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必修4

资源简介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和真理的特点,在实践中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真理的特征及认识发展过程,增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增强党领导国家的认同。
课程标准:
1.2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真理的含义和基本属性(重点),理解并区分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重难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做到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2.通过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进一步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坚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重难点)
【新课教学】
【课堂达标】
1.(23新课标文综)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 ( B )
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③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3重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报道员。以偏概全的网络谣言因其包含“部分真相”,极具欺骗性。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A )
①只有全面整体地看问题,才能揭示事物的真相
②立场与价值观影响谣言制造者对于信息的筛选
③从“部分真相”到真相,是人类认识的必经阶段
④谣言因包含“部分真相”而具有了一定的真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3湖南)“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这表明: ( D )
①真理性认识更具有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②理论是在实践指导下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的
③理论的感召力从根本上源于在科学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
④学思想的目的在于把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1全国乙21)王安石在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过程中,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字许,始定为“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C )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结果
③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
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全国Ⅲ22)1896年,门捷列夫公布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经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照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语言类铝类硼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 C )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②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
③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
④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17全国Ⅲ23)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B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