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植被一、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考向分析:难度较大,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考察;、结合土壤、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起考察;3、知识目标:(1)根据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图,能够说出世界上的主要植被类型名称,并能描述植被的特点及分布区域。(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结合实例,能够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4、重点知识:结合实例,能够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5、难点知识:从自然要素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植被差异的原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6、易混易错知识:草甸和草原的区别二、问题导学(一)植被与环境:阅读教材82~83页1、找出植被的概念以及分类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植物可以_______其生长环境条件。裸地→_________的植物生长→改造___________等环境条件→更多种类植物生长→形成稳定的植被。(2)天然植被具有_______当地环境的特征。①光照:植物通过争夺阳光,占据一定的______空间,形成__________的垂直结构。②气温和降水: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______,植物种的数量越_____,垂直结构越_______。森林:阅读教材84~85页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森林特征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______气候区 终年高温、降雨________ 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多藤本、附生植物,常见茎花、______等现象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______气候区和湿润气候区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______ 森林常绿,乔木多_______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________气候区 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______,降水适宜 乔木叶片宽阔、_____发叶,______季落叶亚寒带针叶林 ______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______寒冷 针叶林以_____为主,叶片为_______状,以抗寒抗旱草原:阅读教材86~87页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森林特征热带草原 ___________带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_____两季 湿季草原_______;干季草类_______温带草原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_______ 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______荒漠植被 大陆内部或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气候_______ 以旱生_______为主,也有些非旱生的短命植物三、典型例题例1:2020·山东菏泽市高一上期末)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站位于江西省分宜县境内,是国内外唯一以毛竹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站。下图示意生态站内三种典型植物。据此完成(1)~(3)题。(1)植物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由上层到下层的排列顺序是(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2)森林植被的分层现象说明( )A.垂直结构越复杂,植物种类越丰富B.树冠越封闭,草本植物生长越旺盛C.自森林顶端到地面,光照越来越强D.自森林顶端到地面,气温明显降低(3)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体现出( )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②植物的附生关系 ③植物的共生关系 ④植物的竞争关系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①错因分析:②关键能力点:例2: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丹霞梧桐是多年生小乔木,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某科考小组调查发现,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上。下图为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面(1)~(2)题。(1)丹霞梧桐的特征可能是( )A.四季常青 B.耐盐耐碱C.喜阴喜湿 D.根系发达(2)野外实地调查丹霞梧桐植株数量的最佳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①错因分析:②关键能力点:【方法技巧】森林对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气候:光照: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植被群落的上层;喜阴植物: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植被群落的底层热量: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不同的纬度带形成不同的植被带;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观。风向: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2)水分;不同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可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3)地形: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减少和水分变化,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4)土壤: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等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例如:酸性的土壤适合茶树、杜鹃的生长,碱性土壤适宜泡桐、柽柳的生长;砂质土壤适宜香椿、骆驼刺的生长,黏质土壤适合杜仲、黄柏的生长。四、课堂练习 有网友发出的一张照片呈现出如下美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适宜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据此完成下面1~3题。1.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2.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A.重庆 B.上海 C.北京 D.乌鲁木齐 (2022江苏泰州中学月考)某中学高二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了研学活动。在寒假他们坐飞机从海口飞往哈尔滨,又利用暑假坐火车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对沿途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研学。读下图,回答下面4~6题。4.该年级学生在整个飞行旅途中,依次见到的典型植被是( )A.热带草原、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B.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5.该年级学生在飞越A省时,发现该省南部和北部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这是因为该省的南部和北部( )A.发展了不同的农业B.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C.气候类型不同D.土壤类型不同6.该年级学生坐火车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所看到的下列现象,不符合实际的是( )A.经过B省时看到农民正在农田播种小麦B.C省南部有茂密的森林C.在D地看到了荒漠景观D.新疆既有荒漠冰川,又有森林草原【高考链接】(2022年1月浙江卷)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A.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022年湖南卷)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密度(单位:kg/m2)。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长白山更强,请说明理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