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3依法收集运用证据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三框题。本框主要阐述了诉讼中举证的部分法律知识,目的是引导学生留心证据,从而学会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本框题共设两目:第一目是处处留心皆证据,第二目是主张权利靠举证。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说明不同诉讼中的举证规则,树立正确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与法治意识素养,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二、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主张权利靠举证的知识,了解我国在举证方面为实现公正司法采取的措施,体会我国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增强政治认同。2、法治意识:明确我国诉讼法中规定的举证责任承担。结合实例体会举证对于诉讼成败的意义,树立证据意识。3、科学精神:学会全面认识诉讼中证据的种类、作用、收集与运用,明确举证规则,形成证据意识。4、公共参与:学会收集、保留证据,提高举证能力。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以“急刹”事故导致乘客受伤为案例进行分析,教学中以探究学习法、议题教学法、比较分析法为主,通过真实案例及对议学活动的分析、讨论,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及总结,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知识,突破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政治认同及科学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共参与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证据的含义、作用 、种类,证据的收集和保存的重要性、要求、体现,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诉讼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区分诉讼证据和事实证据,准确把握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诉讼的举证责任归属。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古罗马法谚“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学生思考: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证据的法律谚语呢?教师:同学们都提到了证据在诉讼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到底什么是证据呢,证据有什么作用呢,还有怎样用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依法收集运用证据。出示课题:依法收集运用证据总议题:从“急刹”事故看依法收集运用证据议题一:从提起诉讼谈收集证据议题二:从诉讼结果谈依法举证进入议题一:从提起诉讼谈收集证据议学活动一:以案释法2023年5月,王某乘坐公交车去商场购物,在行驶中,该公交车为避让突然变道的电动车而紧急刹车,导致王某在车内跌倒受伤。王某受伤后被公交公司送往医院后经诊断,为腰锥体爆裂性骨折,花费医疗费5万元,因住院导致3个月无法上班,误工减少收入1.5万元。王某与公交公司协商赔偿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起诉至法院。议学问题:学生围绕如下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与老师互动交流:“王某要提起诉讼,需要做好什么准备?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小结:诉讼的作用①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是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②对司法机关而言,证据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重要手段,是作出正确裁判的依据。③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④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既是揭露犯罪的有力武器,也是保障无辜者不受错误追诉的盾牌。议学活动二:角色体验,模拟法庭活动议学问题:1.在法庭调查阶段,原被告提供了哪些证据用于证明案件事实?2.原被告提供的证据分别属于哪种证据类型?3.为什么原告不认可被告提供的证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1.证据的种类物证和书证的区别①物证:能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和痕迹。如作案工具、血迹、脚印等。②书证:以文字、符号、图形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如合同文本、票据、图纸等。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的区别①视听资料:以录音磁带、录像带、光盘等实物储存介质。如录音资料、影像资料等。②电子数据: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电子视听资料。如手机短信、网上聊天记录等。2.证据的“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提醒:诉讼证据不同于生活中所说的“证据”,这里要求我们要分清法律事实和生活事实。最终决定诉讼胜负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生活事实。案例反思:假如原告在住院的时候没有注意收集保存医疗发票、结算单等,她能获得相应的赔偿吗?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收集与保存证据的重要性: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体现:与别人合作要尽量签书面合同;借钱给别人,要对方写借条;返还比较重要的东西给别人,要对方写收条;买东西或者接受服务要尽量索取发票等。议题二:从诉讼结果谈依法举证议学活动三:观点评析某些人观点:男子因不服交警100元罚款,将交警告上法庭。法官要求交警依法举证,以证实其行政处罚的合法性。所以像王某这样的案件,也应由被告方举证。议学问题:思考:你认同这一看法吗?为什么?小组讨论并由学生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情境假设一:王某受伤后被公交公司送往医院后经诊断,为腰锥体爆裂性骨折,结果由于医生操作不当导致术后伤口感染,产生医疗事故纠纷,王某诉至法院,谁承担举证责任?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情境假设二:王某受伤后被公交公司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王某亲属将公交公司诉至法院,谁承担举证责任?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小结:三大诉讼的举证责任1.民事诉讼①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②“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岀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2.行政诉讼: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规范性文件。3.刑事诉讼①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举证。②自诉案件由自诉人举证。议学活动四:分析说明王某因诉讼证据不全,导致最终的赔偿金额低于实际损失,这是不是不公平?请运用“主张权利靠举证”的知识来说明。学生小组讨论并由学生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议学提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任何诉讼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是诉讼的灵魂。在这起案件中,法院是在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面对无法证实的证据,如果依然采纳,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决。不利于正确解决纠纷,不能真正彰显公平正义。王某如果要依法维权,就应该依法收集运用证据,向法院提供符合法定要求的证据。议学小结:诉讼的基本原则、灵魂、意义1.基本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2.灵魂: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3.意义:在诉讼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本课小结:这节课的关键词就是证据,证据对于诉讼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会影响诉讼的成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树立证据意识,注重收集保存证据,会让我们在诉讼过程中更好的维护合法权益,能够促进司法公正。聚焦两会——2023年最高法工作报告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或者登录相关网站,精选相关案例,解读相关法律条文,谈谈如何依法收集运用证据。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