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音调 01 响度 02 目录 音色 03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前情回顾: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我们可以听到蜜蜂翅膀振动产生的声音? 却听不到蝴蝶的呢? 蜜蜂会振动 蝴蝶会振动 音调 01 男女生说话有什么不同? 声音的高低 低沉 尖细 探究1: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时用力大致相同。 振动部分长度 振动快慢 音调高低 1/2全长 慢 低 1/4全长 快 高 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的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1、频率: 物体在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1)频率定义: (2)频率单位: 赫兹 简称: 赫 符号: Hz (3)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超声波与次声波 (1)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20Hz到20000Hz。 (2)超声波: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因为它们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3)次声波: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声 小资料 人 狗 猫 蝙蝠 海豚 20Hz 20 000Hz 15Hz 50 000Hz 60Hz 65 000Hz 1000Hz 120 000Hz 150Hz 150 000Hz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乙音调的波形更密集一些,声音的频率较高;甲音调的波形比较稀疏,声音的频率较低。 256Hz 512Hz 老师鼓励你声音再响亮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响度 02 探究2: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把系好乒乓球的细线拴在铁架台上,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音叉振动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音叉振动的振幅越小,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小。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结论: 人们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了与响度有关外,还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巩固练习 2、“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 1、“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 你是如何判断不同老师的说话声? 声音的特色 音色 03 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梁祝》 探究3: 音色与什么有关 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结论: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观察声音波形可以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波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例如: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不同,就是音色不同。 波形图(音调看个数,响度看高低,音色看形状) 观察比较两个波形图发现:左边的振幅_____,响度____,右边的振幅_____,响度_____。 o 振幅 振幅 时间 时间 o 小 小 大 大 补充: 巩固练习 1.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先快些,后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有关。 巩固练习 2、如图是四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示波器形成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丁的响度最小 C.甲、丁的音调相同 D.丙的音调最高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谢君一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