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以礼待人》资源包(课件(共38页)+视频素材+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以礼待人》资源包(课件(共38页)+视频素材+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课题 以礼待人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第二框“以礼待人”,引导学生探讨文明有礼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再扩展至“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懂得参加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从态度、用语、仪表等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能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能力目标: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类礼节和礼仪,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
重点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难点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视频:文明在心礼仪在行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探究问题:1 你所在的城市(乡村)中渗透着哪些礼仪文化?2 日常生活中,你对“礼”字是如何理解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点拨总结,顺势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分析问题。 观看视频,感悟生活中“礼”的存在,同时谈谈自己对“礼”的理解,寻找差距,顺势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板块一:待人礼为先观察生活:观察周围人们的待人接物,哪些行为体现了“礼”?课件展示学校要求学生发型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辩证思考问题。教师总结: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我们身边,是否存在着“无礼”行为,它们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课件展示两个镜头,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角度)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课件拓展:个人的基本礼仪要求课件展示图片及相关新闻截图,引发学生合作与探究:生活中若是不断充斥着这样的信息,社会治安与秩序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课件播放视频:一孕妇着急拿药想插队,没想到后面的大哥竟然这样做,这一幕真是太暖心了!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角度)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课件展示图片材料:一篇题为“八国阅兵对比,当中国解放军正步出场时,你就会知道什么才叫霸气”的文章在网上疯传……补充文本:2023年5月16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外联部开展了一场外事礼宾培训活动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培训活动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角度)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形象。板块知识汇总板块二:做文明有礼的人播放视频:礼仪在行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分享与交流:你听过《“无礼”与“五里”》的故事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情景相同,结果不同?教师总结:1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课件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观看图片,为什么不同的生活场景我们的着装是不同的?为什么不同身份的人的着装是不同的?教师继续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辩论赛
正方观点:学生就应该有学生的样子,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留长发。反方观点: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发型和着装不得强制要求。教师总结:2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文本拓展:中学生的仪表仪容的相关要求。教师继续点拨:3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课件呈现“礼仪之邦”的图片,同时对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板块知识汇总 感悟生活,分析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列举生活中“无礼”的事例。思考两个镜头下人们不同的内心感受阅读文本,提高礼的能力参与课堂探究活动。观看视频,感悟“礼”对社会秩序的作用观看图片及文本,感悟“礼”对国家形象的意义教材标注观看视频,感悟生活中“礼”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的结果,分析两种不同的做法结合不同的生活场景,分析问题。学生分组,展开辩论教材标注 感悟生活,提升分析生活的能力。分析学校身边的事,感悟礼的存在加深对“礼”的理解。两个镜头,正反对比,感悟“礼”对个人的意义。通过文本拓展,提高“礼”的能力,同时落实素养目标。为讲解“礼”对社会的意义做好铺垫。观看视频,感悟“礼”对社会秩序的作用感悟“礼”对国家形象的意义落实知识目标。感悟生活中“礼”的具体要求。引用传统故事,讲解文明用语的重要性感悟“礼”在着装、仪表等方面的要求。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时为呈现知识点做好铺垫。结合中国的“礼仪之邦”的称谓,同时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文化自信。落实知识目标
课堂练习 1 (2023 湖北)细微之处显美德,细节之中见文明:前排同学为上课时多次干咳的老师递上一杯热水;骑行男子狂蹬自行车为急救车开道;小男孩蹲下身子将不小心打翻在地的粥擦拭干净;俩萌娃向让行的公交司机九十度鞠躬致谢……这体现出他们( C )①文明有礼 ②诚实守信③关爱他人 ④尊重他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 (2023 广东)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下列行为能体现此良好品质的是( D )A.小吴聚餐时践行光盘行动B.小周积极参加校园活动C.小郑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D.小王见到长辈主动问好3 2022年8月,广元政务发布《广元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为争创全国第七届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该倡议号召全体市民讲究文明礼仪,遵守社会公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做文明有礼的广元人。阅读材料,请分享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文明有礼的广元人。参考答案
①讲究文明礼仪。待人接物,与人交往要注意衣着得体,语言文明,举止文雅,态度谦和等。②遵守社会公德。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公共场所有序排除,不大声喧哗,体现文明素养。③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不随意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④热心好客,乐于助人。对于外来客人,要热情给予帮助,等等。 结合本节内容,达标训练 试题的选材注重难易系数的搭配,既有简单的材料分析,同时又附加了中考真题,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实现有效提升。
课堂小结 播放视频《礼仪之邦》 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联系本节所学知识,情感升华 情感升华,落实素养目标,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
作业布置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为喜庆双节,营造喜庆热烈、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广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知荣辱、重礼仪、讲文明的良好风尚,某校团委准备举行以“文明交往礼为先”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完成下列问题:(1)【我设计】为了宣传本次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我列举】请你列举至少两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3)【我演讲】校团委决定开展以“文明有礼,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撰写一份300字左右的演讲稿。 课下完成 探究性试题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分析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培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以礼待人
部编版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素养目标: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能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能力目标: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类礼节和礼仪,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
新知导入
文明在心礼仪在行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探究问题:
1 你所在的城市(乡村)中渗透着哪些礼仪文化?
2 日常生活中,你对“礼”字是如何理解的?
