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线段AB,CD哪条长?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大?一样长一样大为了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和工具。这些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量。尺、钟表、温度计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仪器。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二、长度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 符号:m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km dm cm mm μm nm丈尺寸>>小资料: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m/s光在一年所走的路程长度是1光年二、长度的测量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km m dm cm mm μm nm1101001000dmcmmmmx10÷101mmmumkmnm3.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 m 1 mm=0.001 m=10-3 m1 dm=0.1 m=10-1 m 1 μ m=0.000 001 m=10-6 m1 cm=0.01 m=10-2 m 1 nm=0.000 000 001 m=10-9 m练习不相邻单位换算:1cm= μm , 1μm= cm,1dm= nm, 1nm= cm.28m= mm, 50nm= m10410-410810-72.8×1045×10-8课堂练习1.给下列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①某同学的身高是16.6( )②一铅笔的长度是18( )③一张纸的厚度是100( )④教室每层楼高3.2( )dmcmm常用的测量工具认识刻度尺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最小刻度值)。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正确使用刻度尺①会选:适合的量程和分度值②会放: 尺子紧靠被测物体 ,有刻度的一边与被测边平行③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④会读:读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会记:数值+单位分度值:1mm零刻度线思考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想一想: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与同学交流,决定自己的测量方案。做一做:将测量结果填入课本的表格中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测多算少”1、测出整本书的厚度H;2、算出纸的张数N;3、一张纸的厚度D=H/N。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平移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2)化曲为直测纸厚,细丝直径(3)累积法古巴比伦人在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日晷(guǐ)计时了,中国是在3000年前的周朝。公元前140年,古希腊人制造了含30至70个齿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计时器。1世纪左右张衡改进了浑天仪,用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1955年,世界上第一款电子表诞生。1969年,人们成功将石英晶体运用在钟表上,世界上第一只石英表诞生。21世纪,根据原子钟原理而研制的能自动对时的电波钟表技术逐渐成熟。表的极简史 "钟表 "极简史日晷欧洲垂直式日晷铜壶滴漏英国大本钟一些现代常用的钟表:结构复杂的机械表石英钟多功能的电子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计时。各种各样的表同学们还记得最新的标准米是如何界定的吗?1983年,联合国计量组织在巴黎举行会议,把光在真空中299792458分之一秒所走的距离定为一个新的标准米,但若要准确确定标准米的长度,应先确定什么?确定1秒是多久。你知道单位“秒”的来历吗?人们最早是利用地球自转运动来计量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平太阳日,人们将一个平太阳日的1/86400作为一秒,称作“世界时秒”。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原子能级跃迁的周期来定义标准秒,按此定义复现秒的精确度已优于十万亿分之一秒。因为地球的自转有长期减慢的趋势,由太阳日确定的世界时秒不能保持恒定。时间的单位时间的单位我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时间呢?我们一般用字母t 或者T 来表示时间(time)。换算关系:1h=60min=3600s。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国际单位:秒 符号:s换算?①机械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开始/启动键时,表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下开始/启动键时,表针停止转动,读数。第三最后按下复位键时,表针弹回零点。机械停表的使用及读数。四简记:一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例.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停表的实物图,长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短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图中显示的时间是 。30s0.1s15min30s(0.5min)9min38.5s②机械停表的读数:要分别读出分和秒并相加.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1大格是1min,所以每一小格是0.5min。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显示的时间为min s。26三、误差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间的差异2.误差的来源:(1)估读不可能十分准确(2)仪器本身不够精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4)测量方法3.误差不可消除(2)改进测量方法(3)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只能减小,不可消除!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误差单位:s、h、min等测量工具:停表、钟、表等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工具、方法、平均值。)课堂小结1.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的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 分度值是1cm的15m皮尺 B. 分度值是1mm的1.5m钢卷尺C. 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D. 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的硬杆尺D2.某次体检时测得小明的身高是1.65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B. 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C. 0.650m是估读值D. 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B附加题:为了利用刻度尺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张玲和陈欢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A. 张玲同学实验方案:①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5周;②用刻度尺测量出所绕线圈的长度L;③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L/5;④用上述方法再测两次,取平均值;⑤整理器材。B. 陈欢同学实验方案:①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缠绕30圈;②用刻度尺测量出所绕线圈的长度L;③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L/30;④整理器材。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