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运动的描述 章末复习 课件(28张)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运动的描述 章末复习 课件(28张)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复习
1.1.2 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1.1.3 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课程标准】
【单元内容】
1、 6个概念
2、 2个图像
3、 1个实验
质点、参考系、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x-t图像和v-t图像
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运动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具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 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 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除了研究对象本身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 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3) 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位移 路程
定义 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是质点运动 轨迹 的长度
区别 ①位移是 矢量 ,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②路程是 标量 ,没有方向
联系 ①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 等于 路程 ; ②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 小于 路程
2.位移和路程
(1)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 位移 和运动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 =,平均速度是 矢量 ,其方向 跟 位移 的方向相同.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的运动快慢。
(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的运动 快慢 .
(3) 平均速率: 位移 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4)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等于瞬时速度的 大小 ,是标量.
3. 速度和速率
(1)定义式:a =;单位是 m/s2 .
(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大小方向变化 快慢 的物理量.
(3)方向:与 速度变化量 的方向相同.
(4) 物体加、减速的判定
①当 a 与 v 同向时,物体 加速 .
②当 a 与 v 反向时,物体 减速 .
4. 加速度
1 .建立质点模型的两个关键点
(1)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主要看题目中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科学地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对实际物体进行的 近似,质点实际上并不存在.
(2) 物体能看成质点的几种情况
重难点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参考系的原则是观测运动方便和描述运动尽可能简单.
重难点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2 .参考系的选取
【典例 1】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 )
A .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
B .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
C .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
D .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典例引领
A
【典例 2】宋代诗人陈与义出游时曾经作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
“卧看漫天云不动”中的“云不动”是与什么作为参考系 ( )
A .两岸 B .榆堤
C .诗人 D .飞花
典例引领
C
【变式 1】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上刻上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
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 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B .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不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C .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D .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及时检测
D
A .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可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B .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可能是以飞机为参考系
C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D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
【变式 2】2017 年 7 月 30 日上午 9 时,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举行盛大阅兵,受阅官兵列阵沙场,以战斗姿态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图为空中标识部队组成“90”字样,编队保持队形不变。下列关于飞机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及时检测
ABC
位 移
路 程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 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决定因素 由物体的初、末位置决定 由物体的运动路径决定
矢标性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 位移的两种计算方法
(1) 几何法:根据位移的定义先画出有向线段,再根据几何知识计算。
(2) 坐标法:写出初、末位置坐标,位移即为末位置坐标减初位置坐标,结果中的正负号表示位移方向。
重难点二、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
1. 位移和路程的比较
【典例 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 V 形槽中由 A 点释放,经 B 点 (与 B 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 到达与 A 点等高的 C 点,设 A点的高度为 1m ,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
典例引领
A.2m,2m B.4m,2m
C.2m,1m D.4m,m
路程等于AB长度与BC长度之和,大小为 ,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位移大小等于AC的直线距离,大小为
解析:
【变式】如图所示,半径为 1m 的半圆形圆弧槽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圆弧槽的边缘 A 点开始沿圆弧槽运动,到达圆弧槽的另一个边缘 B 点。则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位移的大小为 m ,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通过的路程为 m。 ( π 取 3.14)
【详解】
[ 1]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位移的大小为x = 2r = 2×1m = 2m
[2]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通过的路程为s = πr = 3. 14×1m = 3. 14m
及时检测
2
3.14
1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①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
②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
(2) 联系:
①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 时的平均速度.
②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等于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重难点三、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2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重难点三、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典例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
典例引领
A .0.25m/s B .0.2m/s
C .0.17m/s D .无法确定
C
C.前4s物体运动到C点,位移为2m,故平均速度大小为m/s,C正确。
【变式】(多选) —质点沿一边长为 2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 1m ,初始位置在 bc 边上的中点 A ,由 A 向 c 运动,如图所示,A 、B 、C、D 分别是 bc ,cd,da ,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典例引领
A .第 2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m/s
B .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C .前 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 m/s
D .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 m/s
BD.前2s物体从A经c到B,位移为,故平均速度m/s,B正确,D错误;
【详解】A.由题意,质点每秒钟匀速移动1m,在第2s末在B点,瞬时速度大小是1m/s,A正确;
ABC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是状态量 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是过程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是状态量
定义式 Δv=v-v0
方向 与位移 x 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由 v 与 v0 的矢量差或 a 的方向决定 与Δv 的方向一致, 由 F 的方向决定,而与 v0 、v 方向无关
1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
重难点四、对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
2 .对加速度的三点理解
(1) 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无关。
(2) 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3) 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也没有必然联系。
3 .规避两点误区
(1) 物体存在加速度,表明物体在做变速运动,但不一定做加速运动。
(2) 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做减速运动,不能根据加速度的正、负来判断,要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来判断。
重难点四、对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
A .滑块通过 A 的速度为 1cm/s
B .滑块通过 B 的速度为 2cm/s
C .滑块在 A 、B 间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m/s
D .滑块在 A 、B 间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5m/s2
【典例 5】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计时装置 A 、B ,A 、B 间距离为 L=30 cm ,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 cm 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 A 、B ,记录遮光条通过 A 、B 的时间分别为 0.010s 、0.005 s ,滑块从 A 到 B 所用时间为0.200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典例引领
故选 D。
B.滑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 ,故B错误;
C.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 ,故C错误;
D.滑块的平均加速度 ,故D正确。
A.滑块经过A点时的速度 ,故A错误;
典例引领
【详解】
A .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 =
B .若 t = 0. 15s ,照相机 C 会拍照
C .若 Δt =0.20s ,汽车经过 A 线圈时的速度大小一定是 30m/s
D .利用该装置,还可求出汽车在 A 、B 线圈间运动的平均加速度
【变式 1】某段高速公路限速 120km/h 。监控车辆是否超速的“电子警察”系统如图所示,工作原理是:路面下,距离 L 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 和 B ,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 (可看作质点) 经过该路段, 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 ,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 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已知 L=6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及时检测
及时检测
A.汽车速度的表达式为,故A错误;
B.若则=,超速,会拍照,故B正确;
C.计算的是B到A的平均速度,无法计算瞬时速度,故C错误;
D.利用该装置,无法求出汽车在A、B线圈间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因为速度变化量不清楚,故D错误。
故选B。
【详解】
【变式 2】一辆汽车正以 30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刹车后汽车轮胎在地面上划出一道长为 40m 的刹车痕迹,刹车过程所用时间为 2s 。以行驶方向为正方向,关于汽车刹车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5m/s
B .汽车刹车过程的速度变化量为一30m/s
C .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15m/s2
D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反
2
及时检测
及时检测
D.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始终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故D错误。
故选BC。
【详解】
A.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故A错误;
B.速度变化量等于末速度减初速度
,故B正确;
C.由加速度定义式 ,故C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