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暑期分班考文学文化常识拓展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小学语文小升初暑期分班考文学文化常识拓展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文学文化常识拓展训练-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为了深入了解鲁迅,大家查阅了很多他的资料,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鲁迅的《少年闰土》选自《故乡》,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描写,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经济日益破败,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现实。
C.鲁迅先生在《好的故事》里描绘了“美的人和美的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所以描绘得如诗如画。
D.《呐喊》 《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阿Q正传》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之间。”句中“股”就是大腿的意思。
B.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C.“九曲黄河万里沙。”具体写明了黄河的九道湾和万里的泥沙。
D.“看他这一身行头就知道是个专业赛车手。”句中“行头”一词本意与戏曲有关。
3.对文章理解有误的选项是( )
A.《七律·长征》概括地表现了长征中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精神和气概。
B.《竹节人》以童年时的玩具——竹节人为线索,展现了童年的快乐生活。
C.《桥》是一篇小说,主人公老汉是一个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老共产党员。
D.苏轼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
4.关于《童年》这本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 )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 )三岁丧父后,随母亲投奔( )。他经常惊恐不安,还好有慈祥善良的( )安慰他、保护他。
A.高尔基 阿廖沙 外祖父 外祖母 B.托尔斯泰 阿廖沙 外祖母 外祖父
C.高尔基 萨沙 舅舅 外祖母 D.托尔斯泰 萨沙 外祖父 外祖母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朗读停顿是正确的。
B.《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篇充满哲理的小说。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D.写好演讲稿的关键是有没有引用生动的故事。
6.下面的词语与戏曲无关的是( )
A.粉墨登场 B.有板有眼 C.字正腔圆 D.栩栩如生
7.《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小说家 ,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 丹尼尔·笛福 B.英国 马克·吐温
C.美国 丹尼尔·笛福 D.美国 马克·吐温
8.有关“三国”的歇后语错误的一项是( )
A.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B.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C.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D.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9.“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下列跟此人有关的故事是( )
A.断喝长坂坡 B.千里走单骑 C.空城计 D.单骑救主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柳公权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B.“闰土五行缺土”这里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
C.《月光曲》一文是个传说,作者直接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表达的情感,让我们仿佛进入了乐曲描写的美妙境界。
D.《好的故事》一课首尾呼应,那梦中美的人和事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1.成语“五谷杂粮”中的“五谷”原本指的是( )
A.稻、麦、黍、菽、米 B.稻、米、黍、菽、稷
C.稻、麦、黍、菽、稷 D.稻、麦、黍、梁、稷
12.看下图碑文(局部),下面对这部作品介绍正确的选项是:( )
A.这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用笔细腻,结构多变,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这是初唐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作品,用笔方整,笔力刚劲。
C.这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之一,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D.这是《玄秘塔碑》的一部分,是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闰土是个真实存在的人,是作者鲁迅从小玩到大的朋友。
B.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C.《盼》中的主人公“我”是个不听话的孩子,老给大人添麻烦。
D.《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14.正月十五吃元宵,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过年时送“福”字寓意福气、福运到,那么过年时吃鱼有什么寓意?( )
A.寓意年年有余,富裕吉庆。 B.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C.寓意新旧交替,更岁交子。 D.寓意长寿安宁,节节高升。
1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之歌》是泰戈尔的散文诗集《飞鸟集》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泰戈尔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
B.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其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C.读《宇宙生命之谜》,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我先把文章读通,边读边归纳段落意思,再重点阅读与问题有关的段落,其他段落可以不再次细读。
D.读《京剧趣谈》,我们感受到了京剧的“道具之趣”、“亮相之趣”。细品,还能读出作者的语言之趣:贴切的用词,聊天式的叙述,拉近了读者与京剧艺术的距离。
16.《书湖阴先生壁》中的“湖阴先生”是( )的别号
A.王安石 B.杨德逢 C.杨冀 D.杜牧
17.《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宋代的( )
A.王安石 B.辛弃疾 C.杜牧 D.苏轼
18.根据课文理解,正确的答案选项依次是( )
种树老人在晋西北荒漠创造的奇迹是对 的最好诠释; 是对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洪水中的老支部书记 ,以自己的血肉身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先人后己,不徇私情。
C.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锦官城”是重庆的别称。重庆曾经是主持织锦的官员的官署所在地,所以叫“锦官城”。
B.《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韩愈。
C.《游园不值》中的“不值”是指不值得。
D.“水是眼波横”是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B.五采指的是“黄、青、赤 、蓝、黑”。
C.周树人是鲁迅的原名,《少年闰土》选自他的《故乡》。
D.《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二、填空题
21.书画作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扇面是其中之一。请将以下扇面上的词语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22.根据你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在时间轴上补充三个传统节日。

(2)从上面的传统节日中选择一个,用“〇”圈出来,写一写与这个节日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孔子被称为“至圣”,下面几位圣贤指谁?
