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5 土壤的类型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核心素养※通过观察土壤颗粒和阅读资料,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并说出它们的特点。※会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观察和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征。重点※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物。难点新知讲解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说说你的发现。观察目的:观察土壤的颗粒。观察工具:放大镜、小棒。观察方法:用小棒轻轻拨开土壤,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观察记录: 放大镜下土壤的颗粒沙质土 黏质土 壤 土新知讲解观察分析:(1)沙质土。由80%以上的沙粒和20%以下的黏粒混合而成的土壤,泛指含沙很多的土。这种土壤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种时需要改良,不太适宜某些植物的生长。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新知讲解(2)黏质土。黏质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一般的黏质土都是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的。而在原地风化,颗粒较大且成分接近原来石块的,称为原生黏土或者一次黏土。这种黏土的成分主要为氧化硅与氧化铝,色白且耐火,为配制瓷土的主要原料。新知讲解(3)壤土。壤土是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沙粒含量差不多的土壤。质地介于黏质土和沙质土之间,兼有黏质上和沙质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新知讲解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观 察 结 论新知讲解沙质土主要含有较大颗粒的沙粒,沙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黏质土主要含有细小颗粒的黏粒,黏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壤土中三种颗粒的含量差不多,颗粒之间的空隙大小适中。沙质土 黏质土 壤 土新知讲解用多种方法比较三种土壤的不同1.观察三种土壤的特征。实验材料:放大镜,水,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各一份。实验步骤:(1)用手捻一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粗糙程度等。所使用的三种土壤应同样干燥。新知讲解(2)和点水握一握,感觉土壤是否容易握成团。(3)加点水搓一搓,感觉土壤的黏性以及加水后的可塑性。所使用的三种土壤应同样潮湿。新知讲解(1)用手捻,沙质土比较粗糙,黏质土比较细腻,壤土粗糙程度适中。(2)和水握,黏质土很容易握成团,且不容易散;壤土也能握成团,但是容易散;沙质土不容易握成团,松手即散。(3)加水搓,黏质土容易搓成条,而且弯折不断;壤土也能搓成条,但是容易折断;沙质土不容易搓成条。实 验 分 析新知讲解沙质土颗粒大、粗糙、不容易握成团、不容易搓成条;黏质土颗粒小、细腻、容易握成团、容易搓成条;壤土颗粒大小适中、粗糙程度适中,能搓成团,但是容易散,能搓成条,但是容易折断。实 验 结 论新知讲解2.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实验目的:了解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实验猜想:______的渗水性最好,______其次,______最差。(填“黏质土”“壤土”或“沙质土”)实验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壤土、量杯、漏斗、水、搅拌棒。新知讲解实验步骤:(1)准备三种质量相同的土壤: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分别放入三个漏斗中。(2)将装有土壤的漏斗放置在量杯上,同时向三个漏斗中缓慢地倒入等量的水(150毫升为宜),比较渗出水的速度及颜色。新知讲解沙质土中渗出水的速度比其他两种土壤要快,且水流较大;黏质土中渗出的水较少,呈水滴状下落;而壤土中渗出的水开始是水流,但很小,慢慢变成水滴。实 验 现 象新知讲解实 验 记 录土壤类型 所用时间 渗水量沙质土 4分钟 90毫升黏质土 68分钟 56毫升壤土 40分钟 67毫升新知讲解沙质土土质疏松,颗粒间的缝隙大,透水透气性好,所以渗水很快。 黏质土中含沙粒很少且具有定的黏性,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壤土介于黏质土和沙质土之间,兼有黏质土和沙质土的优点,渗水性也介于二者之间。另外,由于三种土壤颗粒大小不同,土壤中颗粒空隙大小也不同,因而含水量差异较大,所以实验中渗出的水量也不同,其中渗水量按照从大到小排序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实 验 分 析新知讲解黏质土渗水最慢,说明渗水性差 ;沙质土渗水最快,说明渗水性好 ;壤土渗水速度中等,说明渗水性适中。实 验 结 论新知讲解3.总结。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不同方法 土壤类型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用手捻一捻 粗糙 细腻 粗糙程度适中和点水握一握 不易成团 成团不散 成团易散加点水搓一搓 不易成条 成条不易折断 成条易折断倒进同样多的水 渗水快 渗水慢 渗水速度适中新知讲解比较土壤的渗水性新知讲解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新知讲解了解不同土壤的特点与适合生长的典型植物1.不同土壤的特点。土壤类型 特点 适宜生长的植物沙质土 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 芝麻、花生、西瓜……黏质土 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 荷花、芦苇……壤土 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 蚕豆、苹果树、月季……新知讲解2.常见植物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芝麻: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60~150厘米。由于芝麻茎秆直立,遮阴面积少,因此常用来与矮秆作物混作。芝麻比较耐早,而豆类比较耐湿,芝麻与豆类混作有利于预防旱涝。新知讲解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花生生于气候温暖、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生长季节较长。新知讲解荷花: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多水的黏质土是其适生地。新知讲解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米。芦苇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这种环境下的土壤多为黏质土。新知讲解蚕豆:豆科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主根短粗,多须根,根瘤粉红色,密集。