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教学目标
1. 联系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2. 结合案例,懂得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规定我们的义务;初步理解法律与道德和纪律之间的区别,感知法律的基本特征。 3. 在思考交流中初步形成亲近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2. 感知法律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 初步理解法律与道德和纪律之间的区别。 2. 在思考交流中初步形成亲近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一)活动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课题:法律是什么。(板书课题: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法律是什么) 2. 引出话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聊聊“法律是什么”这个话题。 3. 认识学习小伙伴,播放录音《小伙伴的探讨一》。 (录音内容:小诺:平时爸爸妈妈总叮嘱我,要做个知法守法的好孩子,但是什么是法律呢?朵朵:法律和我们小朋友没有关系,平时我们小朋友也不接触法律。小宇:我觉得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很多事情都和法律有关系。)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三位模拟的小伙伴开展小探讨的方式展开,激发学生探究“法律是什么”的兴趣,引发学生共鸣。课伊始,通过播放学生探讨“法律是什么”的情境,发表三种不同的观点,从而调动学生对法律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发思考,为感知法律就在生活中作铺垫。】 (二)活动二:结合经历,感受法律就在身边 1. 呈现小宇的观点(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引发思考: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2. 出示课本案例,教师举例。 (1)假如你身体不舒服,爸爸妈妈会带你上医院看病。因为爸爸妈妈爱你,同时他们也在履行监护人的法定义务;医疗服务管理是不是符合相关规定?药品的价格是不是合理呢?这些问题有可能和法律有关。 (2)我们坐上大巴去秋游,就要系好安全带,要保护环境、要爱护文物。学校还会和旅行社签订《合同》,这些行为都会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3. 交流:你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和法律有关呢? 4. 小结:是呀,工人在工厂做工,我们去超市购物,参加升旗仪式 等活动,都和法律有关。可见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也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 播放视频《法律守护着我们成长》。 (视频内容: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到少年初长成,再到成家立业的人生过程中,法律伴随着人的成长,守护着人的成长。) 【设计意图:首先呈现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日常活动——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通过思考与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其次,学生回忆自身生活经历,主动发现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其他事例。通过这些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发现:司空见惯的行为和现象中蕴含的法律规定,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各种活动受法律保护和约束,增强学生对法律的亲近感。】 二、法律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 (一)活动三:列举实例,认识法律保护权利、规定义务 过渡:法律如何守护我们成长呢?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个小视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 1. 认识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1)播放《校车安全》视频,思考:视频中的叔叔为什么要主动刹车,礼让校车? (视频内容:叔叔驾驶汽车赶去上班,可前面车行驶太慢,他正准备超车。这时,画外音提示:“现在不许超车,不许鸣笛,快减速保持距离,瞧,前面是校车呀!”叔叔听了,表示:“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礼让校车是应该的,我马上减速。”) (2)分析原因:法律规定要礼让校车,要保护小朋友的人身权。 (3)学生思考:作为小学生,我们享有哪些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 (4)播放学生录音。 (录音内容:1.受教育权:学校组织我们上网课,老师还在网上给我们批改作业、答疑解惑。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享有的受教育权。2.财产权:这部相机是我十岁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给我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也拥有财产权。) (5)小结并过渡: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名誉权、肖像权,可以让我们学习知识,快乐成长。我们在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法律规定了我们哪些义务呢?让我们看看一段小视频。 2. 认识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1)播放视频《垃圾分类》,思考:大家为什么要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呢? (视频内容:垃圾分类依法推进三个多月来,全市上下积极行动。目前,部分居住区定时投放垃圾时已经无需志愿者值守,与此同时,体育馆,商务楼等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达标率显著提高。在虹口区的这栋商务楼内,垃圾分类条例实施以来,公司的变化也不小,休闲吧基本找不到一次性纸杯,员工订外卖时也会勾选无需一次性餐具的选项,用完餐,大家都会自觉进行干湿分类。) (2)分析原因:保护环境是我们的义务。 (3)学生思考:作为小学生,法律规定了我们哪些义务? (4)小结:遵守交通规则、保护野生动物、爱护环境、接受教育等都是我们的义务。长大后,你们还有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义务呢! 3. 感受权利和义务的密切关系。 (1)出示《朵朵的疑惑》录音。 (录音内容: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受教育还是我们的义务,到底是权利还是义务呢?) (2)学生思考 (3)小结:接受义务教育是我们每个学生享有的法定权利,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4)对比延伸,深入理解:权利和义务是密切相关的,有些事既是法定的权利,也是法定的义务。比如:劳动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5)小结并归纳: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同时规范了我们的义务。我们每个人在享受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这样,我们的公共生活会越来越和谐,国家也会越来越美好。(板书:保护权利 规定义务)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法律的初步了解,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规定我们的义务;并联系生活,初步了解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以及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再通过质疑,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从而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法律是基本社会规则 (一)活动四:讨论辨析,认识法律特性 1. 播放录音《小伙伴的探讨二》。 (录音内容:小宇:我认为法律就藏在我们身边。法律是社会的基本规则,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是,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曾告诉我们道德也是社会的基本规则啊。朵朵:对呀,纪律、道德与法律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小诺:那么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不同?) 2. 过渡并提出问题。 (1)师述: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2)提问: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不同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到生活中去找一找、看一看、问一问。(板书:基本的社会规则) 3. 播放学生录音,寻找生活中的法律、纪律、道德。 (录音内容:1.道德:我有一次,我们学校的食堂里贴着一张海报,上面写着“俭以养德”,告诉我们节约粮食是一种美德。2.纪律: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遵守班级的课堂纪律,上课不插嘴,不开小差,按时交作业。3.法律:我哥哥最近在准备考驾照,背了好多的交通法规。) 4. 过渡,思考法律与纪律、道德的不同:你们也一定找到了吧,那么,法律与纪律、道德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老师提醒大家,我们可以从制定者、遵守的成员、违反的后果等角度去想一想。 5. 图文分析,梳理不同。 (1)从制定者角度分析:法律是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权威性。纪律不是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是一个集体或组织为维护他们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道德也不是国家颁布的,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板书: 由国家制定和颁布 权威性) (2)从遵守的成员角度分析:法律是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而且是必须要遵守的,比如交通法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道德是我们社会所倡导的,希望大家都来遵守。纪律是我们组织内部要遵守的,我们学生要遵守学校的纪律,爸爸妈妈要遵守自己单位的纪律。 (3)从违反后果的角度分析:如果违背道德,通常是被说服、教育、批评或者自责等等。如果违反纪律,会在制定纪律的范围内,受到惩罚,如警告、记过、处分、辞退、开除等。违反法律的后果,可能会罚款,被拘留,甚至会被判刑。总之,违反法律就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违反道德和纪律不同,违反法律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比如,违反交通规则,就会受到警察叔叔的处罚。(板书:强制力) (4)总结,明确法律特性: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6. 阅读课本“阅读角”内容。 (1)学生思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小结: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尊老敬老不只关系道德,更是法定义务。把孝道正式写入法律规定,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学习法律,不能脱离生活,一定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去发现法律的基本特征。本环节中,通过出示三个小伙伴的讨论,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道德、法律、纪律,再引发学生思考法律与道德、纪律之间的区别。教师引导学生从制定者、遵守的成员、违反的后果等角度思考法律与道德和纪律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法律具有强制力、权威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做一个知法、守法公民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阅读角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道德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激励学生做一个德法兼修的好公民的意愿。】 (二)活动五: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 1.过渡:今天我们探讨了法律是什么,相信大家一定很有收获,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再聊一聊“法律是什么”这个话题。 2. 学生完成判断题,思考理由。 (1) 出示题目: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既是我们应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我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 纪律和法律具有同样的强制力和权威性。( ) (2)思考完成。 3. 教师解析。 (1)第一题: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既是对公民道德层面的要求,同时,国家也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法律。 (2)第二题: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任何组织或单位制定的纪律都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纪律是不具备与法律同样的强制力和权威性的。 4. 布置课后作业:请你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设计意图:两个判断题分别针对了本课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即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与法律的基本特征,在判断的过程中,强化巩固本课所学,引导学生对自己本课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从中可以观测本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同时,教师还布置了小采访的课后作业,通过采访家人或亲戚,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中的法律,为下一目的学习作铺垫。】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 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2. 懂得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规定我们的义务。 3. 初步理解法律与道德和纪律之间的区别,感知法律的基本特征。
课前学习任务
1.想一想:你认为什么是法律呢? 2.收集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事情,再试着寻找生活中体现道德和纪律的事例并做好记录。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思考交流:你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和法律有关呢?请举例说一说。 【学习任务二】 观看视频《校车安全》、《垃圾分类》等,思考分析,感受法律保护了权利,规定了义务,并列举小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从而体会权利和义务的密切关系。 【学习任务三】 结合案例,从制定者、遵守的成员、违反的后果等角度,思考与分析法律与纪律、道德的不同,从而认识法律特性: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学习任务四】 完成判断题,思考理由。 1.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既是我们应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我们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 2.纪律和法律具有同样的强制力和权威性。( ) 附答案: (1)第一题: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既是对公民道德层面的要求,同时,国家也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法律。 (2)第二题: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任何组织或单位制定的纪律都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纪律是不具备与法律同样的强制力和权威性的。
推荐的学习资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 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作业练习
课前作业练习: 1.想一想:你认为什么是法律呢? 2.收集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事情,再试着寻找生活中体现道德和纪律的事例并做好记录。 课后作业练习:(选做一个) 1.小调查:采访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如果有兴趣,可以记录下来哦! 2.小交流:请你向同伴或家人举例说说:你享有哪些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过哪些法律规定的义务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地点
相关法律的名称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