亚圣 诗圣 医圣 兵圣
24.读对联,猜汉字。
从前有个书生,家境贫困,一心想读书出人头地,无奈几个同窗常来嬉笑捣乱,后来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古月门中市,言青山上山。同窗就再不来捣乱了,原来这副对联每句都是两个字,共四个字请你猜猜,写下来。
25.填空。
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楷书各有风格,享有“ ”的美誉。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A项,正确。
B项,正确。《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与中年的闰土做了巨大的对比。
C项,错误。不是他的亲身经历。《好的故事》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D项,正确。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2.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积累,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C项不恰当,“九曲黄河万里沙。”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结合译文可知,“九曲黄河万里沙。是黄河的形状是弯弯曲曲,河中带着泥沙,并没有提到九道湾和万里的泥沙。故错误,答案选C。
3.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A项:毛泽东《七律·长征》,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故该项正确;
B项:课文《竹节人》,通过对制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故该项正确;
C项:课文《桥》,故事叙述了一位老汉在山洪暴发之后,将村民们安全地送过桥。作为党支部书记,他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作为父亲,生死抉择之际他推着儿子先走。他用共产党员的信念和深沉的父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故该项正确;
D项: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宋代辛弃疾,“西江月”是词牌名。全词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故该项作者说法错误。
4.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与识记。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断面。阿寥沙·彼什科夫三岁时父亲死于霍乱,母亲带着他到外祖父家生活。在这个家庭里,父子、兄弟、夫妻间钩心斗角,为争夺财产甚至为一些小事常常争吵斗殴。外祖父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阿廖沙,还好有慈祥善良的 外祖母安慰他、保护他。
5.C
【详解】A选项,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划分停顿。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全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正确的应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选项,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注意平时的积累。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花之歌》作者是 黎巴嫩(国)诗人、小说家 纪伯伦,主要作品有诗集 《泪与笑》《沙与沫》等。
《花之歌》是纪伯伦的散文诗集《组歌》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
C选项, 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D选项,要作好演讲,首先要写好演讲稿。
具有说服力的演讲稿要做到:1.观点鲜明,主题突出。还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等。
2.要想自己的演讲有感染力,还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6.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和辨析。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与戏曲无关的是D项。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有板有眼:板、眼:戏曲中的节拍。①指戏曲唱腔合乎节拍。②形容人说话、办事条理清楚。
字正腔圆:意思是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和戏曲无关。
7.D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8.D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D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
9.B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作品内容非常熟悉。
“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A项,断喝长坂坡:诸葛亮出山不久,曹操起兵征伐刘备,部将赵云怀揣刘备之子在当阳长坂坡单枪匹马,浴血奋战。赵云单骑救主杀出重围,张飞挺矛立马于长坂桥接应,他双眼圆睁,虎须倒竖,向追兵大喝: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喊声未绝,喝断了桥梁水倒流,曹营战将畏惧而退。
B项,千里走单骑: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C项,空城计: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带领十万兵马绕开蜀国大队,直奔诸葛亮的驻地阳平。当时阳平城里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大多都是文官,大家都很惊慌,只有诸葛亮从容不迫。吩咐人打开城门,叫几个士兵扮作老百姓扫城门,自己坐在城头上把香点燃。弹琴。司马懿带军队看到这样的情况,他认定有重兵埋伏,便命令全军撤退了,诸葛亮和阳平城里的百姓脱险了。
D项,单骑救主:荆州刘表病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率众十余万退走江陵。曹操知江陵有军资害怕被刘备占据就亲率5000虎豹骑一日一夜奔袭三百里追至当阳长坂将刘备击溃,乱军之中刘备弃家小带张飞诸葛亮赵云等十余骑退走,路上赵云单枪匹马杀回长坂坡,与虎豹骑且战且退,最终救出后主母子。
“千里走单骑”与关羽有关,所以B选项正确。
10.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和课文内容理解。
A.颜筋柳骨: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颜指颜真卿,因其书法筋肉丰满,端正所以称为“颜筋”;柳指柳公权,其书法笔画清晰,刚劲有力,有骨感,谓之“柳骨”。选项A说法正确。
B.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选项B说法正确。
C.课文《月光曲》第一段的“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说明文章是根据传说来写的。从文章的第九段“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和“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可以知道写的是皮鞋匠听音乐时的想象和看着妹妹的感觉,并没有直接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表达的情感。选项C说法错误。
D.《好的故事》是鲁迅写的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有提到“昏沉的夜”。文中的“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既是“好的故事”的总体形象,又是作者憧憬的理想的象征;梦中美的人和事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选项D说法正确。