茎粗壮,直立。生于温暖湿地,适合保温、保肥性都好的壤土。新知讲解苹果树:是落叶乔木,通常树木可高至15米,但栽培树木一般只高3~5米。树干呈灰褐色,树皮有一定程度的脱落。最适合保肥能力较强,排水良好的壤土。新知讲解根据植物特性分析适合生存的土壤环境1.判断适合仙人球和水稻生存的土壤环境。仙人球是外形呈球状的仙人掌科多肉植物的统称,有很多品种。仙人球喜阳光、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根据这种特性,仙人球适合生长在沙质土里。新知讲解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秆直立,高0.5~1米。水稻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因而适合的土壤为黏质土。新知讲解2.制作“土壤与植物”卡片。植物名称 生长习性西瓜 沙质土植物名称 生长习性莲花 黏质土植物名称 生长习性月季 壤土新知讲解土壤能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空气和养分,而不同类型的土壤在保水性、透气性和保肥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是不同的,这些特点正好满足某些植物的生长需求。从另一方面说,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是不同的,需要的土壤也不同。仙人球和水稻两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只是例子, 学习过程中要有所拓展。新知讲解三种类型的土壤新知讲解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壤课堂练习1.[填空]根据土粒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_______,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_______,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_______。2.[填空]_______加入适量的水搓一搓最容易搓成条。3.[判断]土壤和壤土是一回事。( )4.[判断]沙质土中因为含有较多大颗粒的沙粒,空隙比较大,所以渗水性好。( )5.[判断]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黏质土×√√课堂练习6. [选择]根据实验判断,渗水性最强,保水性最差的土壤是( )。A.壤土 B.沙质土 C.黏质土7.[选择]种植苹果树,我们应优先选择( )。A.壤土 B.沙质土 C.黏质土8.[连线]根据下面的说明,判断土壤的类型。连一连。能搓成条,但容易折断 沙质土能握成团,且不容易散 壤土用手捻,比较粗糙 黏质土BA活动手册活动手册课堂总结本课通过观察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用手捻一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粗糙程度等;和点水握一握,感觉土壤是否容易握成团;加点水搓一搓,感觉土壤的黏性以及加水后的可塑性。板书设计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土壤的类型(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核心素养※通过观察土壤颗粒和阅读资料,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并说出它们的特点。※会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观察和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征。重点※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物。难点教学内容经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这一课,将由观察土壤的颗粒入手认识土壤的类型。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土壤的外观,发现其外形的颗粒状特征以及颜色、颗粒等状况,形成对土壤特征的初步认识。第二部分,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可以按照土壤中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类。第三部分,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类型的土壤,描述它们各自的特征。运用的方法有: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颜色的深浅等;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第四部分,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并能举例说出某种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样的植物。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样本,土壤渗水性实验装置(包括过滤杯、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水。教学过程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说说你的发现。观察目的:观察土壤的颗粒。观察工具:放大镜、小棒。观察方法:用小棒轻轻拨开土壤,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观察记录: 放大镜下土壤的颗粒沙质土 黏质土 壤 土观察分析:(1)沙质土。由80%以上的沙粒和20%以下的黏粒混合而成的土壤,泛指含沙很多的土。这种土壤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种时需要改良,不太适宜某些植物的生长。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2)黏质土。黏质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一般的黏质土都是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的。而在原地风化,颗粒较大且成分接近原来石块的,称为原生黏土或者一次黏土。这种黏土的成分主要为氧化硅与氧化铝,色白且耐火,为配制瓷土的主要原料。(3)壤土。壤土是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沙粒含量差不多的土壤。质地介于黏质土和沙质土之间,兼有黏质上和沙质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观察结论: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沙质土主要含有较大颗粒的沙粒,沙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黏质土主要含有细小颗粒的黏粒,黏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壤土中三种颗粒的含量差不多,颗粒之间的空隙大小适中。设计意图:土壤中有很多颗粒,这些颗粒有大小的不同,这一点学生可能并没有留意过。本活动就是要引导学生借助放大镜,认识土壤是颗粒状的这一特征,仔细观察这些颗粒,为认识土壤的类型做好铺垫。用多种方法比较三种土壤的不同1.观察三种土壤的特征。实验材料:放大镜,水,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各一份。