血缘划分的规定。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认识到血缘划分带来的弊端。
延伸:
官僚制度和官僚主义是如何区别的?
中央集权制
中朝
尚书台
郡县制
郡县制
分封制
州郡县制
找出这些制度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并思考原因
变化:
原因:
官僚制——分封制
恢复血缘划分利益
对历史经验的错误总结。(并不是所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对“家天下”(私有制)的认同。
延伸:
你怎么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中书省
三省六部制
枢密院
三司使
内阁
军机处
找出这些制度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并思考原因
变化:
原因:
1,三公九卿——三省六部。
决策机构从职能划分到决策程序划分
2,丞相——废除丞相设立内阁。
丞相统筹到君主统筹
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君主专制。
延伸:
三省制是“三权分立”吗?
明朝的内阁与英国内阁有什么区别?
州县
道州县
节度使
路州县
行中书省
省路府州县
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巡抚
巡抚
总督
省府县
找出这些制度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并思考原因
变化:
原因:
地方政府的职权划分更加细致。
对地方的控制更加严格。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地方事务愈加庞杂,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延伸:
你怎么看待地方官员的“异地为官”制度?“轮岗制度”?
总结:影响制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1,生产力发展
2,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3,固化的认知
4,借鉴历史经验
5,之前制度的有效延伸
6,社会进步,事务增加,提高效率的需要
政治制度
政治
制度
社会治理
制度传承
文化传统
经济状况
社会状况
实现
国家职能
阶级矛盾
国家
产生阶级
私有制
生产力
发展
决定因素
阶级色彩
(作用)
总结:这些原因主要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
1,生产力发展
2,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3,固化的认知
4,借鉴历史经验
5,之前制度的有效延伸
6,社会进步,事务增加,提高效率的需要
制度传承
社会状况
文化传统
经济状况
阶级色彩
文化传统
概念
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英语:absolute monarchy),又译为绝对君主制、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独裁制、绝对君主专制、绝对主义王权、绝对王权、或君主专政,一种专制君主制政体。
早期埃及、希腊、罗马至欧洲中古时代,君主有做为世人与神之间的神圣角色,不仅是世俗的首领,而且也是宗教的首领。
16至18世纪国家教会的建立使绝对君主制受到强化出现政教合一君主制国家,但从17世纪英国及其他国家开始,君主王权受到立宪化,其权力多从人民而来,而非从神而来。
概念
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制度(centralization of authority)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
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一般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将继续存在。当前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但不是君主专制体制。
概念
官僚制度:
——指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行政权力体系。
官僚制度一般具备的条件:
①有强大的中央集权。
②有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作为办事的依据。
③有经过专门培训,通过公平竞争、择优任用,以办理公务为职业,靠工资为生的公务人员。
④有维持国家开支的经费。
⑤有层层授权,下级对上级负责的科层组织。
⑥公务人员有按照法规自由支配的强制手段和自由处理的权力。
⑦公务人员的职位有一定任期。
⑧公事与私事、办公室与私人住宅、公产与私产有明确区分。
⑨机构内部有固定的办公机关与档案资料等。
概念
分封制: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
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春秋战国时,适应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统一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此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的事例,但性质不完全相同。
概念
宗法制:
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最突出的特点。
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 它的核心基础依然是财产私有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