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 地质灾害一、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2、考向分析: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考察;难度中等;主要考察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3、知识目标:(1)辨识常见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并说明其危害。(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运用资料,简单分析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综合思维)(3)运用地图,描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认知)4、重点知识: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说明地质灾害的变化过程。(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5、难点知识:运用资料,分析常见的地质灾害的成因。(综合思维)6、易混易错知识: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二、问题导学(一)地震及其危害:阅读教材106~107页1.地震的含义,地震的要素和分布地区。2.地震的危害和防震减震措施。(二)滑坡与泥石流:阅读教材108~109页3.滑坡和泥石流的定义、分布地区。4.滑坡和泥石流的影响因素、危害和防御措施。三、典型例题例1:下图为某次强震的震区示意图,等震线是指地震烈度相同地点连接的曲线。据此完成(1)~(2)题。(1)地震发生后,救援力量投入较多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与其他地点比较,丙地开展救灾工作的难度大,主要原因是( )①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 ②地势落差大,交通不便 ③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 ④邻近断裂带,余震威胁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①错因分析:②关键能力点:例2:下图为某高中学校地理研学实践小组野外考察时拍摄到的“某种灾害现场”景观。据此完成(1)~(2)题。(1)图示的灾害类型最可能是( )A.干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面沉降(2)该类型灾害(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①错因分析:②关键能力点:【方法技巧】1、图解影响烈度的因素 2、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地质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四、课堂练习1.关于2008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正确叙述是( )A.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C.市内有个别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D.离震中远近不同地方的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某年5月7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马颈子乡由暴雨导致的泥石流,造成多人伤亡。据此回答下题。2. 泥石流的危害主要有( )①摧毁村庄 ②冲毁道路 ③ 堵塞江河 ④ 破坏农田A.① ② ③ B.① ② ③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② ④3.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共同条件是( )①地势起伏大 ②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③植被覆盖较差 ④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A.① ② ③ B.① ③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② ④图1为2018-2019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图2为2018-2019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云南滑坡和泥石流( )A.西部多发与地势起伏有关 B.东部次数少,由于处于喀斯特地貌区C.与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一致 D.冬季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河流断流5.应对此类灾害,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危险地带居民点搬迁②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③加强监测和预警④修建大型水库,调节径流⑤规划穿山隧道,改善交通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高考链接】17.(2020年新高考天津卷)(19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4)说明川、滇、黔交界处多发泥石流灾害的自然条件。(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