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023广东卷
2023年地理高考试题广东卷采用了“16+3”的模式,即16个选择题和3个综合大题,又进一步细分为8个选择题组,2个综合大题分别有3个设问,第3个综合题10分,设问为2个,考查海洋相关知识,相当于在2022年海洋地理和环境保护二选一的基础上演变为海洋地理必答题。
2023年广东卷以区域为主题,在真实的情景材料中考查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其影响;冷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城乡人口迁移以及乡村振兴;电商的发展和演变;地球运动与太阳辐射;岩石的差异性侵蚀;青藏高原土壤发育;长三角城市化的演变;农业综合与乡村振兴;自然地理综合(沙丘成因、地质构造与地下水、河道硬化对下游地下水的影响);海洋地理(海水交换与洋流)。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A.大幅增加 B.保持不变 C.略有增加 D.有所减少
2000-2008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都约为2小时,属于大幅减少。2008-2016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时间均不足 0.5小时→2008-2016年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缩减。
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距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1.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期间长江下游两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A.大幅增加 B.保持不变 C.略有增加 D.有所减少
长江下游南岸2000年、2008年及2016年距江岸相同距离的平均跨江时间均比北岸略短。影响车辆跨江耗时的原因有路程、通行速度等。南北岸跨江直线距离相同,南岸跨江耗时比北岸耗时短,可推知跨江耗时的影响因素为通行速度,公路网的完善有利于车辆的快速通行,从而缩短跨江通行时间。
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3.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 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
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 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
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水汽不会凝结。
18日14时-20时气温达到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汽饱和形成降水+风速增大,应为风雨交加;在18日20时--19日4时,离地2m气温低于0℃且气温依旧达到露点温度,降水为降雪,2m以下到地面,温度高于2℃,会出现冻雨,即冻雨夹雪,伴有大风;19日4时--20时,离地2m气温低于0℃+气温高于露点温度,降雪停止,仍有风,即雪花纷飞。
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4.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对流旺盛 B.逆温增强 C.暖锋经过 D.冷锋过境
18日14时-19日20时,大风、降温、雨雪
我国吉林省
11月中旬
冷锋过境
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5.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 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
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 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
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
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
吸引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
水中碉楼位于台山白沙镇陈坑水库,建于1921年,百年之久而屹立不倒。关键是它矗立在宽阔的水库中央,在清澈库水的倒映下,在周围山清水秀的映衬下,高清冷傲,沧桑唯美,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6.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 )
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 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
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 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
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
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
浙江省温岭市制鞋业发达,Z镇是该市最大制鞋基地,其制鞋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该镇制鞋业趋于更加灵活化。图示意Z镇制鞋业发展历程。7.电商的发展对该镇制鞋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
A.制鞋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提高 B.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市场扩大
C.生产更加集中、营销渠道稳定 D.制鞋工艺更加标准化、统一化
电商的发展对该镇制鞋业的影响更多为扩展了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扩大了销售市场,使生产要素的联系更为紧密,流动速度加快
浙江省温岭市制鞋业发达,Z镇是该市最大制鞋基地,其制鞋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该镇制鞋业趋于更加灵活化。图示意Z镇制鞋业发展历程。8.进入智造型阶段,该镇制鞋业最显著的变化是( )
A.原料汇聚及供应渠道增多 B.加工生产及供货周期变短
C.研发设计及服务水平提高 D.成品库存及集散能力增强
智造过程通过自动化装备及通信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可以有效提高研发设计及服务水平
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9.在图a中,符合图4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此时长沙位于晨线附近+西侧一点,处于夜半球,夜半球处于背对太阳状态,近地面无法接收到太阳辐射,因此近地面太阳辐射接近于零;此时长沙位于晨线附近,随着海拔的升高,接收到太阳辐射的区域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应呈现增加的趋势
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10.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A.CO 量减少 B.空气温度降低 C.大气越稀薄 D.人类干扰越小
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太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吸收、散射、反射。白昼期间气球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海拔逐渐升高,大气变稀薄,空气中的尘埃分子减少,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削弱作用变弱,故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多
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者,称为岩崩;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崩。崩塌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山崩限于高山峡谷区内。崩塌体与坡体的分离界面称为崩塌面,崩塌面往往就是倾角很大的界面,如节理、片理、劈理、层面、破碎带等。崩塌体的运动方式为倾倒、崩落。
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11.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
A.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 B.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
C.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强 D.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软岩层岩性软,更容易被侵蚀,使得软岩层上部的坚硬的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崩塌
