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 水·第5课时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班级: 课时: 课型: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时的生活经验,学生知道食盐、白糖、味精、红糖等物体在水中能够溶解,知道通过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本节课将要研究比较不同物质(以食盐和小苏打为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学生将学习到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对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比较,明白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且不同的物质溶解的数量是不同的。教学目标知道同样的水能够溶解食盐和小苏打的量是不同的;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做观察实验。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对比实验,验证水对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不同。【教学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发现生活 新课导入】师:盐水是怎么来的?(学生自由回答)师:盐溶解在水里,形成盐水。师:红糖水是怎么来的?(学生自由回答)师:红糖溶解在水里,形成红糖水。师:不断地往水中加食盐或红糖,它们能在水中一直溶解下去吗?(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常见物品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帮助教师更好地将学生注意力引向本课的主要内容。第二板块 【学海扬帆 探索新知】师:猜一猜,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学生自由回答)师:在水中试一试,你猜对了吗?学生活动中。师: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哪些?(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圈出答案。师: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吧!学生自由讨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1:①准备20克食盐:平均分成8份,每份2.5克;②准备20克小苏打:平均分成8份,每份2.5克。实验步骤2:①将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分别倒入50毫升水中;②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实验步骤3:重复实验步骤2,直到不再溶解为止。教师展示实验记录表:师:及时记录数据。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与科学性:①两杯水的量要相同;②每次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每份食盐和小苏打的量要相同;③每次都要充分搅拌,且每次要在完全溶解之后再倒入下一份物质。学生实验中。师生互动填写记录表:观看视频: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实验。设计意图:进行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实验。实验前教师强调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规范学生的科学操作行为,向学生渗透对比试验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观察及记录能力。第三板块 【勤思互助 深入探究】师: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在均分食盐和小苏打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分的不均匀的情况,造成实验过程中溶解份数的不同,因此要进行多次实验,或汇总多数小组的数据。通常情况下,50毫升水中能溶解7份食盐(约18克),2份小苏打(约5克)。师: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师:为什么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加入物质?(学生自由回答)师:一份一份加入能准确确定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能否溶解,也能准确得到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和小苏打。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教师通过引导深化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第四板块 【拓宽视野 知识延伸】师:白糖和味精的溶解能力一样吗?该怎样设计实验?(学生自由回答)实验材料:实验步骤1:①白糖120克:平均分成60份,每份2克;②味精120克:平均分成60份,每份2克。实验步骤2:①将白糖和味精分别倒入50毫升水中;②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实验步骤3:重复实验步骤2,直到不再溶解为止。教师展示实验记录表:学生进行实验。师生互动填写记录表。师(小结):白糖和味精在水中溶解的量不同,说明白糖和味精的溶解能力不同。观看视频:扩散现象。师:盐水密度比色素大,所以看见色素在盐水表面漂浮一段时间后才慢慢扩散。设计意图:针对课上实验进行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检验学生课上对对比实验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的视野。第五板块 【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判断题。(1)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在溶解过程中搅拌或者振荡时不要让水洒出来。 ( )(3)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选择题。(1)一桶水比一小杯水溶解的白糖多,这是因为( )。A. 白糖在一桶水中的溶解能力强B. 白糖在一小杯水中的溶解能力强C. 白糖在一桶水和一小杯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但水越多,溶解的量就越大(2)同样多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不同的物质,溶解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 )。A.强 B.弱 C.一样(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我们应该( )。A.做重复实验 B.只做一次实验C.以一个人的实验结果为准设计意图:结合课堂重要知识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助于巩固本课新学的知识,强化认识。【答案】1.√√√2.C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