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二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解决学习跨度大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对化学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观察实验的方法,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本节课是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出发,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观察蜡烛及其燃烧的现象能运用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掌握观察实验的步骤以及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创设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也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古代的炼丹炉和炼金术士的作坊就是实验是的前身。虽然古代没有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但是发明的仪器为化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古代炼丹设备 西方17世纪的化学实验室 拉瓦锡纪念馆一角【新课讲解,逐个突破】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很重要,包括实验前,实验时,实验后的现象及记录。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你对它的性质用途和变化是否了解呢?蜡烛燃烧2、请同学们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以及熄灭后的现象,做一个有心人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 白色、固体、圆柱状、有轻微的气味易切,浮于水面,没有溶解燃着时 火焰有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 有白烟从烛芯飘出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3、实验小结(1)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2)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气,然后燃烧。4、化学实验学习有哪些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重点讲解,难点突破】1、白烟和白雾的区别?白烟是固体小颗粒,白雾是液态小液滴。2、描述现象的注意事项?描述实验现象时,一般不出现生成物的名称。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板书设计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观察描述实验现象(1)变化前(2)变化中(3)变化后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点燃时、熄灭后的现象(2)结论: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三、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课后反思1、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很好,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实验观察仔细,记录认真,但语言表述还需优化。2、本堂课内容以实验为基础,对常见的蜡烛进行探究,结合生活实例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