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二章 声现象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堂导入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知道骨传导的原理和应用.301PART声音的产生01 声音的产生01 声音的产生1、把一根橡皮筋拉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01 声音的产生2、请同学们把手指放在喉结处,让我们从1数到10,感受声带振动发出声音.01 声音的产生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现象: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01 声音的产生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02PART声音的传播02 声音的传播人们听到声音时往往距发声的物体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的呢?02 声音的传播将闹钟放到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铃声有什么变化?02 声音的传播现象:随着空气的逐渐进入,铃声逐渐加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02 声音的传播实验:真空罩中的闹铃02 声音的传播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02 声音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 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02 声音的传播1、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2、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3、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02 声音的传播例1 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声C.没有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解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产生的声音就会停止,故A正确,D不正确;物体在真空环境中振动,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故B、C不正确.03PART声速03 声速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才会听到隆隆的雷声。这个现象表明,远处的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一段时间。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03 声速03 声速1.声速是描述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03 声速例2 在电子自动计时器普及之前,小型运动会上的百米赛跑项目还用人工计时.终点记时员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在看见起点发令员发令枪冒烟的瞬间开始计时.若计时员操作失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实际跑的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相差多少 (空气中声速为340m/s)解:他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实际跑的时间短些,相差0.294s.03 声速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04PART课堂总结04 课堂总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一般地,v(固体)> v(液体)> v(气体)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05PART课堂练习05 课堂练习1.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A.半导体网 B.磁性物质网C.真空带 D.金属物质网C05 课堂练习2.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D05 课堂练习3.我国已顺利进行“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翟志刚在太空舱中可以跟刘海明、景海鹏直接对话,但翟志刚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A.用通讯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音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B05 课堂练习4.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回声的传播速度等于原声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一定是340m/sA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