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天气·第3课时 测量气温·教案班级: 课时: 课型: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和简单的使用方式,本堂课建立在此基础上,带学生通过问答互动、数据分析等环节掌握气温计的正确使用和柱状图的绘制方式,并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1. 学习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方法;2. 了解一天内的气温变化规律。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了解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利用柱状图对测量的温度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气温的变化。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生活聚焦 新课导入】1. 师:我们可以从哪四个方面描述天气?生:云量、降水量、气温和风。师:请描述动图中的天气。(学生自由回答)师:图中的天气是晴朗、凉爽、大风。2. 师:根据动图中的现象,推测接下来的天气会怎么变化?(学生自由回答)师:图中的天气是阴天,乌云翻滚伴随着闪电,将会下雨,温度会降低。3. 师:根据动图中的现象,推测接下来的天气会怎么变化?(学生自由回答)师:图中的天气是小雨,天边阳光初显,将会雨过天晴,温度会升高。4. 师: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天气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温度一样吗?生:温度可能也会变化。设计意图:导入部分以复习和问答互动等形式展开,启发学生把对天气变化的认识细化到对温度变化的认识上,结合教师的补充,将课堂内容引向——气温。第二板块 【知识先行 探索准备】1. 师:描述一下现在的天气吧!(学生自由回答)师:和早上上学时相比,气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自由回答)2. 师: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知道气温的准确变化?生:气温计。3. 了解气温计的使用环境:(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2)悬挂在空气中;(3)保持干燥。4. 师:为什么要把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学生自由回答)师:把气温计直接放在阳光下会怎样?(学生自由回答)师:太阳直射,会使气温计自身的温度升高,影响我们的测量结果。师:把气温计放在封闭的室内会怎样?(学生自由回答)师:封闭的房间空气不流通,室内外温度不同,也会影响我们的测量结果。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气温计要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5. 复习读取气温计的方式:(1)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2)示数稳定后再读取。6. 师:大家还记得为什么读气温计时,要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吗?生: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仰视会使读数偏小,所以要平视读数。7. 师:我们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生:只有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测量温度,才能获得准确的气温变化情况。8. 师:要探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需要选取一天中时间间隔相同的五个时间点,我们可以选择早上8点、上午10点、中午12点、下午14点、傍晚16点进行测量。设计意图:该板块以问答互动为主,从气温计摆放的环境、读数方式和测量时间的选择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强调方法与结果的紧密关系,规范学生的测量习惯,培养科学的实践意识。第三板块 【现象分析 知识内化】第一部分:学习气温数据的处理方法。1. 师:这里是一天内五个不同时间点测得的气温,观察气温计的液柱,8点的温度是多少?生:7摄氏度。师:实践过程中,我们在读取温度后要及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的对应位置。师:10点的温度是多少?生:9摄氏度。师:12点的温度是多少?生:12摄氏度。师:14点的温度是多少?生:15摄氏度。师:16点的温度是多少?生:11摄氏度。2. 师:我们可以把一天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教师动画演示柱状图的绘制过程:(1)找出对应的温度值,用小点做标记;(2)用尺子在对应的时间点画一条横线;(3)将对应的温度条涂上颜色。第二部分:柱状图数据分析。3. 师:从这份柱状图中你们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回答)4. 师(小结):这一天的气温先升高后下降,早上八点的气温最低,下午14点的气温最高。第三部分:班级研讨。5. 师: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学生自由回答)师:柱状图能够清晰地比较每一个时间点之间的温度差,柱状图能直接看出一天内温度的变化。6. 师: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有怎样的变化?(学生自由回答)师:教室外一天的气温是不同的,早上温度低,下午14点温度最高,傍晚温度开始下降。7. 师(小结):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设计意图:该板块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带学生学习柱状图的绘制和气温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通过班级研讨的形式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深化认识。这一板块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四板块 【课堂延伸 思想开拓】拓展:气象站怎样测温度。1. 师:大家知道气象站怎样测温度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百叶箱的图片。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师:这叫做百叶箱。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气温计和湿度计等仪器的木箱,能够保持仪器处于通风、背阴的环境中。百叶箱安装在高度为1.25米的架子上,箱底保持水平,外观为白色。2. 观看视频:了解百叶箱。设计意图:该板块主要从科学气象观测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了百叶箱,采用内容讲解和视频观看的方式。有助于从专业角度丰富学生的气象观测知识,提高学生对气象观测的兴趣。第五板块 【智慧迁移 拓展见识】1. 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气温不断上升的一种自然现象。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2. 观看视频:盘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危害。(1)海平面上升;(2)暴风雨和干旱;(3)疾病;(4)冲突和战争;(5)生物多样化丧失。3. 观看视频:如何为阻止全球变暖贡献自己的力量。(1)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2)选择可循环利用的物品,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3)夏天调高冷气,冬天调低暖气;(4)适当调整饮食;(5)加强理念宣传。设计意图:该板块从课堂知识展开延伸,向学生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危害,并通过视频向学生介绍了如何为阻止全球变暖努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第六板块 【要点精记 训练提升】1. 判断题。(1)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下午2到3时。( )(2)测量气温时,需要在通风、向阳的地方进行测量。 ( )(3)要等液柱稳定后再读取气温计的温度。( )(4)天气预报中的“6℃~13℃”,指的是这一天中的最低气温是6℃,最高气温是13℃。 ( )2. 选择题。(1)气象站在( )里面进行温度的测量。A.室内 B.通风、背阴的大树下 C.百叶箱(2)使用气温计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气温计悬挂在室外通风、背阴的地方B.待液柱稳定后,站在气温计下方进行读数C.测到的某一时刻的温度就代表了当天的气温3. 拓展题:以下是三年某班的同学根据一天内5个时间点测到的气温进行绘制的柱状图:(1)据图可知,这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为 。(2)据图可知,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 ,出现在 。4.课后实践:在天气日历上坚持记录每天的气温。设计意图:该板块结合课堂重要知识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助于巩固本课新学的知识,强化认识。【答案】1.√×√√2.CA3.(1)先升高后降低 (2)10℃;14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