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7张PPT。两极格局的形成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其实战争才刚刚开始。历史探源:盟友为何成敌人? 拥有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强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盟主。美国欲称霸世界。苏军总数达1140万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1.冷战政策
背景
根本原因
冷战含义
冷战双方
冷战性质
冷战实质
2.冷战序幕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苏联力量也逐渐壮大,国际影响急剧扩大,双方矛盾加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矛盾日益加深西方国家提出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 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称霸世界。——丘吉尔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但是,谁也听不进。”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冷战”开始的序幕铁幕指的是共产主义目的:鼓动美英合作对抗苏联3.冷战表现
(1)政治上:
内容
实质(目的)
影响
杜鲁门主义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标志;
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
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观察左图,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作用是什么?
‘‘医生”指代马歇尔;
“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马歇尔计划
(或欧洲复兴计划)。 复兴欧洲经济,
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
(2)经济上:
作用
实质
(3)军事上:
背景
标志
作用
性质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1947年提出1948实施)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同时遏制了苏联。在政治上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是美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北约组织的建立为推行杜鲁门主义,有效实施冷战,美国在欧洲组件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签订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区域性)军事政治集团材料一
第四条 无论何时任何一缔约国认为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
第五条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北大西洋公约》材料二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都存在明显的军事集团性质,为后来的局部“热战”埋下了伏笔两个条约有何共同点?4.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策——华约组织建立
背景
标志
性质
5.两极格局形成标志
最终形成的标志1955年,北约吸收联邦德国,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感到巨大威胁。1955年,苏联等8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两极”对峙
格局形成(雅尔塔体系) (冷战开始的标志)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冷战的认识
冷战的影响
美苏冷战违背世界潮流,推行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安全,(也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并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其积极意义是使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 冷战丘吉尔“铁幕”演说背景序幕表现概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