实验步骤:(1)用手捻一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粗糙程度等。所使用的三种土壤应同样干燥。(2)和点水握一握,感觉土壤是否容易握成团。(3)加点水搓一搓,感觉土壤的黏性以及加水后的可塑性。所使用的三种土壤应同样潮湿。实验分析:(1)用手捻,沙质土比较粗糙,黏质土比较细腻,壤土粗糙程度适中。(2)和水握,黏质土很容易握成团,且不容易散;壤土也能握成团,但是容易散;沙质土不容易握成团,松手即散。(3)加水搓,黏质土容易搓成条,而且弯折不断;壤土也能搓成条,但是容易折断;沙质土不容易搓成条。实验结论:沙质土颗粒大、粗糙、不容易握成团、不容易搓成条;黏质土颗粒小、细腻、容易握成团、容易搓成条;壤土颗粒大小适中、粗糙程度适中,能搓成团,但是容易散,能搓成条,但是容易折断。设计意图:土壤有很多分类方法,教材中所介绍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土壤中所含沙粒、粉粒和黏粒的多少来分。这样的分类方法从理论上说容易,但是可操作性比较差,因此教材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加以介绍。2.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实验目的:了解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实验猜想:______的渗水性最好,______其次,______最差。(填“黏质土”“壤土”或“沙质土”)实验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壤土、量杯、漏斗、水、搅拌棒。实验步骤:(1)准备三种质量相同的土壤: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分别放入三个漏斗中。(2)将装有土壤的漏斗放置在量杯上,同时向三个漏斗中缓慢地倒入等量的水(150毫升为宜),比较渗出水的速度及颜色。实验现象:沙质土中渗出水的速度比其他两种土壤要快,且水流较大;黏质土中渗出的水较少,呈水滴状下落;而壤土中渗出的水开始是水流,但很小,慢慢变成水滴。实验记录:土壤类型 所用时间 渗水量沙质土 4分钟 90毫升黏质土 68分钟 56毫升壤土 40分钟 67毫升实验分析:沙质土土质疏松,颗粒间的缝隙大,透水透气性好,所以渗水很快。 黏质土中含沙粒很少且具有定的黏性,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壤土介于黏质土和沙质土之间,兼有黏质土和沙质土的优点,渗水性也介于二者之间。另外,由于三种土壤颗粒大小不同,土壤中颗粒空隙大小也不同,因而含水量差异较大,所以实验中渗出的水量也不同,其中渗水量按照从大到小排序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实验结论:黏质土渗水最慢,说明渗水性差;沙质土渗水最快,说明渗水性好;壤土渗水速度中等,说明渗水性适中。3.总结。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不同设计意图:地质工作者在判断土壤质地的时候,会采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这就是教材中出现的“捻一捻”“握一握”“搓一搓”以及比较,这可以视为研究土壤的标志性方法。将这些方法介绍给学生,不仅可以让他们借此比较不同类型土壤的不同,还能教他们学会“专业的事情要用专业的方法”这一道理。了解不同土壤的特点与适合生长的典型植物1.不同土壤的特点。2.常见植物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芝麻: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60~150厘米。由于芝麻茎秆直立,遮阴面积少,因此常用来与矮秆作物混作。芝麻比较耐早,而豆类比较耐湿,芝麻与豆类混作有利于预防旱涝。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花生生于气候温暖、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生长季节较长。荷花: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多水的黏质土是其适生地。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米。芦苇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这种环境下的土壤多为黏质土。蚕豆:豆科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主根短粗,多须根,根瘤粉红色,密集。茎粗壮,直立。生于温暖湿地,适合保温、保肥性都好的壤土。苹果树:是落叶乔木,通常树木可高至15米,但栽培树木一般只高3~5米。树干呈灰褐色,树皮有一定程度的脱落。最适合保肥能力较强,排水良好的壤土。根据植物特性分析适合生存的土壤环境1.判断适合仙人球和水稻生存的土壤环境。仙人球是外形呈球状的仙人掌科多肉植物的统称,有很多品种。仙人球喜阳光、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根据这种特性,仙人球适合生长在沙质土里。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秆直立,高0.5~1米。水稻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因而适合的土壤为黏质土。2.制作“土壤与植物”卡片。土壤能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空气和养分,而不同类型的土壤在保水性、透气性和保肥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是不同的,这些特点正好满足某些植物的生长需求。从另一方面说,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是不同的,需要的土壤也不同。仙人球和水稻两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只是例子, 学习过程中要有所拓展。设计意图:土壤能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空气和养分,而不同类型的土壤在保水性、透气性和保肥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是不同的,这些特点正好满足某些植物的生长需求。从另一方面说,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是不同的,需要的土壤也不同。教材通过阅读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在土壤类型和植物生长需求两方面建立对应关系。课堂总结本课通过观察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用手捻一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粗糙程度等;和点水握一握,感觉土壤是否容易握成团;加点水搓一搓,感觉土壤的黏性以及加水后的可塑性。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三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第5课 土壤的类型(教案).doc 5-1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壤.mp4 5-2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mp4 5.三种类型的土壤.mp4 5.比较土壤的渗水性.mp4 三年级科学上册5.土壤的类型 (苏教版) 42张PPT+音视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