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课型 新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对象 高一上学期学生
教材 分析 本课内容是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第二框的内容,共有三目的内容:第一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第二目“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教材通过相关链接等内容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三目“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介绍了从苏联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再到所经历的曲折,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阐明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学情 分析 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强。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社会主义方面相关的知识,并且通过前一框题的学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有了一定的把握。但是相关理论知识具有碎片化,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学生能够积极拥护党的领导,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四个自信”。 科学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公共参与: 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教学 重难点 重点: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新课 导入 人类历史长河曾孕育出了无数星光熠熠的思想家,他们用无与伦比的智慧,点燃了人类文明的思想火把,照耀着人类前行的蹒跚步履。其中有这么一位思想家,在英国剑桥大学和英国广播公司( BBC)先后发起的〝千年思想家〞 评选中,两次当选第一,他就是马克思。他的敌人视他为洪水猛兽,四次将他驱逐出境,直到去世他都没有国籍;而他的崇敬者则称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今天,我们就聚焦马克思作为主要创立者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共同探讨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新课 讲授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分,带工老板从她身上实际已经收入二百三十块钱了! ——摘自夏衍的《包身工》 思考: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长此以往会出现什么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①是什么: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在阶级关系上表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③地位和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1.空想社会主义 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局限性: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工人运动的意义: ①实践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②理论意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阅读课本P12相关链接,说一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其中最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 2.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请查找教材,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本节课教材知识和材料,谈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1)内容:①从社会发展规律看: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从领导社会变革的力量看: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从理性目标看: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正是这一理性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意义:①《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打开了通向未来的大门,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指明了路径,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②《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建立: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3)中国亮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教师总结: 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化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