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三单元达标测试(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三单元达标测试(有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三单元达标测试
填空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科学家为了寻找地外生命进行了大量的1ǐ lùn 分析和guān cè 研究。人们曾经cāi cè 火星上有生命存在,但在给它pāi shè 了大量照片,并进一步kǎo chá 之后,发现火星既不能用大气层dǐ yù 紫外线,又没有cí chǎng ……这些yīn sù 都表明生命在火星上难以存在。
填空
请分别用一个本单元的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__”的内容。
(1) 这衣服的设计真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看得出来设计师一定很用心。
(2) 老师常对我们说,无论学习多苦,都要坚持下去,否则就会让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3)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到老家。刚进村口,堂哥就跨着大步,很快地向我们走来。
单选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
A.着陆(zhuó) B.陨石(yǔn) C.紫禁城(jìn) D.湛蓝(shèn)
单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观膜 起源 B.斑点 幅射 C.疲倦 神秘 D.列缝 幸然
单选
下列词语中的“望”字与“声望”的“望”意思相同的是
A.厚望 B.德高望重 C.期望 D.望闻问切
单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节人》全文都在为我们详细介绍竹节人的制作和操作方法
B.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还在探索的宇宙之谜
C.《故宫博物院》的四个材料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故宫的相关情况
D.阅读时要先想想阅读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按要求写句子
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大量的全景镜头,尽可能地展现文物修复的场景,让观众_______。除此之外,该片还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来展现文物修复师们用匠心努力修复文物时的画面。
A.欣赏故宫的景色 B.了解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
C.知道故宫的历史 D.切身感受文物“重生”的现场氛围
按要求写句子
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改为肯定句)
写话
学习了如何描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后,请你写一写爷爷下棋入迷的样子。
爷爷在下棋。
填空
先总说观点,再逐条说明理由可以把观点表达得很清楚,便于读者抓住要点;还可以把理由表达得很有序,条理分明。请你运用这种方法,把你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你的同学吧。
我要推荐《 》给大家。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我有下面几点理由:
填空
“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 。”这首诗是 代 所写的《春日》。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课内阅读。
①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②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③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④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huò huō)开的裂缝(fèng féng),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⑤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⑥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⑦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chā chǎ)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gā gē)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⑧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1) 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 第⑤段的“而”表示转折,说明课桌虽然破旧,但是 ,体现了“我”心底的
(3) 第⑥段中“家伙”“准也是”这些口语化词汇,一方面展现了“我”的童心,另一方面流露出“我”对竹节人的发明者能够有如此创意的 之情。
(4) 根据选文,补全下面的竹节人游戏指南。
竹节人游戏指南
材料
制作方法 第一步: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作为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再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第二步: 第三步:
操作方法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课外阅读。
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那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一家就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干活才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半夜,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的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的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而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A.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⑤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也许能帮你家度几天日子。”B.贼要说什么却没有说,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之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了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用刻在门上的鱼代替就好了。
⑨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盖房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 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放贼——送鱼——
(2) 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可能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相同。根据下面的阅读任务,写出应该重点读短文哪部分内容。
(1)任务一:讲一讲一家人捉贼、放贼的经过。
要重点读短文第 到 段。
(2)任务二:了解“我”家的家徽为什么是“一条鱼”。
要重点读短文第 到 段。
(3) 画“ ”的句子中,A 句表现的贼的心理活动是 ,B 句表现的贼的心理活动是 。
(4) 在你的眼里,祖父是个怎样的人?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1)祖父是个 的人,理由是 。
(2)祖父是个 的人,理由是 。
(5) 谈谈“家徽”在文中折射出了什么。
写作
习作表达。
我本来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我本来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我本来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我本来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请以“我本来可以 ”为题,写一篇 400 字以上的习作,注意将事情写完整,清楚,并表达出当时的感受。
答案
1. 【答案】理论;观测;猜测;拍摄;考察;抵御;磁场;因素
2. 【答案】
(1) 别出心裁
(2) 前功尽弃
(3) 大步流星
3. 【答案】D
4. 【答案】C
5. 【答案】B
6. 【答案】A
7. 【答案】D
8. 【答案】示例:一个人想活下去,就必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
9. 【答案】示例:他的眼睛始终盯着棋子,一会儿眉头紧皱,一会儿微微含笑,完全没有意识到天已经黑了下来。
10. 【答案】示例:青铜葵花;一是这部作品是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写的。二是作品写苦难,将苦难写得很深刻;作品写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谊。三是作品字里行间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憾人心的人间真情。
11. 【答案】胜日寻芳泗水滨;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
12. 【答案】
(1) huō;fèng;chǎ;gē。
(2) 课桌的裂缝正好为玩竹节人提供了条件;喜悦
(3) 佩服
(4) 毛笔杆,纳鞋底的线;锯八截短的毛笔杆,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让竹节们立起来,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
13. 【答案】
(1) 捉贼;刻鱼
(2) ③;⑥;⑦;⑨
(3) 害怕;感动、羞愧
(4) 经验老到;父亲弟兄四个搜遍厨房也没发现贼,而祖父轻而易举发现了;
宽容;祖父没有为难贼,而是放走了贼
(5) 既折射出了人性的善良、宽容以及对别人的体谅,又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以及知恩图报的美德。
14. 【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