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叽叽喳》课时教学设计单元主题:我喜欢的动物课题名称:叽叽喳教学类别:绘画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鸟的基本结构,了解鸟的外形特点,能够用椭圆形与圆形表现不同动态的鸟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用基本形组合表现鸟的动态和装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鸟类动态变化的美,激发愉悦的心境,提高观察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用椭圆形与圆形组合成鸟教学难点:鸟的动态变化(难度解决途径):欣赏图片,观察鸟的动态,教师提示:椭圆形的大小、方向、位置的变化是动态变化的关键。教学准备:学具:铅画纸、记号笔、油画棒等教具:禽鸟类图片、学生优秀作品,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讨论与尝试1游戏:猜一猜。(听小鸡或小鸟的叫声)师:这是谁在叫呀?生:是小鸡和小鸟。教师揭示课题:叽叽喳2教师播放小鸡或小鸟活动的录像,请学生观察、感受并尝试绘画。学生观看并尝试绘画。3 师:画小鸡、小鸟时,你用了哪些形状?什么形状用得最多?生回答:蛋形,或椭圆形。4请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形。5归纳蛋形特点:接近圆形,略扁;线条弯曲流畅。可随意变化:有胖有瘦,有大有小,方向可不同[设计说明: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发现禽鸟的外形特征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也能从中观察到禽鸟的动态造型,为之后的描绘提供鲜活的素材。让学生尝试绘画,不仅考察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也为教师之后对于禽鸟基本形(蛋形)的特点归纳埋下了伏笔。]二、观察与发现1教师出示禽鸟类动物图片,请学生欣赏并观察。学生欣赏。2讨论并尝试,如何使禽鸟“动”起来?学生讨论交流。3教师摆弄教具示范并归纳:蛋形为基本形的大小、方向、位置发生变化,使小鸟“动”起来的关键。4接力游戏:师生共同在黑板上示范,学习具体的描绘步骤和方法。师先示范用基本形表现动态,提示学生要把禽鸟主体画的大一些。学生添加其他组成部分:1嘴、眼、爪等2添加羽毛或花纹(线条的疏密组合)3添背景4涂色[设计说明:通过利用教具来示范,能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并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和了解让禽鸟“动起来”的“奥秘”所在,从而解决了本课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接力游戏”这一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具体的绘画步骤及其绘画要点,为之后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参照。]三、绘画与辅导1看书,欣赏其他学生优秀作品。2师出示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难度进行作业):要求:以蛋形为主,画出有动态变化的小鸟或鸡。1:能用蛋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小鸟或鸡。2:小鸟或鸡的动态富有变化,构图饱满。3:能表现出小鸟或鸡的有趣的故事画面。3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设计说明:通过出示分层作业要求,能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绘画能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真正做到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四、展示与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2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用简洁语言自评。3出示评价参考内容,学生互评:能运用各种蛋形概括表现禽鸟禽鸟的动态表现生动有变化羽毛的添加有特点能表现有趣的故事情节4教师评讲并小结: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可以用形状概括,要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设计说明:一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评价时往往过于简单,讲不出重点。在评价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内容作为参考,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在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本课学习要点的印象。]作业设计:作业内容:能想象并用椭圆形与圆形表现有动态变化的鸟。作业要求:基本要求——用椭圆形和圆形画出小鸟的动态,表现鸟的美丽造型。提高要求——能表现不同动态的小鸟,并想象添加有趣的故事,以丰富画面。评价要求:用椭圆与圆形为基本形概括表现鸟;鸟的动态表现生动有变化;羽毛的表现方法各异;能表现有趣的故事情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