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12.同学们提出的以下预防崩塌危害措施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的是
A.岩土变形预警 B.危险岩体清除
C.气象水文预报 D.游客行为监管
岩土变形预警可以运用GPS系统完成;危险岩体清除需要用工程机械,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完成;气象水文预报可以运用RS系统完成;游客行为监管可以运用RS系统完成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草毡层是指在寒冷温带气候条件下或者高寒草甸植被下,具有高含量有机碳的有机土壤物质、活根与死根根系交织缠结成草毡状的土层,用符号“Ao”表示。草毡层通常呈不规则斑块状散布于地面,有机质含量可达10% 30%,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为主。它有以下两个特点:①特殊的有机质积累过程,由于常年气温低,湿度大,冻结期长,植物生长缓慢,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很低,死亡后的根系难以分解,而以有机残体或粗有机质累积于土壤表层,形成软绵绵的草毡层;②较长时间内的冰冻低温和较短的温暖季节内滞水还原导致根系盘结而不能下扎。
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13.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 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增加: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细土物质=矿物质
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14.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 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草毡层遭到破坏
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
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风力大
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某特大城市近几十年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三个阶段。15.由阶段Ⅰ发展到阶段Ⅱ,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推动力主要是
A.人口增长、社区改造 B.社区改造、政府引导
C.企业参与、人口增长 D.政府引导、企业参与
阶段Ⅰ向阶段Ⅱ发展主要表现为远郊区产业园、工业区数量变多,规模变大,新建了开发区、高新区,生产要素、居住要素、消费要素流动更趋于远郊,流动更为频繁。
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主要得益于政府的规划引导和企业的参与。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产业升级换代和城市服务配套,达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匹配,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互融发展。
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某特大城市近几十年来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三个阶段。16.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Ⅲ郊区演变的最显著特征是
A.产业分布均衡 B.产城融合加强
C.空间结构单一 D.居住功能弱化
阶段Ⅲ相较于阶段I,远郊区形成了更多产业园、工业区,并逐步形成了新城、新区各要素也流向新城、新区,产城融合加强
龙胆草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之称,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1)分析该县适宜龙胆草大规模种植的自然地理条件。
位于辽宁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空气潮湿;位于长白山余脉,地势起伏大,排水条件好;位于中纬度山区,气候温凉;坡地面积广,大部分土壤呈弱酸性,适宜大规模种植。
该县是我国优质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产品售价低。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十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图3),提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2)简述农户参与图示的新型组织模式能获得哪些方面的益处。
农户为基地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收入;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风险共担,提升农户抗风险能力;龙头企业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当地经济收益;基地知识溢出为农户服务,促进农户提升种植技能。
经济收入+知识技能+市场稳定
(3)该县如何利用“清原龙胆”品牌优势进一步打造优质龙胆草产业基地?
加大品牌宣传和营销力度,加强交易集散中心建设,扩大市场影响;进一步选育优良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夯实良种繁育及供应基地;建设深加工基地,吸引知名企业及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进入,生产龙胆系列优质产品;利用品牌优势,建设康养、科普、研学和文创等产业基地。
风力沉积过程
1.物质条件
沉积物来源
2.动力条件
外力搬运
3.沉积条件
风速降低/遇到障碍物/气流中的含沙量过饱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风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区。(1)分析图a中布赫特山西南麓山前区域发育较大面积沙丘的主要成因。
布赫特山以西地区细粒碎屑物质丰富;受盛行西风搬运,形成风沙流;受西北-东南走向的布赫特山脉阻挡,叠加山丘北侧局地地形影响,有利于沙丘发育和存续。
巴音河在宗务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积的冲洪积扇;2015年12月,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km的河道进行了硬化。图a示意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图b示意图a中P1,P2两点之间的水文地质剖面。(2)如图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且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含水层较厚的原因:此区域为向斜构造,利于冲洪积物堆积;断层加剧凹陷,进一步增加冲洪积物堆积厚度,导致含水层明显加厚。地下水在河道以南溢出的原因:德南隆起是背斜构造,阻挡地下水水平运动,抬升地下水位;地下水通过河道南侧断层处形成的通道,溢出地表。
2015年12月,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km的河道进行了硬化。(3)指出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对其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影响:造成地下水水位抬升。
理由:该段硬化河道减少了出山口区河水下渗,加大了向下游的径流量;下游河段下渗量增大。
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1)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气候变冷,夏季风势力减弱,海水扰动减小;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海冰范围扩大且历时长,不利于上、下层海水交换;海平面下降,日本海与外海交换减弱,洋流影响减弱。
19.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域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2)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观点:支持对马暖流形成于8千年前。理由:距今约8千年前,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增强,说明此时对马暖流形成扰动海水;现代对马暖流分布在日本海的东部、中部和南部,与8千年前相似。
19.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域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2)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观点:不支持对马暖流形成于8千年前。理由:距今约8千年前,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才增强,证据单一,不能判断对马暖流此时形成;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非常多,不能通过一个因素来判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