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5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解析)

资源简介

一轮复习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高频考点解读】
1.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某区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热点题型】
题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例1、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980~2005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B.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
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D.第三产业比重位居第一位
(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 (  )
①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④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分秘籍】
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国际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调整 契机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密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上升,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出路(即进行产业转移)
国内背景 对外开放政策 先机 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
地理条件 良好区位 内因 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利于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优势,接受产业扩散,参与国际分工
侨乡之一 基础 与港澳同胞、华侨、华人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利于招商引资
人口与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自然条件 面积大,平原广阔;水热丰沛;河湖交错,水源充足
2.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经历了两个过程,其优势与劣势及发展特点各不相同,如下表所示: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优势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支持、侨乡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地位 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影响 ①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②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进程。①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问题 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举一反三】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2)题。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
【热点题型】
题型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例2、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  )
A.政策     B.市场
C.气候 D.地形
(2)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  )
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
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大,产品过剩,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
(3)A地城市采用“内涵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
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
A.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分秘籍】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举一反三】
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比较迅速。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结合上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
2000年 2005年
苏南地区 59.6 67.0
苏中地区 37.7 46.3
苏北地区 31.2 39.5
(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热点题型】
题型三 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例3、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分秘籍】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举一反三】
由广东倡议成立的“泛珠三角”经济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区包括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主要有闽、赣、桂、琼、湘、川、滇、黔、粤九省区,该区域地域辽阔,相互联系密切,再加上港、澳,习惯上称为“9+2”。据此完成1~2题。
1.“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  )
A.粤、闽、赣、黔、滇、桂   
B.桂、赣、粤、滇、黔、川
C.赣、粤、湘、桂、滇、黔
D.琼、闽、桂、滇、粤、黔
2.关于“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涵盖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C.地势平坦,能源丰富
D.森林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
【高考风向标】
1.(2014·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近年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年份 2005年 2008年 2012年
地区生产总值 1400 2220 4000
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86∶11 4∶82∶14 4∶81∶15
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82 79 72
材料二 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________。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________。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材料二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图8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8
(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随堂巩固】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陆城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   B.地理区位相同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2.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
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努力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据此并结合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3~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工业区是(  )
A.美国硅谷、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
B.班加罗尔、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
C.日本九州岛、意大利的中部、德国鲁尔区
D.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
4.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②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③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 ④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 ⑤产业升级投入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下图示意1978~2007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读图完成5~6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5.1978~2007年,该省(  )
A.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
C.第三产业产值基本不变
D.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6.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动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
A.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2010年至2013年广东省投资1 ( http: / / www.21cnjy.com ) 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了5个石化基地。据此回答7~8题。
7.广东省将设立石化工业园区,引导产业向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
A.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
B.便于工厂职工上下班
C.便于产品运输
D.便于排污
( http: / / www.21cnjy.com )
8.广东省为促进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B.招收廉价劳动力,降低工资成本
C.加强航空港建设,保证产品运输
D.采用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9~10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9.相对于图中其他地区,甲省南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  )
A.资源丰富 B.市场广阔
C.技术先进 D.交通便利
10.为实现甲省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理的是(  )
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C.加大对动力导向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投资
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是兰州新区。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工业基础雄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设立兰州新区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承东启西,联结南北,有利于促进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地势开阔,气候湿润,土地和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大规模开发 ③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加快产业升级 ④有利于推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下列符合兰州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是(  )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资源开发→国家政策扶持→工业化→城市化
D.国家政策扶持→科技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包括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先天竞争力主要指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城市群的发展空间、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城市移民人口规模等方面;现实竞争力包括城市群GDP总量、对外贸易、城市群分工程度、中心城市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成长竞争力是指城市群GDP增长速度、教育质量、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工业污水排放处理达标率等。长三角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竞争力比较,先天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均排第一。
材料二 城市群发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及正在形成一批规模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的城市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又提出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下图为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每一个城市群都有核心,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两横”是指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沿________经济带;城市群发育程度呈现自东向西________的空间分布特征,发育程度较高的城市群位于我国“两横三纵”中的________。
(3)我国城市群发育的动力因素包括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资源、产业基础等,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________进程快;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目前制约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简要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先天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原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3)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