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五、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五、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物体的浮与沉》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
  ②知道鱼、潜水艇、飞艇和密度计的沉浮原理;
   ③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玻璃瓶的上浮、下沉和悬浮,使学生建立起三种状态的概念,并且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产生三种状态所需的条件;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解释密度计、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勤奋学习、科技强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物体的浮沉与其受力的关系,物体的浮沉与其密度及液体密度的关系
【教学媒体及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一只新鲜鸡蛋,25个盛水容器和25个玻璃瓶。视频、图片、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泡沫或木头被压入水中,放手后要上浮,铁块在水中要下沉,潜水艇或鱼儿在水中就更自由了,可以下沉,又可上浮,还可以停在水中任一深度处。那么,物体是怎样实现浮沉的?这就是本节要学的内容。 举例、思考、讨论。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入新课。
进行新课(板书课题)演示实验取一只新鲜鸡蛋,放在清水中,观察它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向水中慢慢加些盐,并轻轻搅拌,观察到鸡蛋怎样运动?如果再加些清水,观察到什么现象? (a) 鸡蛋放入清水后,它是上浮还是下沉? (b)加盐轻轻搅拌的目的是什么?(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 盐水溶于水后,变成盐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加盐会导致液体的密度的增大; (c)随着不断地往水里加盐,有什么现象出现? (d)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以供参考) 可以对鸡蛋做受力分析; 这里有两个状态,一个是鸡蛋下沉的状态,另一个是鸡蛋上浮的状态; 在两个状态过程中,鸡蛋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 鸡蛋只受到浮力和重力,重力没有变,那么肯定是浮力的变化引起它下沉和上浮;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鸡蛋下沉;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 (a)学生观察回答。(b)教师引导得出搅拌的目的,一步一步让学生建立起加盐水是改变液体密度的概念。 (c)学生观察发现,鸡蛋上浮了,有的学生很吃惊。(d)学生思考。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让他们分析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培养学生善于交流与合作的精神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要求:用盛水的容器和玻璃瓶完成实验,并填写观察的结果。教师矫正学生总结出的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①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② 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③ 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学生动手实验,发表见解,讨论交流。自己总结物体的浮与沉条件。 亲身体会,建立经验,获取实验数据
(三)浮沉条件的应用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9-18图,从受力分析的角度让学生弄清密度计的原理。2.让学生观察“潜水艇”模型课件,引导学生总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将较复杂的问题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使学生容易接受。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弄清热气球的工作原理。思考与讨论:你煮过饺子吗?生饺子被放入锅中时便下沉到锅底,煮熟的饺子浮起来了,如果把凉的熟饺子放入锅中,又沉到锅底,这是为什么? 看书,讨论分析密度计的原理。观看放映,总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列举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浮力解决问题的实例。 通过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强调重要内容及注意事项,特别强调要从受力分析的角度让学生弄清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等的工作原理。 紧扣目标,回顾一节课的收获,提出学习的困惑。 学会梳理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五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G物 上浮 最终漂浮  ρ液>ρ物
   F浮=G物 悬浮       ρ液=ρ物
   F浮<G物 下沉 最终沉底 ρ液<ρ物
2、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及应用
1.改变重力的大小 例如:潜水艇
2.改变浮力的大小(改变ρ液或 V排 )例如:轮船,盐水选种
3.气球和飞艇:ρ气<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容知识、方法、能力、应用于一体,实际教学活动的组织可以分两节进行,第一课时放在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与下沉”、“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活动中,从学生的自主探究中悟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课外活动结合重力、浮力的计算和本节的内容加以适当的练习与反馈。第二部分以“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为主,建议:通过对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和密度计浮沉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制作“密度计”、“孔明灯”和“浮沉子”的小实验,在活动中应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