11.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五谷杂粮”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同时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而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所以五谷也是粮食作物的统称。“五谷”原本指的是稻、麦、黍、菽、稷。故选C。
12.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全唐诗外编》均存其诗。结合以上可知,本图选自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答案选C。
13.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本题中说法正确的是B项。
A项:文学作品中的真实,包括“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两部分。散文所要追求的,是“艺术真实”,而不是“生活真实”。因此,文学作品中的闰土,和真实生活中的闰土,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C项:《盼》这篇课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雨点儿,“我”想出了各种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第二天早晨,“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课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对雨天的渴盼,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这篇课文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画面,文中的“我”心底的渴盼更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课文中主人公“我”并不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D项:杜牧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李白和杜牧成为“李杜”。
14.A
【详解】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过年吃鱼:鱼,取自谐音,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年年有“余”。中国人总是希望在年底还有所富余,因为如果在年底还有富余的话,那么意味着来年你会拥有更多的财富。不分南北、传统年夜饭上最不能缺少的菜就是鱼,而且通常是全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15.A
【详解】本题考试课文内容理解和作家作品。
A项:《花之歌》是纪伯伦的散文诗集《组歌》 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
16.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学过的课文相关情节或知识积累,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书湖阴先生壁》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第一首诗。其中“湖阴先生”是杨德逢的别号,他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故选:B。
17.D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宋代苏轼的《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故选D。
18.DA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名人名言的理解能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自嘲》,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先人后己,不徇私情:意思是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翻译: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结合“种树老人”可知第一空是D项,由“鲁迅先生”可知第二空选A,由“老支部书记”可知是B项。
故答案依次为:DAB。
19.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A项,古诗中的“锦官城”是今四川省省会成都的别名。三国蜀汉时期,成都的织锦手工业特别发达,被称为蜀锦的丝织手工艺品驰誉全国,是蜀汉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成为蜀汉政权财政收入的大宗来源。因此蜀汉王朝专门设置锦官以管理蜀锦生产,并且特别筑城以保护蜀锦生产,被称为锦官城。故错误。
B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故错误。
C项,“游园不值”意思是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故错误。故选D。
20.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
B选项错误,五彩:黄、青、赤、白、黑。
21. 学海无涯 宁静致远 卧虎藏龙 高山流水
【详解】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
①作品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也认得清,是行书写的“学海无涯”。
②作品方折平直、粗细有致,是隶书写的“宁静致远”。
③作品形体特点与金文大致相同,笔画繁多,是篆书写的“卧虎藏龙”。
④作品笔画相连,潦草难认,是草书写的“高山流水”。
22.(1)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2)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详解】本题考查了传统节日和诗歌的默写。
(1)春节:正月初一;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2)选一个传统节日并写出与这个节日有关的诗句。如:七夕节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3. 孟子 杜甫 张仲景 孙武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亚圣: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并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诗圣:指的是唐代诗人甫,跟诗仙李白合称“李杜”。因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医圣:指的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根据多年行医经验加上前人医书的药方著有《伤寒杂病论》,在医学上的造诣和成就也是空前的。
兵圣:指的是孙武,是中国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他还留下了一部传世佳作《孙子兵法》,在军事中概括、总结了丰富、多方面的哲学道理,以及军事观点和治军观点,为后世兵家推崇。
24.胡闹 请出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识记能力。
根据题目提示及平日所积累的字词写法进行作答。
“古月门中市”一句有两个字,“古月”合成“胡”,“门中市”合成“闹”;“言青山上山”一句也有两个字,“言青”合成“请”,“山上山”合成“出”。
因此对联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胡闹请出”。
25.颜筋柳骨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积累。
“颜筋柳骨”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其中颜指颜真卿,因其书法筋肉丰满所以称为“颜筋”,柳指柳公权,其书法刚劲有力,谓之“柳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