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黄继光》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黄继光》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黄继光》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黄继光》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夺取胜利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本课又是单元的最后一课,要充分地让学生运用要素学习。略读课文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提示,明确任务,然后放手让学生按照学习提示的要求,自主阅读,圈画批注黄继光的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人物性格。
【教学目标】
1.认识“役、履”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
2.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勇品质。
【教学重难点】
从黄继光的动作、语言描写,感受黄继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从动作、语言体会人物性格时,可以结合当时环境、背景加深体会。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入境学习
1.出示:1949年10月1日 同学们一定都知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日子。
出示:1950年10月19日 这个日子是建国后一年多,有同学知道这个日子的特殊之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
出示: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出兵干涉。美军很快把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和祖国安全的需要,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鲜参战。10月19日司令员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安东、长甸河口等地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枪,揭开了抗美援朝的战争序幕。
读了这段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出示:杨根思 黄继光 谢秀梅 孙占元 王海 罗盛教 邱少云 ......
无数的先烈用热血和生命赢得了那场战争的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写的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板书课题) 让我们用崇敬缅怀的心情,读出他的名字——黄继光。
二、导读引领,明确任务
1.依据学习习惯,先默读导读,从导读中提取出可引领我们学习的问题和要点。
预设:
①课文讲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
②找出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
③读读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
2.我们可以按照导读中梳理的这几个要点进行对本文的学习。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同时想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生自由读文。交流汇报,预设:先写了黄继光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夺取高地的任务,再写了黄继光请战,顽强战斗,用胸膛堵住枪口,壮烈牺牲,最后写了部队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三、要素助学,体悟言行
1.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是要有怎样的信念和勇气才能做出的壮举。 默读课文5—11段,用笔勾画描写黄继光从请求任务到完成任务的语言和动作,用“ ”画黄继光的动作,用“﹏”画黄继光的语言,如果有神态或其他的描写,可在词句下面用“.”表示。画完再读一读,运用我们本单元学习的语文要素,从这些语言和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可简单可简单批注在课文上。
2.学生默读,勾画,读句子。
3.交流汇报语言两处。
①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神态、动作、语言,板书)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语言、动作)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请求任务的?(板书:环境背景)
预设: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课文还告诉我们,黄继光所在部队要夺取的597.9高地这场战斗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是朝鲜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
出示: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看了这段资料,结合课文中写到的黄继光请求任务的情况,你能体会人物的心情吗?
预设:对敌人的恨,对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
点拨:语言描写只有这两句,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可能有太多的对话,也写出了黄继光的果断,义无反顾。这两句掷地有声,足以表达人物的情感。所以我们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人物的品质,是不能离开环境的。师生对读黎明之前一定要夺下597.9高地的主峰,黄继光坚定地说——启明星已经升起来了,不夺回高地,已经夺得的山头就回全部丢失,黄继光义无反顾地说—面对火力强大的敌人,胸怀祖国和人民的黄继光,带着必胜的信念说——
②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像刚才一样,结合当时的情况和环境,说说从黄继光的动作体会到了什么?预设:黄继光的战友已经牺牲了,他也负了伤,他非常顽强,强忍剧痛也要完成任务。
③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下闪闪发光。预设:能在暴风雨一般的子弹中站起来,这是何等的勇气!相机校正“晕”的读音。
④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过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预设:
黄继光视死如归,要用生命换取最后的胜利。(板书)
点拨: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的内心,更要结合当时的环境和形式去体会,规定的时间就要到了,黄继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他为祖国和人民的甘愿献出生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四、拓展阅读,深化要素
1.出示课后阅读链接课后的阅读链接介绍了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回到祖国的事情,同学们在运用语文要素,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品质的时候,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结合当时的环境背景等去深入理解体会。
2.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科学家钱学森,还有现在为我们抗击疫情不眠不休的终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无数的医护人员,每一个为新中国的成立挥洒过汗水,甚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人都应为我们敬仰和怀念。同学们可以在课下找找他们的故事读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