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 水·第3课时 水结冰了·教案班级: 课时: 课型: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可能见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冰,如冰块、冰棍、冰雹、冰雕等。对水“结冰”现象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未形成较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本课主要内容为对水进行冷却,使水结冰。带领学生通过实践观察,了解水结冰过程中伴随着哪些现象,探寻冰与水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观察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描述水结冰后的形态变化;总结冰与水有哪些不同之处。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水在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教学难点】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水开始结冰,并从液态变为固态。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聚焦生活 新课导入】师: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生:它们都是冰。师: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现象?生:水会结冰。设计意图:调查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关注情况,帮助教师更好地将学生注意力引向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开展新课。第二板块 【科学求真 探索新知】师: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结冰?说一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生交流中。水结冰实验。实验材料:实验步骤:①试管中加入的纯净水,用记号笔标记水位高度,用水温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②将试管插入盛有碎冰的烧杯中,在碎冰中撒入几勺食盐。③将温度计插入水中,位置保持不变,观察并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注意:温度计不能接触试管和烧杯的底和壁!④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水完全结冰后,用记号笔标记冰柱的高度。教师展示实验记录表:师: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学生实验中。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展示记录表:观看视频:水结冰实验。教师进行总结:①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②水结冰时,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③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设计意图:进行水结冰实验。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的稳步进行。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及记录能力。第三板块 【研讨结合 强化新知】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展示冰的特点。①无色透明、有固定的形状;②很凉、很滑、坚硬;③没有气味;④易融化;⑤固体。教师展示水的特点。①无色、透明;②没有固定的形状;③没有气味;④会流动;⑤液体。师:冰和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维恩图:水在什么条件下开始结冰?(学生自由回答)师:水温降至0℃开始结冰;结冰过程中,温度保持在0℃,一直到完全结冰。师: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学生自由回答)师:冰还是水吗?(学生自由回答)师:它们是同一种物质,水和冰可以相互转化。师: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能结成冰,冰也能融化成水,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设计意图:观察冰和水,运用维恩图总结冰和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第四板块 【寓教于乐 新知延伸】师:玻璃瓶装的饮料和啤酒可以长时间冷冻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观看视频:冰雹的形成。师:冰雹又叫雹,常发生在夏季。其形成过程和降雨相似,降雨过程中,温度在-20℃以下的地方形成冰珠,空气无法支撑冰珠的重力,这种冰珠落在地上形成冰雹。观看视频:冰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师:相同体积的冰比水轻,所以冰能够浮在水面上。观看视频:气泡也能结冰。设计意图:视听结合,就本节内容进行拓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的视野。第五板块 【随堂练习 巩固提高】判断题。(1)在冰里加入一些盐可以使冰的温度上升。( )(2)水结冰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 ( )(3)冰的温度永远为0℃。 ( )(4)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所以二者不是同一种物质。 ( )2. 选择题。(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A.5 B.0 C.-5(2)(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A.温度 B.质量 C.容积(3)要想使水快速结冰,我们可以( )。A.加水 B.加盐 C.吹气设计意图:该板块结合课堂重要知识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助于巩固本课新学的知识,强化认识。【答案】1.××××2.B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