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题班会 做一个从容的人生行者(时间管理高中)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主题班会 做一个从容的人生行者(时间管理高中) 素材

资源简介

主题班会--做一个从容的人生行者(时间管理|高中)
01.活动背景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即把所有的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既重要又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和初中相比,高中生面临九门学科的学习,学习任务重,内容量大,再加上高考的压力,对知识及成功的渴求度更高,内心容易浮躁、慌乱。因此,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把较多的时间花在“既重要又紧急”以及“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上,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只能忙于应付各种学习任务,造成学习、生活质量的下降。
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站在了18岁成人的边上,开始对自己的职业及人生有了一些构想,所以也希望能够在除学习之外的时间,做些和自己长远的人生目标相关的事情,可是面对沉重的课业负担,又不知该如何安排。
针对以上问题设计这节班会课,以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对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影响,找到让自己生活得更加从容的法门。
02.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思考常常忽略“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的原因。
(2)引导学生探究一些能够保障“重要但不紧急”这一类事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过程:认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及其重要意义——思考忽略其之原因——探究保障其顺利实施的措施——课后活动延伸。
(2)方法:视频启发、现场调查、小组讨论、成果分享、“时间表”及“知识树”的建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并深刻感受这类事情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不要把眼光仅仅放在“紧急”或“紧急且重要的事”上。
(2)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种从容的生活方式。(长期目标)
03.活动对象及准备
活动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视频制作、课件制作、小奖品、“知识树”的制作
04.活动过程
【导入环节】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现在的生活状态,你会用什么词?
(学生可能会回答“累”“无聊”“忙”“茫然”“有趣”等,教师引导到标题上。)
环节一:认识它
引导学生意识到什么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及其重要意义。
活动一:播放一段视频《“班草”的一天》。
【教师提问】
1.在这位同学所做的这些事情中,哪些事情是你有时间才做或经常排在最后才做或从未做过的?
(教师答案:晨跑、读“闲”书、背单词、听音乐、吃苹果、和朋友聊天、练习口语、练瑜伽、每天帮语文科代表抱作业本……)
2.你觉得其中哪些事是有意义的?
【教师点拨】
根据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有些事情平时看起来不紧急,但是又会对实现某个重要目标有重要影响。我们就把这类事称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活动二:请同学们在已发的纸的左面罗列出一些你偶尔会做或想去做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并简单分享你罗列这些事情的原因,如:
(1)读书,特别是读那些非实用性的书。
(2)锻炼身体。
(3)与智者交朋友。
(4)听音乐会、看电影戏剧等艺术活动。
(5)潜心一到两项业余爱好。
(6)广交朋友并为他们做事情。
【教师小结】
坚持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可以将“紧急且重要的事”变为“重要不紧急的事”,这样你就会从一个匆忙的救火队员变成一个从容的人生行者,最终提升了你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背单词是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很重要,但从每天来看并不紧急,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1天没背单词,没事,没看出明显的区别……
2天没背单词,没事,没看出明显的区别……
3天没背单词,没事,没看出明显的区别……
根据这个理论,对于任意一天,背不背单词其实都没有任何影响!
直到有一天,要考试了,或者你认识了一个外国朋友,一切就变得紧急了起来。
又如:练肌肉(健美男PK豆芽菜)。
环节二:挖掘它
引导学生思考常常忽略“重要不紧急的事”的原因。
【教师提问】
其实就算我们明白了这些事情是重要的,但可能也不会经常去做,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因为时间不够,因为经常有突发的紧急的事情会改变计划,因为做事拖拉坚持不了……)
环节三:抓住它
引导学生探究一些能够保障“重要但不紧急”这一类事顺利实施的措施。
【教师提问】
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可以发现,大多数同学的问题是没有时间。可是一天就只有24小时,我们要上课,要做作业,要睡觉吃饭,那用什么时间去做那些你刚刚罗列出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呢?
(学生可能会给出一些很具体的时间,教师进行提炼、总结。)
【教师小结】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碎片时间来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活动】
1.请列出周一至周五每天可供你支配的碎片时间。
2.请列出周末(周六、周日)每天可供你支配的碎片时间。
(课堂呈现学生的时间表,寻找哪个同学所给出的碎片时间最多,哪个同学寻找到的时间最少,进行比较。可给小奖品。)
3.指导学生将“环节一”中所列出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安排在这些时间内,专时专用,形成一张“时间表”。(现场呈现两位同学的成果)
【注:第2、3项每个人的区别度较高,不适合在课堂完成。教师发放时间安排表,由学生课后填写完成】
【教师提问】
有了固定的时间,也并不代表一定可以持续地将这些事做下去,怎样可以保障这些重要之事不受芝麻绿豆小事或突发事件牵绊呢?
(每个小组贡献一条妙计,写在所发的“苹果卡”上,谁先想到谁就先贴到“知识树”上,后贴者不能重复。)
【教师讲解或补充】
锦囊1:寻找一个同伴(闹钟、家长、同学等)。
锦囊2:要将这件事情变成一种习惯。
锦囊3:要有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激发内在驱动力。
(这就是“树根”,至此“知识树”完全建立,教师简单小结。)
环节四:运用它
课后活动延伸(任务卡)
【结束语】
太多紧急的事把重要的事推到了边缘,长此以往,我们就会成为一只陀螺,忙碌却无趣。让生命分一些时间给看似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正是这些事平衡了生活中的繁忙与枯燥,茫然与无序,使自己成为一个从容的人生行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