新知讲解
板块一:待人礼为先
观察生活:
观察周围人们的待人接物,哪些行为体现了“礼”?
新知讲解
你们学校会对学生的仪表仪容做出相应的规定吗,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
新知讲解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观察生活:
在我们身边,是否存在着“无礼”行为,它们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新知讲解
镜头一:
一天,一个不满10岁的小男孩到医院放射科拍摄足部透视片时,问李医生:“阿姨,我的脚臭吗?”李医生回答:“臭也没关系。”这时孩子的妈妈说:“孩子脚伤了,来医院前他自己用香皂洗了三遍。因为穿球鞋脚臭,怕熏着阿姨。”李医生连连夸奖男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件事使她的心情舒畅了好几天。
小男孩的举动为什么会让李医生的心情舒畅好几天?
新知讲解
镜头二:如果你是漫画中的这两个人,你会有怎样的内心感受?
新知讲解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角度)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新知讲解
你喜欢和图片中的哪些人交流?
新知讲解
知识拓展:让别人更容易接纳自己的几个礼仪要求:
仪表——第一印象的关键 美发——并非时尚就是好
时髦——也可能有伤大雅 微笑——人生的无价之宝
仪态——展示您的教养 站姿——要有稳定感
坐姿——讲究稳重感 走姿——展精神风貌
行为——注意情境、角色 言语——体现你的修养水平
乘车——礼让有序皆方便 出国——祖国形象记心中
新知讲解
合作与探究:
生活中若是不断充斥着这样的信息,社会治安与秩序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新知讲解
一孕妇着急拿药想插队,没想到后面的大哥竟然这样做,这一幕真是太暖心了!
新知讲解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角度)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新知讲解
一篇题为“八国阅兵对比,当中国解放军正步出场时,你就会知道什么才叫霸气”的文章在网上疯传……
新知讲解
读文明理:
2023年5月16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外联部开展了一场外事礼宾培训活动,以提升办赛人员对外交往能力,塑造赛会良好文明形象。作为这一系列培训的主要负责人,郝晓林说,在开放办赛的背景下,外事礼宾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培训将助力相关人员全面、高效、细致做好成都大运会外事礼宾工作,在展现个人风采的同时,展现成都的国际化风采,向世界彰显礼仪之邦的风范。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外联部为什么要开展此次培训活动?
新知讲解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角度)
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形象。
新知讲解
板块知识总结:
1 礼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2 礼的重要性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角度)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角度)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角度)
新知讲解
板块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观看视频:礼仪在行
新知讲解
分享与交流:
你听过《“无礼”与“五里”》的故事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新知讲解
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
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
为什么情景相同,结果不同?
新知讲解
1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新知讲解
观看图片,为什么不同的生活场景我们的着装是不同的?
新知讲解
观看图片,为什么不同身份的人的着装是不同的?
新知讲解
课堂辩论赛
正方观点:学生就应该有学生的样子,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留长发。
反方观点: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发型和着装不得强制要求。
2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新知讲解
中学生仪表仪容:
(1)衣着整洁、得体、协调、朴素、大方,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穿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时装,,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集体活动,一律穿校服。一律佩戴校徽。
(2) 男生理学生式、头发,不留长发(两侧头发不遮住耳朵)(前额的头发不超过眉毛)和胡子,女生扎辫子或剪童花头、短发,不留披肩发。男女同学都不许烫发、染发。
(3) 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一般不超过2厘米)、冰鞋等不适合在校穿着的其他鞋子。
…………
新知讲解
举止规范: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不与他人打闹;与人交谈适语调亲切温和;在交往中,注意站姿、坐相,举止得体,体现行为美;倾听他人讲话时应精神集中,神情专注、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或对他人的观点妄加评判等
新知讲解
3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新知讲解
板块知识总结:
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课堂练习
1 (2023 湖北)细微之处显美德,细节之中见文明:前排同学为上课时多次干咳的老师递上一杯热水;骑行男子狂蹬自行车为急救车开道;小男孩蹲下身子将不小心打翻在地的粥擦拭干净;俩萌娃向让行的公交司机九十度鞠躬致谢……这体现出他们(  )
①文明有礼 ②诚实守信
③关爱他人 ④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2 (2023 广东)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下列行为能体现此良好品质的是(  )
A.小吴聚餐时践行光盘行动
B.小周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C.小郑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D.小王见到长辈主动问好
课堂练习
D
课堂练习
3 2022年8月,广元政务发布《广元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为争创全国第七届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该倡议号召全体市民讲究文明礼仪,遵守社会公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做文明有礼的广元人。
阅读材料,请分享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文明有礼的广元人。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
①讲究文明礼仪。待人接物,与人交往要注意衣着得体,语言文明,举止文雅,态度谦和等。②遵守社会公德。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公共场所有序排除,不大声喧哗,体现文明素养。③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不随意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④热心好客,乐于助人。对于外来客人,要热情给予帮助,等等。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为喜庆双节,营造喜庆热烈、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广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知荣辱、重礼仪、讲文明的良好风尚,某校团委准备举行以“文明交往礼为先”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完成下列问题:
(1)【我设计】为了宣传本次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我列举】请你列举至少两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
(3)【我演讲】校团委决定开展以“文明有礼,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撰写一份300字左右的演讲稿。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